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莲
【摘 要】目的:探究有效的学校传染病防治运行机制,提出监督管理对策,将良好的学校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模式构建出来。方法:选取我县中小学生700名,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700名中小学生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传染病防治方法,观察组学生给予创新型传染病防治方法。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及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学生,且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只有构建有效的学校传染病防治运行机制,确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方法,二者相配合才能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实现防治效果达到最佳。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监督管理;防治运行机制;对策
由于一些较为特殊的病原体导致传染病的发生,其具有流行性及传染性,有发病急,传染快,较为严重等特点。一旦爆发传染病,会快速蔓延,范围逐渐扩大,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作为人群高度集中的重要场所的学校,具有潜在的传染隐患,因此,学校是传染病防治的重要地点[1]。而学校最主要的就是学生,尤其是中小学,学生的抵抗力比较低,因而很容易感染流行性传染病。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选取我县中小学生700名,探究有效的学校传染病防治运行机制,提出监督管理对策,将良好的学校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模式构建出来。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县的中小学生700名,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有350名学生。对照组学生中有女生159名,男生191名,年龄在6~1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3±1.0)岁。观察组学生中有女生160名,男生190名,年龄在6~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3±0.9)岁。对比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条件及学习环境等都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传染病防治采用传统的传染病防治方法,即病情被发现以后,再采用相应的预防及治疗方法[2]。观察组学生的传染病防治采取创新型传染病防治方法,即在传统防治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全面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治疗方法为一般治疗联合对症综合治疗,将病情进行最大程度的控制,防止进一步发展。预防方法:一是疫苗预防,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对未患病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二是物理预防,即发现隔离患者,及时切断传播途径,勤开窗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对患者的寝室及衣物、餐饮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尽量减少集体活动等方式结合起来,同时要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将传染病的发病率降到最低。健康教育也是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让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及运动习惯,注意休息,让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以增强其身体的免疫力[3]。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学生在应用不同的防治方法后,将其相关传染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其中主要包括的传染疾病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以作为对比方法有效性的主要依据。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包对研究所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当P<0.05时,表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及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3.14%)明显低于对照组学生(25.43%),且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1。
表1 疾病发生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感冒 手足口病 疾病发生率
观察组 350 2(0.06%) 6(1.71%) 3(0.86%) 3.14%
对照组 350 21(6.0%) 49(14.0%) 19(5.43%) 25.43%
3 讨论
由于传染病传播速度快,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会快速的扩大传染范围,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学校作为一个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一旦发生传染病,会严重威胁师生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更是有严重的影响[4]。因此,必然要构建良好的学校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开展常见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教育,使学生掌握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加强学校内部卫生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和饮食卫生;加强监督和管理,完善联防联控机制,确保机制有效的运行起来。降低学生傳染病的发病率,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是保证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前提。
本人选取了本县700名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由于中小学生年龄较小,身体没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因此,在中小学中有较高的传染病发病率,必须建立有效的防治机制,才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通过分组研究,对照组给予常规的预防传染病的方法,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创新型的防治传染病方法,采取多种防治方法,加强全面预防、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通过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学生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及手足口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3.14%)明显低于对照组学生(25.43%),且有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见创新型防治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新型的传染病防治机制比较合理,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治疗,对症治疗对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对控制传染病、防止其扩散具有重要作用。在预防方面,要采取多种方式结合的办法,同时增加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促进传染病防治实现全方位、多角度,使得传染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学校传染病的发生率,使其运行机制得以有效实现[5]。
显而易见,我县学校传染病防治运行机制较为合理,应用创新型的防治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然而为保证这项机制的有效运行,必然要对其进行监督管理。要构建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监督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是否落实,落实的情况如何,并针对无法落实,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及时提出问题,并协同传染病防治部门共同商量出解决策略,对其防治方法进行改进,确保学校传染病防治运行机制的完善。
综上所述,本文探究了有效的学校传染病防治运行机制,提出监督管理对策,将良好的学校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模式构建出来。通过本文的研究证明有效的学校传染病运行机制,对于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效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若想其运行机制得以落实,则必然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制定相应的建立管理制度,对其进行检查,保证学校传染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6]。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在传统防治的基础上,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不断地开创出有效的防治方法,并加以有效应用是确保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得以落实的关键,使其防治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张平福,韩小军.同心县学校传染病防治现状与对策探讨[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1,33(2):182-184.
[2]邹崇杰,黄文光,魏海雄等.探究有效的学校传染病防治运行机制及监督管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4(13):301-302.
[3]张鸣楼.探究有效的学校传染病防治运行机制及监督管理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1):470-470.
[4]郭欣,刘亨辉,崔馨月等.北京市2011-2013年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5):717-720.
[5]李珊.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做法和体会[J].中国校医,2012,26(11):877-878.
[6]白水莲.分析目前学校传染病防治管理现状与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3):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