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的实践探讨

2015-10-21 19:38王玉燕
房地产导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绿色设计设计理念

王玉燕

【摘要】绿色建筑设计以生态建筑理念的彰显为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的宗旨,加强对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视,不断实现设计创新,才能让我们共同致力于建设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城市,共同树立环保观念,共同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设计;设计意义;设计理念

1、绿色建筑概述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因此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建筑在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前提下不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基本且对人们的健康无害,并且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的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2、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

2.1尽可能减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为了避免在建筑过程中有太多的能源损耗,因此,在选用建筑材料时就要做好节能设计工作,通过建筑的一系列设计达到需要的节能效果。面积,表面积,形状或者布局都会影响建筑在过程中的损耗。所以,合理的设计也就成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除此之外,对一些地区设置一定的保护结构也对建筑有着重大的意义。

2.2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部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的天然材料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危害。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且根据其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进而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2.3健康环境

绿色建筑的建造应对地理条件的要求有: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建筑中采用的建筑材料和装饰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2.4在运输过程中减少对材料的消耗

对建筑的整体设计来说,我们既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节省能源还要多考虑材料自身的消耗。对建筑的使用做到安全有效是建筑设计的基础,除此之外,要选用低消耗的材料,以及没有污染或者低污染的材料,实现可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要尽量选取地方性材料,减少运费的损耗。

3、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策略

3.1绿色建筑节地设计

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建筑的角度出发,节约用地就是建房活动中最大限度少占地表面积,并使绿化面积少损失、不损失。节约建筑用地,并不是不用地,不搞建设项目,而是要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城市中节地的技术措施主要是:建造多层、高层建筑,以提高建筑容积率,同时降低建筑密度;利用地下空间,增加城市容量,改善城市环境;城市居住区,提高住宅用地的集约度,为今后的持续发展留有余地,增加绿地面积,改善住区的生态环境;在城镇、乡村建设中,提倡因地制宜、因形就势,多利用零散地、坡地建房,充分利用地方材料,保护自然环境,使建筑与自然环境互生共融,增加绿化面积;开发利用节地建筑材料。

3.2绿色建筑节约能源设计

以北方为实例来说,由于北方寒冷气团的频繁侵袭,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我国冬季气温低得多。冷天时间又相当长,因而供暖度日數较大,特别要比欧洲国家大很多。在如此严酷的气候条件下,搞好建筑保温,并提高供暖设施的热效率,对于改善我国人民冬季室内的热环境,节约供暖用能源,具有特别的意义。因此,提高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和空调设备的制冷效率,是建筑节能的基本条件,必须重视。

绿色建筑节约能源技术按照内容可分为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采暖节能技术、空调通风节能技术、绿化节能技术、建筑的体型、朝向及平面布置等几个方面。

北方的冬季采暖主要采用集中供暖。热源供给主体是热力公司或小区锅炉房。随着清洁能源的使用及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使采暖方式的多元化选择成为可能,使集中供暖方式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采暖、热水一体化的独立分户采暖等方式纷纷出现。各地应根据当地气候、能源条件和建筑情况,发展采用适宜的节能采暖方式,如辐射采暖,主要依靠供热部件与结构内表面间的辐射换热为各房间供热(冷),热舒适增加,减少了房间上部温度升高增加的无效热损失,因此可节省采暖能耗。

3.3绿色建筑设计要考虑应用环保节能材料和高新施工技术

3.3.1绿色建筑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就地取材

尽量使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建筑材料,包括无放射、低挥发、低活性材料。另外,对油漆、胶水、粘合剂、地板砖、地毯、木板和绝缘物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性能优良外,还要强调没有毒性物质的释放。

3.3.2注重对外墙保温节能材料的使用

外墙保温节能材料属于保温绝热材料,仅就一般的居民采暖的空调而言,通过使用绝热维护材料,可在现有的基础上节能50%~80%。

3.3.3绿色建筑主张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例如:利用空调冷凝热作为生活热水的辅助热源,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产生的热水作为日常生活用热水;利用太阳能光电系统来支持日常生活用电;在混凝土中埋设光导纤维,可以经常监视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使自我修复混凝土可得到实际应用;建筑物表面材料,通过多功能的组织进行呼吸,可净化建筑物内部的空气,并降低温度;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可用于百页窗的调整或空调系统风口的开阔,自动调节太阳光亮;建筑物表面的太阳能电池可提供采暖和照明所需要的能源。

无论使用何种技术,绿色建筑总是立足于对资源的节约、再利用、循环生产等几个方面;其次,绿色建筑的形式必须利于能源的收集,建筑的外层将不再是“内部”与“外部”的分界线,而将逐步成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界面。绿色建筑的材料和形式将是多样的,尤其是外层材料将是高度综合、高效多功能的。而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将最大限度地吸收各种先进技术,创造一种能更加适合居民生活的、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的高科技建筑环境。

3.4绿色建筑追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和谐统一

绿色建筑核心内容是尽量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尽可能采用有利于提高居住品质的新技术、新材料。要有合理的选址与规划,尽量保护原有的生态系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且充分考虑自然通风、日照、交通等因素。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尽量使用再生资源,尽可能采取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能等自然能源。尽量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排放,采用生态技术实现废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控制室内空气中各种化学污染物质的含量,保证室内通风、日照条件良好。

4、结语

随着经济,环境,健康等诸多因素的迫切要求,绿色建筑正在迅速发展,在建筑领域里,我们呼吁更多的设计师投入到绿色建筑设计中,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绿色建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我国是人口大国,能源消耗大国,因此加大绿色建筑的研究,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还是能源的角度都将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编委会.智能与绿色建筑文集[A].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房志勇.建筑节能技术.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绿色设计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中掌握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浅议生态视角下的绿色服装设计
食品机械中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分析与阐述
自然和生态理念在扬中市郊区城南公园建设中的应用实践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
基于绿色室内设计的室内设计发展趋势分析
浅谈绿色设计中自然材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