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2015-10-21 17:16王黎黎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改善措施问题

王黎黎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同时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以保证环境质量,降低环境污染的危害性。本文对环境监测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环境监测技术应用问题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应用;问题;改善措施

我国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以来,经过环境监测工作者不断地研究与创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我国环保工作效果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条件。虽然对环境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凸显出许多不足之处,其中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的问题最为关键。基于此,以下就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旨在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1环境监测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1.1法律法规不完善的问题

俗话说“无规矩不能成方圆”,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法》中没有明确规范使得其性质、地位和作用有些模棱两可,影响了人们对环境监测的认识。我国现行的环境监测体制仍沿用旧的分块管理模式,很容易致使某些地方政府施行“保护伞”,

在反映环境质量和环保业绩考核时,维护地方利益,从而影响环境监测体制发挥应有的作用。

1.2环境监测技术硬件的问题

硬件条件是支撑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力量,然而我们国家的环境监测技术硬件条件却不能够有效的满足工作需求,一方面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条件较差,难以及时的检验出环境质量问题,而且部分的实验室资质不能够满足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严重的影响到环境监测技术作用的发挥,从而影响到监测工作的进步和完善。而另一方面则是监测站点的技术设备配置十分的不合理,尤其是部分使用时间较长的设备由于缺乏完善的维护和管理使得其故障问题发生机率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监测设备的零部件更新速度较慢,很多监测站点的技术设备老化情况十分严重,监测技术效果不明显,导致潜在的环境质量问题不能够得到技术准确的处置,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利益损失。

1.3环境监测技术的标准和方法问题

我国在各个城市成立了诸多的环境监测管理部门以及相关单位,国家除了建立检测局和环保局之外,还有许多的相关部门,例如:农业部、水利部、科技部等都是与环境监测技术工作息息相关的重中之重,以上这些部门都对环境监测技术有着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法律支持,这么多部门归属于不同的管理规范之中,最终导致国家检测局收到的汇报数据也是不统一的。

1.4监管不力的问题

环境监测的各个环节必须严格的遵守相关的规定条例,严格监管,最终对所监测的环境进行真实的反映和评价分析,提供可靠的事实数据依据。环境监测部门本是公益性质的存在,可由于当地政府的不重视,投入运营资金较少,以至于这些服务性质的监测站难以维持,从而掺入了一些利益的性质,使得最终的监测数据和评价报表不精准也不足为奇。现如今,国内的环境监测的管理体制制度还不完善,也没有很好的现实可行的标准约束,使得环境监测管理等工作的开展裹足不前。

2环境监测技术应用问题的改善措施

2.1加强立法

提高环境监测技术的重要地位。首先应该尽快的建立起关于环境监测技术的法律法规政策,在法律的基础上严格要求环境监测技术的规范性。我们还应该高度的重视起环境监测技术工作,因为在整个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技术起到关键性作用,国家应颁布一些具体的关于环境保护法、环境监测法等专门的法律法规政策,并不断的完善环境监测技术工作制度的建设,使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使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政策中的内容对不法人员执行法律。

2.2引进先进的环境监测分析设备及制定修订环境保护的标准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逐渐重视,对于环境监测的分析设备不断引进,成为各个企业和部门重要的内容。在环境监测分析设备方面,更多的先进技术从研发阶段到投入市场的步伐逐渐加快。人们对于环境监测的技术需求不断上升。例如,雾霾天气让人们对空气的质量关注度大幅提升,对PM2.5以及其他的污染的指数监测需要更先进的相关仪器进行监测,在雾霾天气的监测与治理技术设备研讨会上,为了提高对空气质量的进一步监测力度,国家已经投入了上千万人民币,从美国购置相关仪器和设备,虽然,国外的仪器设备比较先进,但是,这些设备由于缺乏一些加热系统,在使用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用。为了获得更好的监测效果,我国开始自主研发一些新兴的立体幻境空气监测技术。对于一些光化学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的等进行研发高准确度的污染源识别技术。在政策方面,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办法》,规范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工作,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标准。新标准规定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的工作程序和基本要求,以及标准文本及相关技术文件的技术要求。新标准适用于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3加强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

我国每个城市所建立的环境监测站都是环境监测技术工作最根本也是最实质的地方,环境监测站故名思议就是在对环境进行监测之后所得到的所有数据,前提必须是真实可靠的,最后汇聚到环境监测站,不难看出环境监测站的建设是必须的,只有将环境监测站建设的完善,才能保证环境监测技术得以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所以,我们应该投入大量的资金去建设环境监测站,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与认可,然后吸收先进的思想,从根本上作出改变,政府可以与社会各界多方面接触引进资金来强化环境监测技术以及其他领域。建立环境监测站应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及范围内进行,实施市场体制,这样可以无形中增强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2.4加强对监测方法的控制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内部和实验外部质量控制,要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既要加强实验内部质量的控制,又要加强实验外部的质量控制。除了在實验室内对样品分析进行质控外,还要对整个监测的全部过程和细节进行质量监控。按照方法规范的要求,对布点进行优化。样品的采集、储运样品的采集是整个监测的根本。采集环境样品过程,监测应建立严格的采样管理制度,规定对采样人员的基本要求、采样程序、采样质量保证、要求采样人员认真填写采样记录、储运记录和送样记录。并确定正确的采样频率。在采样的过程要建立定期对采样容器检查的制度,以消除采样过程间的污染。环境样品是复杂多变的,必须加强环境样本的采样技术管理,执行各类环境样品的采集规范和统一的采集、保存方法,才能保证环境样品的代表性。全程质量控制要求建立严格的报告制度,由质控人员贯彻实施,并定期组织检查。应加强对报告时效性的质量控制。项目采集分析后要及时出具报告。

结束语:

当前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进行环境保护已经势在必行。针对环境监测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提高监测技术应用的质量,从而更好的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戴胄.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

[2]李大伟.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析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3]吴娟.浅议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J]中国化工贸易,2013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技术改善措施问题
环境监测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相关探讨
新形势下提升供电所供电管理水平的实践思考
浅谈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因素和改善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