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雨
在麟游石鼓峡石窟寺的考察中了解到关于石窟寺的传说,这两个传说更进一步体现了石窟寺的宗教教育意义。传说把佛、道、释三家文化结合起来,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石窟寺传说和造像合二为一,互为例证,说明了艺术与宗教在起源时的同构统一性,考察期文化意蕴对地方文化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在陕西麟游县共有八处佛教石窟和摩崖造像。它们的雕刻年代早的可到北魏时期,晚的属于明代,而以唐代的居多。他们分别是:东川寺摩崖龛像,古青莲山寺摩崖造像,慈善寺石窟,白家河中流东岸摩崖造像,麟溪桥摩崖造像,石鼓峡石窟,蔡家河摩崖造像,千佛院遗址。
石鼓峡石窟寺位于陕西省麟游县城东北县北村附近的澄水河西岸,距县城7.5公里。石窟洞口被一棵形似华盖的古柏遮掩,风雨难入窟内。石窟平面近似于马蹄形,窟顶为较平的穹窿形,窟内中部只雕了一尊1.8米高的坐佛像。佛像的形体胖大,腹部隆起,给人以臃肿的感觉,这是唐玄宗李隆基执政以后,社会上崇尚以肥胖为美的艺术表现。在窟内几条铭文题刻中,年代最早的一条是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 809 年)刻成的,因此,我们推测石鼓峡石窟可能是在唐玄宗以后的公元 8 世纪末至 9 世纪初开凿出来的。
考察石鼓峡石窟寺时,了解到了关于石鼓峡石窟寺的两个传说。第一则传说是这样的:石鼓峡石窟中的大佛与澄水河中居住的龙王关系甚好,两位经常一起相约下棋,可是这龙王掌管降雨,有一天就因为下棋忘记降雨,此事被玉帝得知,玉帝责备龙王失职,而龙王则回到石鼓峡求佛在玉帝面前为他求情,佛答应了。佛亲自前去找玉帝说情,玉帝竟没有给佛这个面子,佛自感羞愧,只好顺手拉下长在石窟上方的柏树将自己的脸遮住。于是我们就看到了石窟洞口上方被一棵形似华盖的古柏遮掩这样的景观。这个应景的故事背后,有两个支撑点,一是,石鼓峡和柏树,这是自然之景,一是麟游历史文化的根源,这是人文之景。二者合一形成了石鼓峡石窟寺的传说,传说的反复讲述和传播在潜移默化中把远古的周“礼”渗透与其中。
第二则传说是说初唐时期一个宫女在此坐化,后来善男信女将她的真身掩埋,造佛像留存。这个坐化的宫女名叫周阿秀,她因为赠与一个僧人宫内配发的金钗而惹上麻烦,被皇后诬陷与宫外之人私通,皇帝得知之后只能审她。她被严刑逼供之后陈尸荒野。后来菩萨经过,将她救活,并给她灵药使她可以行走乡间替百姓医治百病。后来皇后身患重病四处求医,皇上得知周阿秀可以医治皇后的病,便令尉迟敬德前去求药,没想到周阿秀拒绝了,并且躲避尉迟敬德,她在躲避尉迟敬德的时候逃到石鼓峡并坐化了。然而药王孙思邈当时久闻周阿秀大名,前来拜访却晚来一步,孙思邈赶到时周阿秀已经坐化,孙思邈见她已坐化成仙,但洞口无遮无挡,于是顺手折来一枝古柏,插在洞口石缝之中,这枝古柏便生根长枝,形同华盖,将洞口遮得严严实实,至今郁郁葱葱,枝叶茂盛。这个传说相比第一则就显得非常复杂和真实了。周阿秀的传说有非常明确的背景,还有真实的历史人物作衬托,在结尾也非常巧妙地将石鼓峡景观与故事结合起来。在故事里把道教的孙思邈与菩萨联系到一起,由宫女到菩萨,之间的联系又是治病救人,其实质也是佛、道、释三家关系描述。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关系,民间传说内在的规律和现实意义。口头文本是民间文化传承的载体,在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石鼓峡石窟寺的传说,也是麟游民间文化的集体想象,在想象中进行着地方文化的建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除了麟游历史的文化积淀,从唐代的离宫到周边的石窟寺,是历史的真实存在,而在民间并不需要所谓的皇家庇护,民众有着对自然的认识和对切身利益的需求,大家把对佛、道德理解与生活的关系用“佛”、“龙王”、“菩萨”、“药王”等具体的对象表达出来,同时演化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强化历史的记忆和地方文化的认同感。
