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素娇
通过学习新课程,教师逐步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做到以下方面。
一、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从情感深处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导作用,使师生合作轻松、愉快,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应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不能一味地去教,而忽视学生的学。我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在学习“感受挫折”这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他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后来写出了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著作《史记》。请问他是谁?”“她上身瘫痪,轮椅上度日,却自学多国语言,并学习针灸,为病人治病,减轻病人的痛苦。你说她是谁呢?”然后,我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他们猜测。这时教师与学生融为一体,而不是高高在上。学生兴趣很高,积极参与,竞相猜测。然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同学们,说一说你遇到的印象最深的挫折是什么,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是什么因素造成的?”我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学生的发言不轻易批评、制止,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毫不保留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思考,进而深刻领悟其中的道理。学生不单单学会思考问题,还要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比如,我们在学习感悟平等的真谛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有一车辆由于违反交通法规,造成交通事故,撞死一大学教授和一进城务工农民。在理赔时,肇事单位认为,应赔偿大学教授30万元,赔偿务工农民8万元。你看后有何感想?大学生和农民工的生命是平等的吗?说说发生在你身边平等或不平等的事,当时你有何想法?”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平等的含义,懂得公平公正平等对于人的重要性。学生各抒己见,对公平公正形成深刻的认识,深切体会到平等的重要性。
再如,在学习面对挫折时,面对挫折的态度不同,结果不同,我设置了关于弗莱克和乔布斯的故事情境,让学生进行情境表演(弗莱克和乔布斯内心独白),然后让其他学生思考:“为什么相同的遭遇有不同的选择?有人把挫折比‘作双刃剑,你怎么看呢?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行为,不同的结果。有这样三种情况:悲观失意,自暴自弃,向挫折屈服,活得痛苦,活得没乐趣,一事无成;面对挫折也痛苦,也失意,慢慢调节,接受挫折,活得健康,乐观,积极;不悲观,不叹息,勇敢面对,活得坚强、高尚、有价值,最终战胜挫折,获得成功。”学生展开想象,热烈讨论。然后,我对学生的观点及时评价,适时点拨,使得学生学会多角度、全面思考问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二)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经过思维与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科教兴国战略时,我设置了一个情境: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和颁奖仪式。然后,我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各种问题,如:国家为什么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和颁奖仪式说明了什么?国家在鼓励人才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国家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有什么意义?作为学生,打算怎样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学生提出问题后,我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讨论,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全面作答。最后,我再给予适当的补充,并加以归纳。通过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使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如在学习科教兴国战略时,我出示了情境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国为什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把学生分成六组,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各显其能,组内合作,组间竞争,既学到知识,还收获快乐。学生学习方式改变了,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习的过程变得轻松愉快。
如在学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时,我让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我国资源状况,然后全班分两个大组,男生为一组,女生为一组,展开竞赛,看哪组是优胜者。每个学生针对情景材料,积极发表观点和见解。在“环保生活靠大家”环节,分组辩论:节约是否适应现代社会?环保是国家的事,与我无关。我能为环保做些什么?通过分组辩论,合作交流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环保意识,增强了环保能力,履行了社会责任。讨论中,要对学生科学合理组合,所分各大组水平要相当,不能有的组由优秀学生组成,有的组全是后进生,这样不利于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既分工又合作,并自由地发表意见,而且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讨论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并联系社会实际,不能像断了线的风筝,让學生没有目标,讨论起来漫无边际,教师要做好及时点拨和引导。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归纳和小结,使学生在知识方面形成体系,情感得到升华,在讨论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交流能力得到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思想,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开放的课堂环境,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激发,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产生一种愉悦感。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成为快乐的学习者。教师通过引领学生探究、交流,使学生明确道理,感悟责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