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其英 张高峰
【摘要】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价值的提升,园林景观设计在居住小区中扮演者尤为重要的角色。作为景观设计中重要元素之一的植物造景更是不可或缺,在美化居住区环境和为城市居民创造室外休息活动场所等方面有显著作用,也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居住生活理念。在园林营建中,植物配置通过乔(藤本等)、灌、草的比例搭配和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来表现园林环境的空间层次变化、色彩变化以及时间变化[1]。通过植物的线条,形状、色彩,构建出一副优美的风景画,给居住区环境赋予了一种新的生气,满足了人们赏景、休憩、交流的需要,使人身心放松在其中自由活动。本文以杭州江干区九洲方园为例,重点说明居住区的植物造景选择和配置原则,对研究居住区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也同样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园林景观;居住小区;植物造景;以人为本
1植物景观设计原则与理念
九洲芳园座落于九乔路南侧,东倚兴安路,紧邻地铁1号线,总占地面积3396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容积率≤2.5,小区内绿地率≥30%。项目由五幢板式高层组成,享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景观优势,属九堡中央核心区块,是未来杭州东部都市居住中心。
九洲芳园以“新杭派生活”为主旨,以40%左右的绿化覆盖率、65米超大楼间距、杭派景观、科技住宅等为特色,使各个要素之间完美融合,打造一个富有时尚、精致、舒适杭派生活内涵的纯水、鲜氧的原生态社区。该项目已于2011年6月底如期交房。
在植物配置上,充分考虑了该地土壤特点,由于土壤呈碱性多,玉兰科植物长势不是很好,因而在本小区尽量少配置。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以使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同时形成稳定、自然的生态植物群落,特别是景观池驳岸边的植物配置,做到四季有花可赏,有景可观,走在桥上,着实让人感觉心旷神怡。整个园区采用充满地方特色的香樟、银杏、杜英、美人茶等为主要基调树种,通过植物搭配营造不同特色的绿色植物空间风格及休憩环境[2]。 在整个园区绿化环境设计中,根据各区域的不同位置及使用功能的差异,在植物选择上也有侧重,生态水系周围以富有柔情的柳树、樱花、桃花等乔木、搭配以流线型的花灌木组团及景石,形成立体感强、层次丰富的植物组景,其如水流畅的线型,给人视觉上以轻松和愉悦的感觉[2]。 1.1设计原则 1.1.1、适应绿化功能要求,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和自然植被分布特点。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管理粗放的植物,同时能够体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域特点。 1.1.2、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功能和观赏特点,合理配置,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相结合,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的自然和谐。 1.1.3、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在统一的基调上力求丰富多样。 1.1.4、要注重植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2]。 1.2设计理念 居住区的景观在视觉上具有内聚的倾向,因此,在九洲方园的植物种植过程中,借助建筑物和植物花木的配合来突出生活轴、生命绿廊、宅间绿地等组合形成的空间艺术境界为主要目的。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营造较好的空间景观效果,利用植物来进行空间的围合与隔断,利用植物的协调统一来促进空间的渗透与延伸,利用植物的色相与季相的变化创造不同景观效果的对比与变化。种植设计因地制宜,结合场地的功能及需求,突出“草铺地乔遮阴、花藤灌木巧点缀”的绿化特点。尽量使其发挥最佳的生态效益。同时注意再生长空间的绿化,以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常绿乔木、落叶乔木、常绿草坪高低参差、交相辉映,充分满足现代人的审美情趣[2]。 2植物景观设计
2.1 入口景观绿化
主入口主要为体现大气和简洁,设计上满足人车风流的使用功能要求。采用乔、灌、地被三个层次构筑丰富的植物空间。配以一块大的鹅卵石主景石,以一棵大桂花作为背景林,再以色彩明丽的草花植于其前,突出近景的层次感。从正立面的视点望去,后面正好有园林景观亭和木桥作为背景,突显天际线,使得主入口景观丰满有层次感(图1)。
2.2中心绿地
中心绿地为一阳光大草坪,以休息亭为主景点。结合地形植物材料形成大疏大密的景观效果,乔木层以朴树、金桂、四季桂、香樟、红枫等形成绿色空间格局,构筑常绿与落叶交融的植物景观。灌木层以海棠、不同季节樱花、杜鹃、茶花等开花植物以及紫叶李等色叶植物,杜英、海桐、红叶石楠等常绿灌木构筑绿色二级空间。以黑麦草和矮生百慕大混播草坪等构筑绿地空间底色[3](图2)。
2.3小区道路景观绿化
列植行道树,以体现植物景观统一感,以银杏和杜英配置为主,做到落叶与常绿乔木的合理搭配(图2)。道路一侧种植中低乔木及灌木,突出四季变化的感觉。配置植物:樱花、海桐茶花等。其主要功能是在满足行走的前提下,尽量让场地开场空旷,保证人流的畅通。
2.4 水系驳岸景观绿化
群落式的布局方式,有放有收,采用自然生态的植物。水边配以丰富的水生植物,形成空间自然,生态多样,野鸟栖息的环境。配置植物:香樟、桂花、合欢、银杏、柳树、木芙蓉等。并配置挺水植物:慈姑、旱房伞、再力花、鸢尾、唐菖蒲等。在自然驳岸景石间配以麦冬、紫鹃、红花继木、南天竹等。乔灌木的合理搭配,做到四季有景可赏(图3、图4)。
2.5组团景观绿化
组团绿地主要是满足房屋基础的生态绿化,相对集中地的休闲娱乐及体育运动。因此应根據场地的大小和周边设施的要求进行合理设计,保证屋基得到保护的同时还得到美化,提供必要的观赏层次和运动空间。
设计强调均好性原则,每户配以1-2株大乔木及若干中低小乔木,并留有一定的绿地面积,以供业主自由发挥,配置植物:榉树、香樟、桂花、石榴、海棠、紫薇等。植物的配置需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以“林荫型”绿化占主导,加强小区各组团的植物造景效果,增加绿化地的色彩,为居民创造一个距离合适,园林景观优美,绿化充分,环境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4]。
2.6架空层景观绿化
小区部分楼层为架空层,设计中亦充分利用,以发挥其交通、休息、娱乐、健身等功能,在景观设计上巧妙运用借景,框景、障景等手法,让室内空间向户外延伸,起到增加空间,加大景深的作用,在植物的选择上充分考虑耐荫性抗风性强的八角金盘,小叶栀子,桃叶珊瑚等结合一些健身器材,休闲桌椅,小景墙共同营造一个亲切温馨,富有情趣的公共活动空间。
3小区主要选用的乔木、灌木、藤本、草坪品种:
4结束语
现如今,居民越来越关心小区的植物景观设计,而绿地率的提高和小区居住环境品质的提升,与合理进行植物配置的选择和造景息息相关。居住区的绿地根据不同的立地环境对其植物景观要求不同,有强调视觉冲击力的、有强调使用性的、有强调生态保护需求的,针对不同场地要求设计形式多样的绿地景观,是保证房地产景观楼盘品质的关键[3]。
参考文献:
[1]鲍平秋.园林植物的生态类群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沈赟彦.浅谈众安理想湾景观设计.2012
[3]刘荣凤.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4]宣其英.浅谈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云南:建材发展导向,2011
作者简介:
宣其英/1978年生/ 浙江省诸暨市人 /高级工程师/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风景园林专业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园林规划设计。
张高峰/1983年生/杭州市萧山区人/建筑设计工程师/工艺美术师/ 浙江大学工学学士/长期从事建筑规划与设计、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