第一则传说的出现与石窟寺上的柏樹的长势有直接关系,而故事的发展其实围绕着的是降水种田,还是农民最关心的耕作问题,龙王的失职,佛的羞愧,这都是农民基于自己生产生活的状态而创作的,从故事的结局来看,农民们仍然是追求风调雨顺的。从麟游地方志可知,麟游的文化从周朝开始定型。后因秦统一中国,始设郡县而继承秦文化。
由于麟游地区深受周秦文化的熏陶,人们在潜意识里产生了很深的礼义廉耻道德意识,这则传说从各个角度体现了麟游人对廉耻,法制,功利性的认识。玉帝的降罪就是法制意识和功利性的体现,而佛以柏树遮掩的做法则是儒家思想中礼义廉耻的体现。廉耻,廉操与知耻,《淮南子·泰族训》:“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 佛的廉耻,即是人的廉耻。这则传说的形成,从侧面反映了这一时期麟游当地人集体产生了一种突出的廉耻意识。
第二则传说属于比较典型的地方风物传说,具有解释、介绍当地景观即石鼓峡石窟的作用。第二则传说有大量的铺垫和真实的历史人物作背景,与真实历史相附会。它不仅介绍了石窟的形成,更在故事中体现出了民众心中对封建统治的思考。周阿秀将宫廷金钗送给僧人实际上就是对宫廷生活的批判,周阿秀死后的复生也就是人们对暴政的反抗。复活的周阿秀为平民治病,却不为皇后治病,公开抵抗朝廷却得到民众的尊敬不仅仅是因为她施药救人,而是创造故事的人本身想要反对封建贵族的统治。周阿秀就是人民群众创造出的一个凌驾在封建统治之上的神仙形象,这则故事表明麟游的民众已经在追求自由追求平等,人们歌颂她的事迹,其实就是对这种精神的赞颂。
这两个传说有其必然性,正如丁亚平先生所认为的“艺术与宗教自一开始起就有的这种密切联系与统一同构性,反映了它们并非仅仅限于简单地提供人类世界的说明图,而更在深的本质上为人类不断提供全新的意义模式,人类通过它们共同展现被创造的知觉和意义构架,解释其经验并规范其生活。”石鼓峡——石窟寺——大佛——龙王,它们有内在的联系,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儒、道、释三家所构成的社会,本来艺术与宗教就是一对关系密切的统一体,在这里共同承担了对艺术、宗教、生活的解释,起到了教育信众和引导当地民众对“礼”、“耻”和“信”认识。
传说的一种最显著的功能是教育功能。美国民俗学家琳达戴认为,传说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关于人类自己的好奇心。[]这两个传说也有满足好奇心的作用,看过石窟寺后,就觉得地址的选择很有意思,观者对石峡、大佛、老树会建立联系,但是不一定能讲出有意思的故事来,而这两则传说合理地完成了三者关系的建立,并显得生动有趣。
艺术品是来自于物或器具,是一种超于物象的意向的存在方式。石鼓峡石窟寺的佛像在创造时就把一种超越于物象的意向投射与造像,也就是在审美的同时把文化意蕴渗透到具体的艺术形象上。因而,就会衍生出造像与石鼓峡及老柏树的传说,把佛教、道教的神与儒家的思想融为一体。
佛家是关系观,强调纵向的等级,所谓慈悲,也就是“拔苦与乐”,其背后实际上是高者对低着的心态,儒家是辩证观,同时承认平等与等级两个向度,自然就是谱系式的有差等的爱了。佛家主张度化众生,以德报怨,儒家则有刚柔两手,区别对待,以直报怨。道家则是自然观,等级也好、平等也罢,一切顺其自然。这两个故事中人物有等级,讲述中又追求平等,故事也结局则是以树遮面,归于顺其自然。由此,可以看到石窟寺造像已经不单单是一尊佛像,是中国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用传说讲出来更易于让人接受,并广泛流传。
参考文献:
1 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P211.
2 王娟.民俗学概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P71.
3 陈旭光.艺术的意蕴[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P139.
4胡烈清.文明的立场与高度——辩证儒学导论[M]. 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P208.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