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昌廷
摘要:复方甘草酸苷是由甘草酸苷、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复方制剂,提取自药用植物甘草。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免疫调节、类固醇样及抗病毒等多方面作用。近年已作为激素的替代品越来越多地用于过敏性、自身免疫性、病毒性等皮肤病的治疗。因其用药时间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少,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皮肤疾病;治疗应用
复方甘草酸苷(stronger Neo-Minophagen C,SNMC;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生产,深圳健安医药有限公司总经销)是由甘草酸苷、半胱氨酸、甘氨酸组成的复合物。1950年进入日本国医疗保险。1997年在中国上市首先应用于肝病的治疗。随着对它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其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也日益增多。近年已作为激素的替代品被广泛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尤其是对炎症性、过敏性、自身免疫性及一些顽固性皮肤病等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
1 药理机制
1.1 抗炎、抗变态反应[1] SNMC中的甘草酸苷可以直接与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的启动酶一磷酯酶A2结合以及与作用于花生四烯酸使其产生炎性介质的脂氧合酶结合,选择性地阻碍这些酶的磷酸化从而抑制其活化,减少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炎性介质的产生,发挥抗炎作用[2]。涂彩霞等[3]观察动物模型实验,发现SNMC能抑制血清IgE、真皮炎症细胞的浸润和血清型Th2型细胞因子,上调IFN-r,对卵清蛋白经皮致敏所致的变态反应性皮炎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提示SNMC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
1.2 免疫调节 SNMC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三萜皂苷,其结构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相似,有较强的ACTH样活性,能稳定细胞膜,抗炎症递质,提高机体巨噬细胞功能,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4]。
1.3 类固醇样作用 SNMC是中药甘草的成分,其主要活性物质甘草酸苷在机体内由P-葡萄醛酸苷酶分解为葡萄糖醛酸和甘草次酸。而后者的化学结构与皮质类固醇激素相似,并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多种代谢酶(如△5β还原酶、11β-HSD及20-HSD)有较强的亲和力[5],对类固醇激素在肝内的代谢活性起竞争性抑制作用,从而减缓了类固醇的代谢速度,使内源性类固醇含量增加,作用增强,进而发挥类固醇样作用[6]。
1.4 抑制病毒增殖、抗病毒[7] 甘草酸苷进入人体内分解为具有药理活性的甘草次酸,通過T细胞活化调节作用,诱发r-干扰素产生,使自然杀伤细胞活化,胸腺外淋巴细胞分化增强,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毒能力[8]。实验证明甘草酸苷对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等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是广谱抗病毒有效成分[9]。
2 临床应用
2.1 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它是一种由于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后引起的面部皮肤病。SNMC具有类固醇样协同作用而无类固醇的副作用,能减轻面部炎症反应、渗出、水肿等[10]。刘玉梅[11]等,选择35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使用口服SNMC3片,3次/d;左西替利嗪5mg,1次/d;局部外用维生素E乳膏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4周。结果显示,总有效率88.57%,疗效优于未加用SNMC的对照组(X2=5.18,P<0.05)。
2.2 特应性皮炎(AD) AD是常见的皮肤病之一,病因复杂,主要与变态反应有关。病程慢性易复发,治疗困难。涂彩霞等[3] 对43例AD患者应用SNMC成人3片、儿童2片,3次/d口服,并合用与对照组一样的皿治林片10mg ,1次/d口服及一般外用药物对症治疗,疗程6周。治疗结果总有效率76.64%,与对照组(56.6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3 湿疹 湿疹主要是由多种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性皮肤炎症[12]。王爱民等[13]将120例湿疹患者按就诊先后分为治疗组60例(SNMC注射液40ml加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和对照组60例(10%葡萄糖酸钙10ml加5%葡萄糖静滴,1次/d),两组同时给予对症外用药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7%与66.7%,经卡方检验X2=6.7,P<0.01,差别有显著性。
2.4 慢性荨麻疹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荨麻疹患者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现象。刘进先[14]观察报道,采取在对照组治疗(10%葡萄糖酸钙20ml、维生素C2.0g 加入5%葡萄糖100-250ml中静滴,1次/d)的基础上合用SNMC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100-250ml静滴,1次/d,连用10天的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20例。结果治疗组停药1周后治愈5例,显效11例,进步4例,有效率80.0%,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效率50.0%)。笔者认为慢性荨麻疹在抗组胺药物及钙拮抗剂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联用SNMC注射液静滴。
