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数控实习教学效果的几点措施

2015-10-21 19:23孙广俊
中国机械 2015年7期
关键词:数控实习教学效果

摘要:近几年,数控加工作为我国企业内部重要的生产手段,也成为了我国大部分机械类的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一项技术,这一现代技术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本文主要讲述了提升数控实习最终教学效果的几点有效措施,分别是培养学生自身对数控实习拥有学习兴趣,充实教学的基本内容,利用鼓励性评价,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联系以及注重进行产教结合等内容。

关键词:数控;实习;教学效果;措施

随著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逐渐转向了能力型人才,数控实习教学将技术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学的重要核心内容,因此,对于数控实习教学而言,需要拥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课程体系,将实习作为教学的重要基础内容,从而有效的提升数控实习最终的教学效果。

1.培养学生自身对数控实习拥有学习兴趣

1.1充实教学的基本内容

学生在数控实习前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目前大部分职业学院内部的学生对于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的并不牢固,因此,需要教师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新鲜元素,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掌握好相关的理论知识,将教学的理论知识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完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2利用鼓励性评价

在数控实习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尽量满足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的成功,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收获成功的喜悦,有效的增强学生自身的信心,充满对数控实习的兴趣。教师应该更多的赞扬学生,利用激励的基本原则,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掌握基本的知识技巧。例如,在实习教学的过程中,对工艺安全非常合理,并且编程完全正确,这些表现非常出色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表扬并鼓励学生,倡导学生能够积极勇敢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述自己独特的方案,拥有创新的意识,同时能够启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创新。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更多的使用激励表扬的语言,让学生在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

2.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在数控实习满足基本硬件条件的基础下,教师自身的素质对于提高数控实习最终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习教学中,教师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以及经验是否丰富直接影响着最终的实习效果。教师除了要熟悉的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应该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利用丰富的工作经验指导学生高效率的完成实习任务。在实习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需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解决实习中的困难,利用有限的实习时间让学生能够掌握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3.不断优化教学模式

3.1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联系

在数控实习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理论教学,只有学生拥有比较充足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才能更好的完成实习的任务,对于最终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数控的理论教学中,需要转变以往纯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只有这样才能让理论教学摆脱单调乏味的课堂气氛。学生往往会认为,数控的实习重点在于实践操作,并不是简单的理论教学,因此,在数控实习理论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现场的实践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将非常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具体的实践指导,通过实际操作简单的讲述理论知识,对于一些没有教学价值并且非常繁冗,比较陈旧的理论知识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或者是调整,充实理论教学中一些新的技术以及新的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的内容融入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互结合,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最终有效的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3.2注重进行产教结合

在不影响数控实习基本教学的前提下,可以谨慎选择比较合适的项目,承接一些适当的对实习具有教学意义的对外生产任务。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亲身参与一些零件加工的过程,对基本的工艺进行分析,参与程序的编制以及生产加工的过程。在参与零件加工的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工件的装夹,怎样选择刀具以及工件的测量工作等。让学生在参加校内实习的过程中除了掌握了一定的加工经验,同时能够提升自身拥有的产品质量意识,熟悉整个零件加工以及工艺的规范化管理,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的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减少适应社会需要花费的时间,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为社会输送有用人才的目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控实习教学的是整个数控专业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实习教学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对于数控实习的相关教学,需要不断优化教学的模式,更新教学内容,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专业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严继东,牟吉平,邓国萍,李伟雄.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实验”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10,(01).

[2]李瑞斌,张立仁,时海军.数控机床加工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10,(03).

[3]王彬.高职院校《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Z1).

作者简介:孙广俊(1971.8-),男,籍贯:中国山东泰安,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历:大学,职称:二级实习指导教师。

猜你喜欢
数控实习教学效果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浅谈校企合作对毕业生实习的重要性
浅谈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职数控机械教学改革
碳/碳复合材料数控铣削力研究
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实践与体会
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数控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