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建筑在建筑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2015-10-21 17:16张云刚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

张云刚

【摘要】从古至今,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其中的“住”即是指住房。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住房的要求在逐步提高,而我们赖以生存的能源却在逐步减少,地球环境日益恶化,因此以满足人类需求和提高建筑资源优化配置为目的的建筑设计行业应运而生。近几年来,我国一直在倡导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要以长远的利益为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在维护生态系统和谐的基础上,打造可持续的建筑系统。

【关键词】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但是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能源面临严重的短缺,尤其是水、土地、大气等资源污染严重,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剧了能源问题。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的建筑面积有80%到90%没有达到节能标准,我国建筑业的采暖能耗是发达国家建筑的3倍多,建筑能源消耗达到社会能源消耗的四分之一以上。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将绿色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是目前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绿色建筑设计概述

1.绿色建筑的概念

“綠色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追求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建筑,要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2.绿色建筑设计的思维基础

绿色建筑设计的思维基础是生态思维,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且整体是由各部分的要素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但组成部分的属性或行为不能代表整体的属性或行为。第二,强调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性,自组织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从宏观到微观的一切宇宙空间物质,并且演化过程复杂、多样。第三,强调生态系统的动态性,系统是依存于环境而存在的,系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动态的平衡。第四,强调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丰富多样,而生物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就越稳定,生态环境就越适宜人类生存,因此,人类应该保护生态的多样性。第五,强调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要素集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多层次性和复杂性。

二、绿色理念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

人是社会的主体,建筑设计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因此,将绿色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和考虑人的需求,不能采用对人类身体有害的材料进行建造。但也不能忽视周边的自然环境,因为建筑也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自然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建筑设计必须讲求与环境的和谐与映衬,做到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共生,达到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意境,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节约能源

建筑业是高耗能的行业,建筑材料无论是在制作的过程中还是使用的过程中,都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耗,并且对环境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再加上对能源利用不充分,从而导致许多能源的浪费。因此,将绿色理念应用到建筑设计中时,要坚持节约能源原则。进行建筑设计时,要选择能源消耗较低的方案,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率。在各环节严格控制能耗,积极采用新技术,通过余热回收、温室效应等技术获得可持续能源,减少非可持续能源的消耗。在建筑过程中,尽量选择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最大限度的发挥建筑材料的优势。

3.经济、高效

绿色节能建筑最好选用适宜技术与地方化材料,吸收地域特点的建造经验,不盲目地求大、求全,做到适宜投资、适宜成本和适宜消费的建筑,其功能应具有综合性,使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绿色建筑作为人类的居所,其建造、使用、维护与拆除应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前提,满足宜居、健康的要求,系统的采用集成技术,提高建筑的效能。

三、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规划设计

在正式进行设计之前,需要全面了解工程的实际状况。在选址和布局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地形,选择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的规划方式。如北方地区常年平均气温偏低,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需要以避风向阳为原则进行布置;规划布置建筑物一般是南北朝向,并把客厅和主卧等主要房间布置在南向,合理适度的加大南向采光口的尺寸,为居住者争取尽量多的日照;而南方地区天气湿热,为了加快空气流通,通常需要将建筑物顺着夏季风的方向建造。在屋顶绿化方面,充分利用植物美化环境、降低热岛效应的能力,增加绿化面积,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自然环境的植物,科学配置,达到优化环境的目的。

2.围护结构设计

围护结构设计对建筑物的能耗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围护的隔热性,可能会出现冬季室内热量向外扩散,夏季室外热量传入室内的状况,因此,必须重视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外墙围护结构面积在整个建筑物外表面积中比重最大,能源消耗最多,必须选择适宜的隔热材料来降低外墙的传热性。目前来说,可以选择外保温、内保温和夹心层保温等三种形式的保温体系,外保温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冷桥、热桥现象的发生,在实践中多被采用。门窗在建筑中主要起通风、采光的作用,但近几年来,随着玻璃门、落地窗和玻璃幕墙的流行,其隔热性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建筑设计时要根据当地气候、室内外温差、制冷或保暖装置等条件谨慎选择玻璃型材的品种。

3.充分利用可持续自然资源

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在资源短缺的今天,我们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诸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利用原理相对简单,应用广泛,目前在建筑设计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四、绿色建筑设计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随着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整个建筑设计行业也将随之发生改变,甚至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将随之改变。针对绿色建筑设计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对国内现行的设计院制度以及现有设计方法的影响

在传统的建筑设计中,通常都是采用简单的小组讨论模式来进行建筑设计,这样的方法无法对建筑设计系统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在我国,现行的设计院制度工作效率低、工作范围广泛但不精细、负责的项目数量多且规模大,这种现象也将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而发生改变,分工将进一步细化,各级之间的组织与配合也会更加合理,工作效率也将随之提高。2.对人类知识共享以及VDS虚拟建筑设计发展的影响

在以前,一个人可能能够独立建造一栋房子,但是,现代的高楼大厦需要很多人齐心协力才能够建成,这是因为在各个领域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以个人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的工作体系就无法适应庞大的知识结构了,人类需要进行知识共享。而VDS虚拟建筑设计则是利用虚拟技术进行建筑设计,这种方法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利用的合理化。

3.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影响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对绿色建筑进行评价的标准,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对人们的建筑设计行为进行约束。随着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也将随之改变,要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与绿色建筑相结合,推动绿色建筑的事业的发展。

五、结论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也在不断的随着时代在变化发展,我们只要脚踏实地的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不同的地区因地制宜,就一定能创造出符合当代人们需求的绿色建筑,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山青水绿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童伟.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2,(3):29-31.

[2]李献军.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原则及体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523-523.

[3]熊炜.绿色建筑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8):434-434.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绿色建筑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追踪绿色的秘密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再造绿色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