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的宏观背景
丝绸之路经济带提出的背景,除了地缘政治、反恐维稳、国内化解产能过剩、释放巨量外汇储备等外,经济上侧重于能源安全的考虑。
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我国2013年石油进口依存度已高达58.1%,天然气进口依存度31.6%。风险越来越大。
从我国石油进口区域看,市场主要集中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其占比超过了70%(中国原油进口约50%来自中东,约22%多来自非洲)。而中东地区长期处于混乱局面、国际恐怖主义猖獗;非洲部分国家由于种族冲突、宗教矛盾、历史因素等原因, 政局不稳,内战不断,地缘政治等因素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从运输通道看, 我国石油进口主要以海上运输为主,80%的进口石油资源需通过马六甲海峡运抵我国(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峽——南海是中国石油重要运输线),所经海域和海峡不仅海盗猖獗,而且路途遥远,航道险恶,海难频繁,加之近些年南海出现的领土争端,并且美国又掌握着主要通道的制海权等。从进口石油的承运方式看,我国自有海轮承运比例不到10%。我国海上90%的石油运输权,操控在国外海运公司手里。
正鉴于上述风险,从地缘政治、经济安全和进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角度考虑,进一步开拓中亚油气市场意义重大。
中亚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我国边境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相邻;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中亚油气地缘政治中的影响在上升,政治关系好,已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海上通道相比,通过陆地管道运输石油和天然气没有海上运输风险大,与中亚的能源合作,使得中国的能源进口不再过多地依靠海运,也从根本上缓解了“马六甲困局”,大大提高我国能源进口的安全度。在我国进口能源市场结构中,逐渐降低中东和非洲的市场份额,逐渐加大中亚市场的份额,乃是中国能源战略安全的趋势指向,中亚将成为中国未来的“加油站”。
结论:
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仅是区域发展战略,而是国家战略,是国家基于地缘政治、产业及能源安全的战略考虑。无论陕西省还是西安市,在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及规划时,必须置于这个宏观战略框架下才可能取得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
此战略既包括“请进来”,又包括“走出去”战略。但由于陕西与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梯度差,重点是“走出去”的外向型、国际化战略。在继续引进外资的条件下,重中之重是对外直接投资,实施“陕西版马歇尔计划”。
丝绸之路经济带涉及中亚、南亚、西亚、俄罗斯、欧洲等27个国家,沿线地区覆盖的人口近 30 亿。但是开拓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市场必须要有时间表:对陕西而言,近期的重点是联手新疆、甘肃等省区及城市形成合力,共同开辟中亚市场。
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包括文化、技术、教育等全方位领域,但核心是经济带,是产业及工业。
二、陕西与中亚国家的工业互补性及战略机遇
经济带不是一个行政区划或国别的概念,而是一个市场化分工协作的类似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经济带内的分工协作来源于产业互补。
陕西与中亚(包括新疆、甘肃等内陆省区)之间的产业呈梯度分布,存在很强的产业互补性。
产业结构演变和升级的规律表明,无论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结构中主导产业的演变轨迹一般沿着初级产品中的采掘业→制造业中的轻纺工业→以基础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加工工业→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加工组装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顺序依次递进,并且每一阶段都对应一定的人均收入水平。
就工业而言,中亚各国及新疆等内陆省区的优势产业主要处于采掘业、轻工纺织、资源加工工业的中低端层次。采掘业主要是煤、油、气、矿产资源等初级产品,仅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三国的石油就占到世界的3%,天然气占到世界的7%。轻工纺织主要是纺织工业(哈萨克斯坦纺织加工能力仅占其棉花产量的15%左右)、食品加工工业等,资源加工工业主要是原材料工业、化学工业、冶金(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工业、建材工业等。
陕西是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其工业特点:门类齐全,结构层次较高。其中最大的优势之一是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高端装备),装备制造业是陕西最大的支柱产业之一。陕西是国家级的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工业最强、层次最高的“装备部”省区。
