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 张永全
当前,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各类教学模式应运而生,部分教师为追求模式效应而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笔者认为这是教学的伪现象,不利于学生获取语文技能,形成语文素养。我们在教学中,在着力构建模式的基础上,应在各个环节,扎扎实实渗透语言文字训练,真真切切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一、教师要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发现意识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语言文字的训练素材无处不在,正如教材中精当的用词、多变的句式、生动的描述、严密的说理、巧妙的构思......这些语文因素都是足以构成训练的素材。我们教师应当有一双独具的慧眼,善于从教材文本中发现语文因素,并具有凭借语文因素进行文字训练的设计能力。对不少老师来说,训练意识比语文功底更重要,因为缺乏发现意识,对语文因素视而不见,让学生失去了训练的机会。
一位教师的教学片断: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开头的“一句话”三个字在这儿起到了什么作用?有的学生说“起到了总结的作用”,有的学生说“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又问:“在这个句子中能起到这样作用的,还可以用那些词?”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陆续说出了:“可以这样说”、“总之”、“总的来说”、“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一言以蔽之”、“概括来讲”“综上所述”等词语。接着,教师用学生找出的词语逐一替换“一句话”进行引读,使学生体会到汉语表达方式的丰富多彩。
再如一位教师教学《诚实与信任》一文,文中的“我”的汽车擦到路边的小红车时,“我环顾四周,看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了一下张字条,压在小红车的雨刷下。”教师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以留言条的格式写出纸条的内容,既对学生进行了练笔指导,又让学生体会到“我”的心里变化,弄清事件的发展变化。
上述案例看出,善于发现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点,并进行设计是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只有具备这种“发现”意识的教师,他的眼睛在教材里才能处处看到“语文”,他们的脑子在备课和上课中才会时时不忘训练。
二、教师要善于抓住训练时机,关注课堂生成
课堂上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出现了精彩的发言或发言中暴露出语言缺陷,这些都是训练的良好时机,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例如:一位教师在《新型玻璃》的教學中问学生课文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学生回答说“这篇课文写了五种新型玻璃,第一种是夹丝网防盗玻璃,第二种是......”教师肯定学生回答得清楚而有条理,但提问没有就此结束,而是鼓励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更简洁的表达方式。一位学生经过思考后说:“本文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它们分别是:夹丝网防盗玻璃......”听了学生的发言,老师竖起大拇指称赞道:“说得妙,妙就妙在‘分别是三个字上。有了它,下面只说名称就行了。”抓住学生的回答,及时生成有价值的训练素材,让学生由说得正确到说得精练,掌握多种语言表达方式,这就是一个有效训练的过程。
三、语言文字训练须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教师在语言文字训练中,不能形式化,泛泛而练。在一些重要环节,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使学生真正从语言文字训练中得到收获,得到提高。
一位名师在一次示范课上,指名学生朗读一句话,结果学生读得结结巴巴,支离破碎。教师针对这一现状,并非刻意回避,大胆把教学的矛盾暴露出来,加强对这位学生的朗读指导,一遍不行再来一遍、二遍、三遍、四遍......,最终,学生达到要求,全班学生给予热烈的掌声。可以说,这样的训练,对这位学生而言,是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因为他在这一过程中,真真切切得到训练,信心得到增强,语感得到提升。
此外,在课前要精心设计训练内容。小学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工具学科,学生要想掌握工具,形成技能就必须进行训练,知识在训练中成长,能力在训练中逐步提高。一篇课文学完了教师一定要设计一些常用词语,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平时课堂中没有出现的句式,让学生当堂练一练,用一用,检测一下。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迁移运用。教师要及时的将一部分词汇转化为既能理解又能运用的“积极词汇”,增加一个语言运用的环节,保证学生运用课文中所学的词语和句式来进行表达训练,只有当学生不仅认识理解它,而且能够运用它时,才算把本堂课的语言文字训练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