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芹
摘要:目的: 探讨专业化的疼痛管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后将会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镇痛治疗和护理,实验组进行规范化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降低程度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疼痛评分为1~3分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为4~6分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能正确面对疼痛,焦虑、抑郁等身心不适感明显减轻, 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于对照组。结论:规范化疼痛管理能有效减少患者止痛药物的使用并减轻患者等焦虑、抑郁等不适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疼痛 护理 颅脑损伤
疼痛是个体身心受到侵害的危险警告,常伴有生理、行为、和情绪反应。2001年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影响着机体局部或整体的功能,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1]。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疼痛日益受到重视,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2]。 国际疼痛学会呼吁“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權利”[3]。
疼痛是神经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护士是疼痛管理的主要评估者,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和指导者,其他医疗人员的协作者以及止痛措施的主要实施者,所以护士在疼痛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4] 。本文通过对疼痛患者的规范化管理探讨其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情况。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3-56岁,平均43岁,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80例轻中度颅脑损伤入院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入选标准:①轻中度颅脑损伤的患者;②年龄≥18岁;③GCS≥12分;④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⑤语言沟通正常;⑥入院前未进行药物镇痛治疗。排除标准:①意识障碍;②严重的认知障碍;③伴有其他合并症④调查过程中不能很好配合的患者。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镇痛治疗和护理。实验组进行规范化疼痛管理,内容包括如下:①建立疼痛管理档案。②疼痛评估:疼痛管理护士对患者进行镇痛质量评估,疼痛评分≥4 分每4小时评估1次,<4分每日评估2次,特殊处理后30 min评估 1 次并记录,根据疼痛评分进行镇痛处理。③健康教育 由疼痛管理护士向患者讲解颅脑损伤的相关知识,介绍疼痛产生的原因、时间、程度,规范化疼痛管理干预的主要内容。介绍镇痛措施、药物和非药物镇痛的使用原则和利弊,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疼痛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对镇痛有进一步的认识。④突发疼痛的三级镇痛工作模式 疼痛评分为1~3分时,由护士采用非药物疼痛治疗方法缓解疼痛。疼痛评分≥4分时视为突发疼痛。疼痛评分为4~6分时,护士在采用非药物疼痛治疗方法的同时,告知值班医师,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疼痛评分≥7分时,护士报告值班医师,遵医嘱临时使用镇痛药,并及时报告负责疼痛管理的医师修改长期镇痛方案。
1.3判断标准:(1)疼痛评分: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数字评分量表。(2)满意度调查: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患者及家属对病区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表。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之间患者应用疼痛管理后的效果,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和 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疼痛评分为1~3分时,实验组由护士采用非药物疼痛治疗方法缓解疼痛如 健康及疼痛相关知识教育、音乐疗法等来缓解疼痛。28例患者25人疼痛可以接受并安静入睡。对照组26例患者予止痛治疗后均安静入睡,但有2人入睡清醒后需临时使用止痛药治疗后方能入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为4~6分时,实验组护士在采用非药物疼痛治疗方法的同时,告知值班医师,遵医嘱使用镇痛药。10例患者9人疼痛好转并入睡,对照组11例患者中9人疼痛好转并入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7分时,护士报告值班医师,遵医嘱临时使用镇痛药,并及时报告负责疼痛管理的医师修改长期镇痛方案,2组均使临时使用镇痛药,且患者数量较少,未予比较。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规范化疼痛管理的实验组患者能正确面对疼痛, 身心不适感明显减轻, 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见表一)。
三、讨论
疼痛是颅脑损伤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症状,过度持续的疼痛会诱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影响患者情绪和休息,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疼痛管理对于促进脑外伤患者的康复进程至关重要,但大多数患者的疼痛程度被低估或镇痛不全。研究表明,有效疼痛管理的主要障碍是护理人员及患者对疼痛相关知识的缺乏,汪晖[5]等研究结果显示:63.2%--78.8%的护士能对病人进行疼痛的评估以及疼痛相关知识、药物知识宣教和心理护理。对护士开展疼痛继续教育培训,可显著提高护士的疼痛知识水平,改善护士的疼痛管理行为。
我们对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规范化疼痛管理发现:对于疼痛评分为1~3分的患者,实验组可有效减少疼痛药物的使用,而其所达到的效果与对照组相同。对于疼痛评分为4~6分的患者,实验组护士在采用非药物疼痛治疗方法的同时,仍需使用镇痛药方能减少患者疼痛感。但由于已向患者讲解颅脑损伤的相关知识并介绍疼痛产生的原因、时间、程度,使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疼痛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对镇痛有进一步的认识。轻度颅脑损伤患者及其家属的抑郁、焦虑甚至愤怒情绪明显减轻,能积极配合下一步治疗,减少出现不必要的矛盾,提高患者与家属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白继荣 护理学基础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38
[2]Victoria.G.Paincare.Nurse.Care.North.American,1994,29(3):534-544.
[3]贺丽春 陶新陆 张莉芳 对护理人员疼痛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研究进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0.7.16(1)34-35.
[4]赵继军 疼痛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8—9 , 3 1 1
[5]汪晖 徐蓉 黄海珊 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及态度调查 护理学杂志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