在产业的互补性上,陕西作为“装备部”,主要可为中亚国家提供能源装备、化工装备、冶金装备、交通运输装备、农机装备及轻工纺织装备等。如西电公司的输变电设备、陕重汽的重型车、西安筑路的压路机、摊铺机等工程机械、金凤的风能装备、石油管道,宝鸡的石油机械、石油钻采设备、中铁宝桥、秦川机床,咸阳的纺织机械、农业机械等。
陕西把部分传统产业向中亚转移,有利于陕西的产业升级;也能解决陕西部分装备制造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例如尧柏水泥向哈萨克斯坦转移14亿元生产能力的典型,鼓励类似户县造纸(精美纸业)过剩生产能力向哈萨克斯坦转移等。
从中亚国家的需求看,中亚国家能源、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加工以及再加工,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急需技术装备来武装。中亚各国当前正面临产业结构及工业结构的升级,大力实施进口替代战略,这涉及需要以引进外资的形式进口生产线及零部件、元器件、科技成果和人才,而这些恰恰是陕西的优势所在,这将给陕西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高端装备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
从陕西装备制造业结构分析,陕西装备制造业的传统优势是机械装备。三星等项目引进投产后,长安通讯产业园将成为西北最大的工业园区,电子装备会更强大。而这些恰恰是中亚国家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两化融合”所需要的。
同时陕西进口中亚的能源、矿产资源、原材料等,有利于陕西能源深加工、精细化工、新材料、生活用气等的发展和建立能源储备中心。
需要特别指出,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中约60%左右是能源装备,大部分集中在西安和宝鸡。从国家层面看,向西开放的大背景之一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巨大需求,尤其是油气资源的内陆引进。在当前欧美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用能源装备去开拓和武装中亚、西亚、南亚的工业化,陕西可在能源装备上做大文章。打“能源装备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层面赋予陕西的最大机遇,符合国家能源战略及相应的产业政策。
三、对策建议
1. 加强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基础性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立足于中长期,省政府、职能部门及开发区各层次当前需制定工作方案,具体包括以下五步:
对中亚各国进行市场调研,重点是需求结构。主要包括:①投资环境:投资硬、软环境,如基础设施,招商引资政策,优惠政策,法律法规,贸易保护状况(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文化习俗,土地价格等,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②市场需求结构:摸清中亚各国对陕西的产业需求,严格讲,必须是细化到小行业乃至具体产品的市场需求。还包括资金需求和经济技术合作需求。
梳理自己的家底,即摸清陕西的供给结构,这也要细化到小行业乃至产品的供给,看我省有哪些产品等要素供给能与中亚国家的需求结构实现对接。
在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应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战略。
在研究制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编制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体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
在发展战略研究和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上,制定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实施方案。
国家在“一路一带规划草案”中确定的目标是:2—3年夯实基础,打开局面,10年左右重点突破,实质推进。显然,国家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立足于中长期,这与我们调研中的感受是一致的(我们在调研中感觉开辟中亚国家市场在短期并不乐观,一是中亚国家市场目前还不大;二是市场不规范,完善有一个过程)。但西部一些区域政府的工作方案时序上是逆向的,往往是先出台实施方案,再编制总体规划,缺乏战略性构想,发展战略研究至今是空白,致使规划和方案的制定失去战略基础。因此,我们建议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发区尽快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使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方案的基礎更加坚实。
2.研究制定陕西面向中亚等区域的高级出口导向战略和对外投资战略
中亚国家科技水平低,长期依赖进口,民族工业薄弱,故现阶段通过贸易壁垒,限制国外制成品进口,国内重点采取进口替代战略。我省应针对中亚国家目前实施的进口替代战略,尽快研究制定面向中亚等区域的高级出口导向战略及规划。