2.5 过敏性紫癜(HSP) HSP是一种侵犯皮肤或其它器官毛细血管及细小动脉的过敏性血管炎。目前认为其发病与机体对某些致敏原(食物、药物、花粉、感染等)产生不当的免疫反应有关。刁友涛等[2]将5~49岁的80例HS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维生素C、D,钙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SNMC注射液1~2ml/(kg.d)与5%葡萄糖混合静滴,1次/d,连治10-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6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6 药物性皮炎 药物性皮炎以往多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袁星海等[15]应用SNMC注射液1ml/(kg.d)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同时口服西替利嗪5-10mg,均1次/d,连用5天治疗53例药疹患者并以静滴10%葡萄糖酸钙加口服西替利嗪35例为对照。结果治疗组痊愈48例,未愈5例,痊愈率90.0%;对照组痊愈21例,未愈14例,痊愈率60.0%
2.7 银屑病 目前认为银屑病是多基因遗传背景下T细胞介导/异常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尤其与T细胞密切相关。王爱民等[16]报道,应用SNMC注射40ml加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连用4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1例,结果基愈10例,显效9例,进步10例,有效率61.3%。療效与NB-UVB治疗组(58.1%)相似,但低于SNMC+NB-UVB组(85.0%)。揭示单用SNMC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也有较好疗效。
2.8 扁平苔藓(LP) 目前普遍认为LP与细胞免疫有关。也有研究[17]认为TNF-a可能在LP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马百芳等[18]将110例泛发性LP分成治疗组(SNMC2片/次,3次/d)和对照组(左旋咪唑50mg/次,3次/d,服3天停7天)各55例,两组均30天为1疗程,连续治疗1-2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有效率分别为29.1%、80.0%与9.1%、56.4%。对痊愈和显效者停药后随访2个月,未发现症状加重。
2.9 斑秃 目前多认为斑秃的发生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是T细胞介导、以毛囊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9]。罗洋等[20]应用SNMC口服治疗50例斑秃患者(75mg,3次/d),同时早晚局部各涂1次恩肤霜,共4周。结果治愈37例(70.0%),总有效率96.0%。毳毛和终毛的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单用恩肤霜组(F=8.49,P<0.01)。
2.10 白癜风 白癜风是常见的后天色素脱失性皮肤病。阮仁杰[21]选择无合并疾病的46例寻常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给予口服SNMC2片(12岁以下1片),3次/d,外涂复方卡力孜然酊,3-5次/d,用药后30min局部日晒30min,连治3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第4、8、12周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17%、17.39%、32.60%与19.56%、58.7%、80.4%,疗效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不断提高。
2.11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累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以水疱、疼痛及后遗神经痛为主。刘科峰等[22]报道40例带状疱疹患者口服SNMC50-75mg,3次/d,阿昔洛韦200mg,5次/d,连续治疗7天。并与单服阿昔洛韦组比较,两组止疱、干涸、止痛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组无1例出现后遗神经痛。范慧英等[23]对3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施以口服SNMC3片,3次/d,连续4周至2个月,并肌注维生素B1100mg、B12500mg,1次/d。结果痊愈26例,有效率为100%,治愈患者随访1年,无一例复发。
2.12 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 目前认为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主要是糖皮质激素(CS)。为了避免CS长期大量应用所致的副作用和并发症及停用后复发等,秦智芬等[24]观察使用SNMC注射液60-80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1次/d,联合CS治疗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20例。结果治疗组皮损控制时间较单用CS的对照组明显缩短,皮损控制时CS累积用量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均P<0.01),且无明显副作用。提示SNMC联合CS治疗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可缩短病程,减少CS用量,从而减少副作用,提高临床治愈率,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3 不良反应[16]、[19]、[23]、[24]
