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永
【摘要】地质勘查是岩土工程开展的基础工作,通过对地质现场进行勘查,以获取地质岩土的各种参数,为下一阶段的岩土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地质勘查作业的质量决定下阶段岩土作业的质量。本文对勘察作业的具体实践环节进行介绍,重点对地质测绘、勘探作业、岩土测试以及现场检验进行探讨,并分析水位升降以及水压动力对岩土作业的影响,进而提出地下水危害的有效防范措施,旨在为勘查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勘查作业;岩土工程;勘查设备;地下水防护;勘查技术
在岩土工程不断发展的时代下,勘查方法也有了较大改善,并广泛运用于各种类型的勘查作业中。在勘查作业中,主要任务就是探讨地基基础以及岩土工程的内在联系。由于勘查作业易受到地质因素的影响,在勘查前应了解岩土工程的技术矛盾以及技术问题,以便依照勘查设计的意图开展勘查作业。因此,本文对勘查作业易面临的问题以及勘查手段进行探讨。
一、地质勘查需采用的技术
(一)地质测绘
在地質勘查前,应先对勘查现场的地质进行测绘。在地质测绘中,将地质理论作为测绘基础,对地质的面貌进行观察,并分析地质的性质,再将得出的测绘结论上交给勘察小组的负责人,为下一阶段的勘查作业提供重要参考。
(二)勘探以及取样
在勘探中,应重点对地质的周边情况进行观察。在设计勘察方案时,通常将勘探目的以及岩土特性作为设计勘探方案的重要依据。就勘探工作来讲,常用的勘探方式有三种,包括钻探、物探、深探以及坑探。其中,通过钻探以及坑探可获取更为详细的地质参数,是勘探作业中最有效的手段。而坑探具有速度快以及效益高的优势,可以解决地质测绘的诸多问题。但由于坑探有较多局限性,包括地形限制以及地势限制,并容易产生多解性结果,在实际勘探中坑探法应用较少。因此,在选择勘探方法时,应结合勘察任务以及地层结构选取最佳的勘探方法。
(三)原位测试以及模拟试验
就原位测试来讲,进行原位测试的目的是获取地质重要技术参数,以此为解决岩土问题提供有效依据。相比其它地质测试法,原位测试具有诸多优势,并能保证周边环境的一致性。要想了解岩土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可对岩土进行原位测试,获取岩土尺寸、岩土松软度一级岩土潮湿度等参数,以此得出岩土层的主要性质。但由于原位测试易受到边界条件、应力路径、人力资源以及物力资源的限制,给勘察作业造成影响。模拟试验类似于原位测试,是在室内进行岩土测试的方法。就模拟试验来讲,模拟试验不会受到边界条件、人力资源以及应力路径的影响,但实验效果较差,难以准确反映岩土的主要性质。
(四)现场检验
要想保证勘察作业的质量以及安全,现场检验工作至关重要。在现场检验过程中,应重点观察勘察现场的情况,包括勘察效果、勘查现场的环境、勘查现场的地质以及勘察进度等,并将检验所得报告反馈给工程负责人,以便及时对工程设计图以及施工方案进行完善。
二、对地下水进行考察
(一)水位升降对勘察作业的影响
通常来讲,水位升降是影响岩土工程的首要因素。对此,可从水位上升以及水位下降两方面考虑:第一,如果地下水位明显上升,就会导致土壤出现沼泽化以及盐渍化,并加剧地下水对地面建筑的腐蚀。第二,如果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就会引发更多地质灾害,包括地裂、地面下沉以及地面坍塌等灾害,严重破坏岩土的结构。
(二)水压动力对勘察作业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水压动力不会影响到勘查作业的开展。但在实际勘查中,地下水的动力平衡易被人为因素所打破,从而引发流砂以及基坑突涌等灾害。就以开挖工程为例,开挖前承压水层处在基坑底部,但在开挖作业中,会不断减小水层的表面厚度。当水层厚度减少到临界厚度时,就会导致承压水大量涌出,并重新流至基坑底板内,引发更严重的突涌,以此给岩土作业造成影响。
(三)防止地下水影响的可行措施
通常来讲,井点降水法是常用的防范方法。在井点降水法的运用中,先选取一定数量的滤水管,并将滤水管铺设在基坑两侧。再利用抽水装置将地下水全部抽出,以确保地下水位能够处在坑底以内,以此让土壤长期处在干燥的状态下。通过井点降水法,可有效防止流砂灾害的形成,并增强地基土的实际承载力。除此之外,帷幕法也是有效的预防方法。在帷幕法的运用中,可选用防水装置以及设置地下连续墙,以此避免地下水渗漏至基坑中。也可设置排水沟以及集水井,促使地下水从排水沟中流入至集水井,在依靠抽水装置将地下水全部抽出。还可在地表下设置连续墙以及板桩,将地下水以及基坑相隔离。
三、勘查技术的改进对策
(一)更新勘查技术
由于勘查作业是一项受地质影响较大的工程,必须不断更新勘查技术,才能适应多种条件下的勘查作业。对此,可依靠克里格法对勘查技术进行优化。对于工程评价的准确度来讲,可依靠高密度法来增强评价准确度,并利用FENIX计算法则,确定岩土数据的特征值,以便管理庞大的勘查资料库。
(二)增强勘查工作者素质
随着勘查设备以及勘查技术的不断更新,对勘查工作者素质也有更高标准。即便勘查设备以及勘查技术极为先进,但如果勘查工作者不会运用新技术以及新设备,依然无法提高勘查的作业效率以及作业质量。因此,定期对勘查工作者进行培训,保证勘查工作者可掌握勘查技术,并能合理运用勘查设备,以此保证勘查作业的效益。
结语:
本文对勘查作业的具体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在勘查作业开展前,应依次完成地质测绘、地质勘探以及地质岩土测试以及现场检验等环节,以此保证勘察作业能够有序开展。针对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包括水位升降以及水位压力等因素,勘查工作者可选取井点降水法以及帷幕法,并设置隔离装置将地下水以及基坑相隔离,以达到防范的效果。由于勘查作业是一项受地质影响较大的工程,施工单位应做好更新勘查技术以及增强勘查工作者素质两点工作,以提高勘查作业的质量。总而言之,勘查作业情况多变,并且内容错综复杂,勘查工作者应不断增强自身勘查技术,才能使勘查作业得到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秦晓娣.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勘查工作实践与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5(07):1-2.
[2]张立成,费斌斌.浅谈如何做好基础地质勘查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9):116.
[3]谭杰.探讨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勘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8):286.
[4]于瀛.探究地质工程与地质勘察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1):133.
[5]温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风险研究[D].清华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