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娟
【摘 要】中药预防重在培养学生对疾病的预防意识及能力,是我国高等技师院校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中药预防专业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疾病控制与预防保健等的合格人才,而重理论、轻实践倾向仍然制约着教学改革的发展。本文将从当前技师院校中药预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出发,就深化教学改革提出积极的应对建议。
【关键词】预防医学 教学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5-0087-01
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专业人才是技师院校专业定位的关键,对中药预防专业教学来说,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着力从社会中药预防专业人才需求上来深化教学改革,不仅是高等医学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我国中药预防专业人才培养进程的有力实践。本文将从中药预防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入手,就其不足提出有效的应对建议。
一 当前中药预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作为面向社会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的技师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中药预防专业教育不仅要面向社会疾病控制及预防保健工作的需要,更要从医学实践中提升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在紧急状态下能够处理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然而在当前的技师院校中药预防专业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以下问题:(1)对理论知识教学侧重,实践与预防环节不足,如在学时安排上,知识型学科课时所占比例较大,而与现场调查与疾病控制相关的实践课程较少,学生分析与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较差。(2)在科研投入及运用上显得不足,中药预防专业学生要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素质,而传统预防医学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实验课程中对科研选题、设计、实施及结果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严重不足。如有些技师院校实验室建设不足,实验教学方式还多停留在演示操作上。(3)对于英语的应用水平不高,预防医学实践与国际学术成果的交流中都需要英语,而英语作为预防医学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部分技师院校安排的课时不足,英语教学仅限于对常规知识的讲授,缺乏与中药预防专业的有效结合。
二 中药预防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从中药预防专业实践及未来职业发展来看,学生具备必要的沟通能力,能适应各类工作环境,并能从中药预防专业的学习中形成一定的疾病防控能力。因此,在技师院校人才培养实践中,应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实践环节来优化教学对策,改进教学方法,促进中药预防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1.在理论教学中的对策建议
预防医学理论教学是对学科知识的高度分化与综合,通过对学科间特色专业知识及综合优势的分析,从中药预防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中强化对劳动卫生职业病学的教学,并能从环境卫生学来重构教学体系,实现劳动卫生职业病学与环境卫生学的学科融合。从研究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上,从研究医学病症的方法、手段及内容上实现学科间的交叉与互补,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增强了学科知识的实用性,还能减轻学生负担,促进职业与环境卫生学的渗透与发展。同时,在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中,将传统的知识讲授模式进行革新,引入问题教学法思路,以客观实际的问题来创设课程教学环境,提升课程教学效率。如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从具体的疾病控制案例分析中,归纳出诱发疾病的病因,并从其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上来完善相应的诊断对策,从而增强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对疾病防控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另外,现代科技在教育中的应用,实现了将多媒体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渗透,特别是灵活多样的音视频教学资料,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理性思维。
2.在实验教学上的对策建议
实验环节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获得必要技能、激发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对于中药预防专业实验教学来说,在实验室设备及实验教学投入上显得不足,不利于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实验。为此,要从完善实验室课程教学制度上,从实验室设备、仪器及试剂的使用上,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并由学生组成研究小组,通过选题、实验、设计、资料分析、总结报告等环节来强化实验的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和科研素养。
3.在实践教学上的对策建议
实践教学要结合中药预防学科实际,从临床实习上确保学生实习管理的有效和有序。如对实习医院的选择上,对学生实习要求、實习成绩的考核等,都应在中药预防实习中量化指标,提高学生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协作能力,进一步强化外语教学,切实从英语教学中凸显预防医学学生的专业水平,如参阅国外教科书来统编现有教材,拓展学生的认知面。强化对学生专业实习的指导,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中药预防专业学生在应对卫生防疫及疾病防控等工作时,自身适应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一方面从专业实习上让学生强化对预防工作的思想认识,强化对自身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另一方面从实习环节注重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尽快适应各部门的工作程序及协同要求,如通过对疾病病例的讨论与学习,能从卫生保健及环境卫生等课题实践中积极融入实际工作,提高学生认真对待专业实习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祖强、蔡宝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
[2]马新飞、吴启南、洪骏等.中药学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药学教育,2014(5)
〔责任编辑:庞远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