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敏
【摘要】環境保护工作在企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减少环境污染是每一个企业应尽的义务。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完善监督体制,建立长效机制,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
【关键词】环境保护;问题;措施与建议
1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环保法律不完善
目前,我国出台的环保、能源相关的法律法规非常多,研究结果也是林林总总,但是依然不能完全控制我国环境恶化、能源使用率低等环境问题现状,其主要的原因就是法律不完善。首先就是环保法律没有与时俱进,自《环境法》颁布以来已经将近20年了,在这短短的20年内,我国的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法规已经没有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不少环境污染工厂钻法律的空子但是却没有依法予以严惩。同时,在法规中也只是制定了一些基本的原则,而没有真正的具备实施的条件,部分的主要环境法规还存在许多的空白及漏洞,导致了很多的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法律制约。
1.2 监管制度不健全
在目前国内的很多地区,环境保护受到地方经济的干扰,地区内的一些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工厂同时也是纳税大户,在地方保护下可以轻松的避开法规的追究。与加速实现工业化相比,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因此,对于环境保护的制度、规范等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滞后性,国家环境投入也是明显不足,尤其是当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往往是前者服从后者。由于受到地方保护以及经济利益的推动,使得国家的环境保护工作制度规范很难有效的执行,从而导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1.3 环境规划没有真正落实
在目前国内的经济发展中,环境规划没有落实到位现象经常发生。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中心,通过这种规划可以将各个行业、部门的环境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全面的环境保护目标。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了,对环境进行全面规划是实现环境保护最有效,同时也是最经济的措施之一。但是,显示中的环境规划远远没有达到与经济、城市建设规划相同等的地位,在城镇建设中也暴露出了布局分散、不合理的问题,对环境的集中保护非常不利,也增加了对环境进行集中治理监管的难度与成本。
1.4 环保资金投入不足
投入资金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与地方投入资金不足,另一个是企业与当地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国家环保资金投入不足是引起我国环境保护形式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的内蒙古等地区,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土地沙化现象,沙尘暴常见,就需要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植树造林,防止土地沙化,但是目前,国家对这块的资金投入有限,远远无法满足治理需求。企业与当地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变现为,在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的地区虽然受到了环保局的治理通知,但是所需的治理费用高于整个企业的产值,企业无法承担这笔费用,而政府也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理费用的投入,造成了恶性循环。
2 提高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2.1 制定宏观规划,转变增长方式
要使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或者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必须将环境保护的目标及其实施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环境保护只有将保护的目标、任务、措施和资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做到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资金到位,才能顺利推行。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一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概括起来说就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保护环境,就必须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为了确保环境安全,必须实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根本的是要靠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速度与效益的结合,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污染排放量。
2.2 有效落实环保责任制
环境保护是社会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应尽的责任,要根据法规约束地方政府,并对其地方环境破坏负总责,将环境保护提上议事日程。各级政府要建立并完善环境保护责任制,并要将环保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与干部政绩的考核范围之内,研究绿色经济核算方法,将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消耗、环境问题与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相关环保部门要定期的公布一次各地区行业的能源消耗以及污染排放情况,方便社会群众进行监督,同时建立环保工作责任制,对于决策失误或监管不到位造成的重大环境问题要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2.3 建立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增加环保资金投入
一是要加大政府环境保护投资力度,各级政府要将环境保护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保试点示范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的资金投入,要严格执行国家定员定额标准,确保环保行政管理、监察、监测、信息、宣教等行政和事业经费支出。二是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有关工作的投入,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鼓励各类所有制经济积极参与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和运营,支持有条件,具备专业化经营管理的环保企业发行债券股票上市等,也可以借助体育彩票、福利彩票等融资方式,广泛募集社会资金投资建设污染治理设施。
2.4 推动环境科技进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一是要强化环保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将重大环保科研项目优先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积极组织对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重点组织对饮水安全、污水深度处理、资源循环利用、燃煤电厂脱硫脱硝、汽车尾气净化处理等重大环保技术的科研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加快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二是要健全环境监察、监测和应急体系,规范环保人员管理,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队伍,要求县级以上要设立独立的环保机构,配备必要的执法人员,将环境监察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明确执法地位,严格岗位标准,规范执法行为。
2.5 进一步强化环保监督管理
一是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严格环境准入。把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实行区域、流域、行业“增产减污”的原则。严格控制污染“增量”。二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坚决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生产能力和产品。加强对重点监控企业的监督管理,实施技术改造、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三是落实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实施严格的问责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将减排指标分解落实到地市和重点排污单位。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加强环保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改进统计办法,完善统计制度,做好重点污染源排污数据的统一采集、统一核定、统一公布。建立和完善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对国控重点污染源实施联网自动监控,构建全国三级立体监控体系。
结束语:
环境保护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我们应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顺应环境保护的世界潮流,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战略意义、方针原则、工作机制、战略措施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并做出了诸多精辟、科学的论述,形成了丰富而系统的环境保护思想。
参考文献:
[1] 甄欣,曾铮.对省级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建设的探讨[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04).
[2] 苏杨.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J].大自然,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