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勇
【摘要】市政道路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道路是城市的血管,是保证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市政道路设计必须要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近些年来,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市政道路无障碍设计中的改进措施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市政道路;城市建设;设计
1市政道路在设计时应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模式
普通的道路工程设计主要考虑的是基本功能所需问题,施工时主要依据的是国家或企业相关设计规范要求。而“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则是在上述基础上充分理解使用者的生活和赏美所需,在带给人安全感的同时兼顾舒适感的体验,设计重点放在细微部位处理的同时掌控人们内心中的深度需要,使人的满足感成倍增加,由此,充满人性的设计是工程设计中高层次的境界。因此,对于今后的道路设计,应该大力倡导并注重人性化的感官设计,通过“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携手促进社会文明的前进,加大城市的韵味。人性化设计与常规设计的不同之处是:在具备日常使用功能的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在使用时所感受到的便捷、舒适、心情愉悦等生理和心理需要;并且设施要求更全面、安全。有时新设计新思路的出现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在这时便需要政府主管或者交通建设部门来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决策。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实施得力的措施,这样才可以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城市的道路建设中去,才能细微并全面地体现出城市道路建设者对市民日常生活的关注。
2基于视力障碍人群的道路设计改进思路
2.1盲道问题及优化要点
在实际中,盲道往往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一方面是由于不规范建设、管理缺失等因素造成;另一方面是目前盲道设计方法和规定的不规范、设计理念的不成熟,即便完全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设计、施工,盲人也不能有效的使用盲道系统。经研究发现这种盲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条形行进盲道与圆点形提示盲道均不能提示明确的方向,所以盲人易出现因难辨方向而走错道路的现象。
(2)圆点提示盲道虽能告知盲人注意该处环境发生变化,但不能提示盲道周边环境所发生的变化,不能辨明医院、银行、商店、厕所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所的方位。
(3)行进盲道与提示盲道路砖无针对性。行进盲道的任务单一,仅提示盲人向前行走尚可;而提示盲道相对复杂,它既要提示盲道的起点、终点和转变处,又要提示地铁入口、人行横道入口及汽车站等,而实际上,圆点形这一特征区别不能提示上述诸多需要提示的内容。
2.2感知盲道
感知盲道是利用现有盲道路砖表面现有条形和圆点形的特征区别来反应不同信息的特点,其表面有指北特征标记的盲道北向砖;有表示指向医院、厕所、商场等方位特征标记的方位定位砖;以及表示指向“盲文交通导盲路牌”的特征标记的导盲路牌与指示砖。它能改善现有导盲砖技术的不足,能较好的为盲人导盲并使其顺利到达目的地,且相对较容易实施普及,使用简单,是一种理想的新盲道。
2.3减速带盲道
在街坊社区出入口、人行横道上,盲道中断,两盲道间的距离很大,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盲人在此处根本无法通行,因此笔者认为应在沿街街坊、单位出入口的人行道上设置盲道,该设置同时能起到提示进入汽车减速的功能,从而避免盲道系统的中断,更加方便视力障碍者通行,也为其他人群提供较好的视觉引导。
3基于肢体障碍人群的道路设计改进思路
3.1坡道的优化
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应设计成具有平缓坡道并与梯道相结合的形式,可使乘轮椅残疾人、老年人等安全方便地通过,而对于急于上班、上学、办事的人们,可在另一侧设置快速通行梯道,
3.1.1坡道的尺寸
坡道包括行进坡道和缘石坡道。行进坡道指有一定坡度的人行道,坡度与道路坡度相当,坡度较小,能满足乘轮椅者在内的不同人群需求,行进坡道宽度即人行道宽度,满足人群的横向需求。缘石坡道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横道两端,使乘轮椅者避免了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方便乘轮椅者进入人行道行驶的一种坡道。缘石坡道应该根据其位置、高差变化等设计其形状,缘石坡道的宽度应大于1.5米,并尽可能与人行道等宽,缘石坡道的坡度应根据缘石坡道的形式取值。目前国内市政道路人行道较路面高12~20cm,实际计算应根据不同坡度和高差设计成不同的坡道水平长度。笔者认为所有取值均应该不小于1∶30,且宜取1∶20~1∶25,不得超过1∶20,这样取值满足规范要求和乘坐轮椅者需求。
3.1.2坡道的材料
坡道的防滑一方面通过坡道的坡度来控制,另一方面需选用合适的坡道材料。在《市政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第7.2.7条中规定“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不应光滑”,条文说明明确“坡道的坡面要求坚实、平整和不光滑。为了轮椅通行顺畅和减小阻力,坡面上不要加设防滑条或将坡面做成俄搓形式。”而对坡道面层并没有具体指定某种材料。坡道材料有橡胶地板和混凝土板。橡胶地板的特点是耐磨、防滑、环保、低噪声,安装方便,颜色可选择,即使是使用拐杖的人,也不会因接触地面的面积很小而被打滑;混凝土板的特点是耐磨、防滑、不易起尘、造价低。在选择坡道材料时应考虑到坡道是市政道路的一部分,面层材料的选择既要与市政道路协调,又要经济实用。因此,在地下通道或人行天桥可以采用橡胶地板,在其他断面位置则采用混凝土板。
3.2台阶的优化
市政道路中,在人行天桥、地下通道、较陡的人行道处、高程突变处均应该设置梯道或台阶,并应在梯道两侧设扶手,上口和下口及桥下防护区应设提示盲道。同时,在梯道的右侧边缘应铺设步道砖,不仅辨认方便还能防滑。台阶高度和宽度设置适中,尽量采用最符合人体行动的15cm×30cm的尺寸,并避免台阶边缘外凸,在人行道上,往往存在着路面高程的突变,在这些点部,有些设置为坡道,更多的为了路面的平整,设置1~3个台阶。平直人行道突然增设的台阶,行人不易观察到,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在路面高程突变的人行道上,应尽可能使用坡道替代台阶,如果无法代替,则应在台阶上喷涂警告颜色,引起行人的注意。
4基于语言障碍及其他人群的道路设计思路
对于标线、标示牌等交通设施,应添加更多强对比度的颜色,如红黄蓝。所设立的标识牌要位置明显,标识牌上的示意图设计应简单明了,使绝大多数人能很快识别,文字凹凸有致,高度适中,以便使人们清楚的看到,并且让视觉障碍者能触摸掌握。由于市政道路中人群的视力、记忆力和反应等各不相同,很多小孩、老年人往往难以领会复杂的出行信息,这就要求信息的提供需采用更具针对性的设计和设置。为此,应对现有符号标志重新进行调整、设计甚至创新,使之具有符合小孩、老年人等人群认知能力的特点:
①简单明了;②符号标志组成要素之间距离大;③使用形象化的符號;④箭头、人体和车辆符号标准化;⑤符号或文字使用填充形式。
5结语
基于人性化的市政道路设计,在保障市政道路基本的交通运行功能基础上,充分考虑到环境和道路的协调性,以人为本,增加市政道路的美感和舒适度,极大地提高城市局面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马凯,林浩,阙新征.以人为本的市政道路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2:19-20+36+7.
[1]曹晓丰.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体现[J].低碳世界.2013.22:147~148.
[2]佟彩霞.市政道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