为实施“陕西版马歇尔计划”, 通过资本输出带动消化过剩产能,同时进一步输出装备、资金、技术、生产性服务、劳务、标准等,省政府急需制定面向中亚等区域的对外投资战略,并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关规划。
3. 处理好丝绸之路经济带轴线上各省区、市之间的竞合关系
在具体操作中令人担忧的是,各个开发区以及跨行政区的经济区之间和内部的恶性竞争,表现为重复建设、乱抢项目、布局紊乱、一哄而起、低水平竞争等竞争大于合作的现象,我市也不例外。在开辟中亚国家市场的实际操作中,必须避免将这种内耗、“窝里斗”带到中亚国家,因此,陕西省和西安市需要同沿线省区,地市联合起来,避免恶性竞争,形成合力,共同开发中亚国家市场,用市场化手段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多赢格局。在构建合作协调机制中,利益问题单靠区域政府层面协调,如召开沿线城市定期的市长联席会议是不够的,必须要有顶层设计,毕竟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国家战略,需要国家层面的国务院相关部委协调各个区域的利益关系,构建利益协调机制。
4. “中亚·长安产业园”应建成若干个专业化园区
目前,在中亚策划设立“中亚·长安产业园”,开辟陕西和西安在中亚的窗口,是西安市委、市政府的战略举措。但是将 “中亚·长安产业园” 建设成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园区,弊病很多,犹如西安市大的开发区一次创业那样,缺乏规划指导,布局紊乱,饥不择食,“拾到篮子都是菜”,呈“大而全”“小而全”的大杂烩状态,无法形成产业聚集,进而无法形成产业集群和块状经济,大大降低了区域和产业竞争力。对于《长安·中亚产业园》的产业定位,我们建议规划成若干个专业化园区,因为专业化园区是以小行业为边界,无疑是产业集群的空间载体。西安市应根据中亚国家的工业需求,对接西安市的产业优势,政府可考虑在“中亚·长安产业园”内,在能源装备、重型卡车、纺织装备、农业机械等领域中选择建设若干个专业化园区,并且从现在起就要开始做布局规划,避免零敲碎打,各自为政的大杂烩教训。
5. 省、市政府加大力度支持西安国际港务区开拓中亚市场
无论是长安号专列,还是渝新欧、蓉新欧、郑新欧等,普遍存在回程货物放空的问题,这显然不是有来有往的双向市场行为,而是单边的政府行为,靠的是政府的财政补贴支持,是不能持久的。但问题在于,中亚国家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低,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再加之开辟中亚国家市场兼有地缘政治、国家安全的考虑,因此,在开辟中亚国家市场的初期,为“2—3年夯实基础,打开局面(国家规划目标)”政府一定程度的干预是必要的。建议省、市政府适当加大对长安号专列的财政补贴,支持长安号专列的日常运行,待市场扩大后,再逐渐取消财政补贴。
为降低国际港务区的运作成本,减少市政府的财政补贴压力,建议省、市政府出面与西安铁路局协调,取消30%的快运费。
6. 优化投资环境,简化“走出去”企业的相关手续
加快制定出台《西安市境外投资审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对申请设立境外企业(机构)的资格及投资方式、审批权限、申报材料及受理程序、境外企业批准证书的申领和管理及境外企业(机构)的管理都做处明确而详细的说明。特别要在简化企业境外投资审批手续上下功夫,如民营企业家最关心的海外承包资质、投资资格证等,尤其是对国企海外投资的松绑,降低门槛,简化程序,推升效率,积极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
7. 加大培养和引进熟悉中亚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的外经贸人才力度
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西安,发展与中亚各国的友好交往关系,需要一大批了解中亚文化、掌握中亚各国语言的人才。鉴于英语在中亚国家不流行的条件下,目前我省、市在中亚通用的俄语和各国小语种方面的人才奇缺。因此在我市外国语大学、有外语院系的高校及民办大学,急需开设中亚小语种专业,培养俄语和中亚小语种的人才,这方面,西北大学成立的中亚学院走在了前面。
争取在大学(包括民办大学)开设面向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专业,为西安培养面向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专业人才和熟悉中亚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外经贸的复合型人才。
在西北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原有的基础上扩大招生规模,开设面向丝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班,争取有更多丝路沿线国家学生到西安留学。
为适应企业“走出去”的需要,尤其是去中亚国家投资设厂、承包工程和劳务输出的需求,除了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外,还应培养大量的技能人才,具体包括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这方面我省、市的技术专科学校及大中型企业从现在起就要做出规划,开始运作。
(作者简介:曾昭宁系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西安石油大学中国西部制造业发展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