SNMC的不良反应少而轻。目前可见报道的有面部、下肢水肿,血压升高,体重增加,头昏、头痛、嗜睡、困倦及四肢无力等。除原患高血压病者在应用SNMC时需同时使用降压药外,一般无需处理,不影响治疗,停药后可自行消退。
综上所述,由于SNMC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免疫调节,类固醇样作用及抑制病毒增殖、抗病毒等作用,且疗程短、疗效好、安全可靠、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皮肤科临床推广应用;特别是在应用抗组织胺剂或抗过敏剂及外用皮质激素剂难以控制病情时联合使用。
参考文献:
[1] Ram A.Glycyrrhizin alleviates experimental allergic asthma in mice [J].Int Immunopharmacol 2006,6(9):1468-1477.
[2] 刁友涛,孙东栋,曾 抗,等.复方甘草酸苷治疗40例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7):634.
[3] 涂彩霞,张新军,张蕴颖,等.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5):393-395.
[4] Enomoto N,Sakuma I,Asahina Y,et all.Mutations in the nonstructural protein 5A gene-and response to interferom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1b infection [J].N Engl J med,1996,334(2):78-81.
[5] Ohtsuki K. Sepantion of phoepbolipase A2 in Habu anake venom by glycyrrhiuin (GL) attinity cohumi chromatography and indentification of a GL-sensitive enzyme.Bio Phan Bull 1998,21:574.
[6] Takahara Y,Toshiaki N,Yoshio S,et all.Effects of glycyrrhizin on glucocorticoid signaling pathway in hepatocytes[J].Digestive Disease and Sciences 2002,42(8):1774-1781.
[7] Baltina LA.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as a route to new bioactive compounds for medicine[J].Curr Med chem 2003,10(2):155.
[8] Pompei R.Glycyrrhezic acid inhibit virus growth and inactivates virus particles[J].Nature,1997,281:689.
[9] 王忠全,丁卓玲.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房,2005,16(20):1585-1586.
[10] Mackenze MA.Tbe influence of glycyrrhetimic acid on liasma cortiol and cortisone in benlythy young volunteers[J].Clin Endocrino Metab 1990,70:1637.
[11] 刘玉梅,何婉苹,何玉清,等.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5):410-412.
[12]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964-965.
[13] 王爱民,黎雯,王玲,等.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10):706-707.
[14] 刘进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葡萄糖酸钙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4):256.
[15] 袁星海,姚新民,王豫平.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抗组胺药治疗药诊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6):381-382.
[16] 王爱民,杨斌,刘巧,等.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7,36(5):332-333.
[17] Erdem MT,Gulec AI,Kiziltunc A, et all .Increased serum level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in lichen planus[J].Dermatology 2003,207:367-370.
[18] 马百芳,吴淑兰.复方甘草甜素治疗扁平苔藓临床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5):469.
[19]Gilhar A,Kalish RS.Alopecia areata:A tissue specific autoimmune disease of the hair follicle[J].Autoimmun Rev ,2006,124(1):64-69.
[20] 罗洋,杜华,鞠英,等.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斑秃的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12):1116.
[21] 阮仁杰.复方卡力孜然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白癜风46例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10):922.
[22] 劉科峰,杨莎丽,轩俊丽.阿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5):319-320.
[23] 范慧英,路云环,李静,等.复方草酸苷联合维生素B1、B12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1):4.
[24] 秦智芬,赵旭传,刘金昌,等.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23(3):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