王静
摘要:本文以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从服务区景观生态、技术生态、文化特色生态三个角度入手,通过对服务区选址、总平面布置、景观设计以及单体建筑的建筑效果、技术手段、文化营造等方面,深入探讨生态建筑理念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中的应用,以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关键词:高速公路服务区 生态建筑理念 建筑设计
前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 高速公路建设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期。高速公路服务区直接向司乘人员提供生活服务和工作方便,是路与人的纽带,是维持车辆持续安全行驶的休息加油站,对吸引人们行驶高速公路具有显著作用。在以往服务区建设营运过程中,由于认识不足,服务区建筑设计对建筑对环境的影响考虑不周,使之与环境脱节,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中如何引入并加以运用,是今天需要探讨的一个主题。
针对服务区的生态建筑设计,从景观生态、技术生态、文化特色生态三个方面着手,通过对服务区选址、总平面布置、景观设计以及单体建筑的建筑效果、技术手段、文化营造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 服务区选址与总平面设计
(1)选址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选址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尽量绕避高产良田、基本农田和经济作物区,按照“尽量利用荒地、劣地,少占用耕地,特别是农田保护区的土地”的原则进行选址。
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设计中对服务区的选址还应有以下的考虑:
① 选址应避开岩溶、断裂破碎带以及滑坡、崩塌、地震液化、特殊性岩土等不良地段。
② 选址尽量采用分离式对称布置;
③ 场地规划需要结合地形情况进行设置,以减少填挖方量;
④ 保护和改善建设场地及周围场地的环境景观等。
(2)总平面布局
服务区是为旅客提供服务、休息和为车提供修理、加油的场所。在总平面设计中,需认真做好工程可行性研究,精心勘探设计,使服务区的功能设施和地形地貌态势相融,既体现服务区设计的“丰富性与多功能性”,又充分利用自然景观,突出休闲区环境设计,为旅客创造良好的休息空间。
在总平面设计中,对人和汽车交通的安全要予以充分的研究,注重交通组织,并寻求各功能设施之间的有效组合。应尽量把为车服务的设施与为人服务的设施独立布置,避免相互干扰。同时明确整体功能分区,使使用者能够清楚地辨明所需要的服务设施,并能尽量直接到达,减少需要联系部分之间的距离,避免给人们的休息带来不便。
(3)服务区景观设计
服务区的室外园林绿地、休息广场是人们活动的最重要的环境场所,通过良好的景观,可以使使用者能够舒适地休息和变换气氛。服务区立足周围环境,利用树木、灌木、花草等达到美化环境、净化环境、消声降噪的作用。并将绿化树木和停车场、建筑物互相穿插布置,适当点缀有地区特点的小品,如雕塑、亭台等,并与周围自然景物融为一体,形成与车内相异的环境,使道路使用者身心放松,缓解驾驶疲劳。
二、 建筑单体设计
总结以往国内外高速公路的设计经验,并根据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等特点,针对高速公路沿线设施房建工程的实际功能,设计反映其自身特点的特色建筑,以生态环境优先原则为指导,实现建筑与生态空间的最大程度的融合。
(1) 建筑与环境相融合
生态建筑设计是一个创作过程,通过观察、思索,而后创造性的设计。要因地制宜,精巧构思,用简炼、纯洁、朴素和雅致的格调来显示建筑物与环境协调、美观的主体画面。同时运用主题与意境,使个体与群体,景观与建筑物内外延续,协调契合,使自然景观与建筑物显现园林组景的整体气氛。
在建筑设计中,单体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内庭、落地大玻窗等形式,极大限度地将绿色引入建筑。例如服务区综合楼背景环境是大面积的绿地及湖面,那么在综合休息厅设计大面积落地玻璃,将外面大自然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2) 建筑立面效果设计
在建筑立面设计中可以运用材料、体形、线条、尺度的统一,以取得整体效果。即服务区内的所有建筑都应格调统一,和谐有序。在设计的手法上运用光照方向、地势走向,为人们创造情感、趣味,增加层次意识。重视建筑格调的统一及与环境的协调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通过统一的外墙材料,统一的坡屋面造型,以及相似的一些建筑符号,使整个服务区内的建筑取得了统一的格调,建筑掩映在群山之中,给人以一种美感觉。
同时在建筑单体设计中可利用阳台绿化、垂直绿化、层顶花园、平台花园等手法,将花木绿化引入室内中庭和房间,给人们造成接近大自然的感觉。
(3) 生态建筑技术在设计中的运用
高速公路服务区一般远离城市乡村,房屋设施相对分散,服务综合楼等人员密集区人员流动性大,能源供应效率较低,能源消耗大等特点。服务区的设计在新世纪、新科技、新观念下以新技术为先导,提高建筑性能,优化能源系统等,使人、建筑与环境和谐相融。
①利用建筑体形的变化,充分利用自然的阳光及新鲜空气,少用室内照明及空调;
②利用合理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采用污水处理系统对生活废水、雨水等经过物化和生化处理,并加以运用。
③被动式的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尽可能利用无污染的太阳能;
④主动式太阳能技术的运用。在高速公路沿线供电不足等地区,采用光伏发电技术、风光互补照明技术,降低投资成本,优化能源使用。
⑤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摒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传统建筑材料,优化使用当地材料,并合理选用绿色建材,减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节约资源,保护当地自然环境。
⑥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还可应用高新材料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进行设计,极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造福人类。
三、 建筑文化
生态建筑设计不仅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也要与人工环境和人类的历史文化环境相协调。建筑应与当地自然特色及当地的人文特色和谐一致。服务区的设计力求通过现代的建筑技术和手段,对建筑的精髓和形式做出了一些的有益的探索: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现地方文化背景下独特的建筑神韵,通过现代的建筑方式,在满足建筑实用性的同时,准确地表达地域特色。在汲取传统建筑元素的同时,对建筑风格进行突破和提升,形成现代与传统理念并存的建筑形象。
结束语
总之,在人类进入生態文明的时代, 作为高速公路上的驿站, 服务区必将迎来越来越多的客人。在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中引进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一方面有助于保护环境, 另一方面营造了良好的建筑环境,将给司机及旅客带来极大的精神愉悦和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叶如棠.建筑师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己任——在国际建筑节学术报告会上的讲话[J].建筑学报.2001(12)
[2]谭正炎.建筑设计中的绿化、地形与水[J].建筑学报.2009(09)
[3]王炜.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生态管理探讨[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6)
[4]胡博,何霞,张晓宁,吴震峰,赵剑强.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水质水量特征调查[J].净水技术.2010(05)
[5]罗冯敏.探索高速公路绿色节能技术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