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步红民
摘要:建筑电气技术现今得到迅速发展,从其发展过程中来看,建筑的电气施工十分重要,怎样减少线路上的能量损耗,改善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工作很重要,本文将简要分析建筑电气施工中的节能要求与措施。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节能技术;能量损耗
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大部分资源深埋地下未被利用,因此能源危机在我国表现的并不明显。电气节能是建筑节能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筑节能势在必行。我国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利用各种节能技术措施,选择经济合理的节能方案,充分研究相关政策的制定和配套,形成新的机制和运作模式,制定出可操作性强、便于实施和审核检查的一整套科学体系,使之更好地指导和规范建筑节能,推动建筑节能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电力系统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用电设备的普及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非常迅速,同时能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能源供求矛盾已经相当严重,且有日益激化的趋势。但同时,建筑物内的电气施工普遍存在着能耗过高和浪费电能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国家也提出了一些措施和规划。明确提出到“十二五”规划末,要达到的节能降耗的目标。所以,在建筑物的电气施工中要采用一些措施来降低能耗。这不仅仅会节约能源,而且还会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1电气节能施工应遵循的原则
电气节能的内容,在很多现行的施工规范中都有所体现。建筑电气施工在满足建筑的本身功能,保证建筑的各项功能稳定连续运行的同时,更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规范。既不能为了节能而盲目加大投资,也不能为了一味的节能而牺牲的建筑物的部分功能。因此,电气节能施工应遵循以下原则:
1.1社会责任感: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做的每一件事,就无形的对社会承担了一份社会责任,工程施工亦是如此。施工者所施工出的每一項工程,自工程施工建设开始,施工者就开始对它承担起终身的社会责任。建筑节能是贯彻国家节约能源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事,施工者应承担起国家发展战略和后代人生存条件的社会责任感。
1.2实际性:就是要根据建筑物本身的使用功能,充分考虑实际经济效益,合理选用节能设备及材料,尽可能达到节能目的,并在短时间内收回投资成本。
1.3适用性:就是基于满足在在建筑物内创造良好人工环境提供必要的能源,为建筑设备运行提供必需的动力,按照用电设备对于负荷容量、电能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来优化供配电施工,促进电能合理利用。
1.4节能性:就是通过合理的施工及运行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在民用建筑电气施工中,应采用成熟、有效的节能措施,降低电能消耗。
2供配电系统的节能环保措施
2.1供配电系统的合理施工。
①一定要结合负荷容量、用电设备特点、供配电距离与分布等条件,对供配电的系统进行合理施工,并且选择供配电的合理电压,促使供配电系统尽可能简单、合理、可靠、稳定。
②尽可能将变电所靠近负荷中心,进而减小配电半径,降低线路损失。结合负荷的具体情况,排除部分变压器,进而有效降低线路损耗。
③结合负荷的具体情况,对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进行合理的选用,其相应的接线方式也一定要符合负荷的变化情况,根据经济运行的原则,对变压器进行灵活的投切。
2.2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可以有效降低线路的损耗与变压器的铜损,对节能降耗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变压器以及线路的电压损失,增强发配电设备的供电能力。在开展相关施工工作的时候,选取功率因数相对较高的电气设备,比如同步电机等,并且配以具有补偿的电容器。此电容器可以产生一定的超前无功电流,进而对设备滞后的无功电流进行相应的抵消,进而提升功率因数。
2.3加强电力电缆的选择。首先,针对电力电缆的材质选择而言。电缆线路中的有功电能损耗指的就是三相电路中最大负荷年损耗小时数和有功功率损耗的乘积。其中有功功率损
耗大小主要就是取决于线路的感抗与电阻,也就是导体的横截面积、绝缘形式以及材质。同铝导体相较而言,铜导体的能耗量相对较低,并且其相应的导电率也较高,所以,在电力电缆工程中,普遍应用铜芯电力电缆。其次,针对经济电流选择而言。在选择电缆截面的时候,除了需要一些技术条件之外,还需要考虑经济条件,也就是根据经济电流原则进行相应的选
择。在进行电气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电工标准执行,推广运用《电力电缆截面的经济最佳化标准》(IEC-287-3-2/1995),确保电力电缆选用的合理性。
2.4配电变压器节能环保措施。在变压器的节能环保方面而言,其主要就是降低线路损耗,增强设备的运行效率,其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变压器数量与容量的
合理选用。在进行变压器数量与容量选用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电路的负荷情况,并且结合年运行费用与投资等方面,对负荷展开合理的分配,选用容量和电力负荷相匹配的变压器,
确保运行一直处在高效范围内。通常情况下,当负荷率保持在0.3-0.75之间的时候,属于经济运行范围;当负荷率保持在0.5-0.6之间的时候,变压器的运行效率是最高的。当负荷不再发生变化的时候,功率因数越高,其相应的变压器运行效率也就越高。二是,选取节能型变压器之后,加强对变压器进行更换与改造,进而促进能耗的降低。三是,强化相应的运行管理,实现变压器的高效、经济运行。
2.5节电装置应用。在施工供配电系统的时候,还可以加强对自动稳压型交流电源集中控制节电装置的应用,其主要就是通过“电磁平衡原理”的节电技术,在系统内部装置的LC无源滤波器,进而对高次谐波进行抑制,吸收系统内部失真的电能,进而将其转变为有用电能,有效提高系统利用电能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功率因数。在电力系统中,通过串联节电装置,可以集中控制并且全面管理系统输入的电能,进而改进电能的质量,将相应的供电参数调节到适合负荷设备运行的状态,进而有效提高了相关设备的运行效率,确保了供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3建筑电气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较之下,我国节能体系刚刚起步,与发展十分迅速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比较典型的有英国的 BREEAM 评估体系,题本的 CASBEE 评价体系,我国完全可以从中吸收有用的知识,加大建筑节能的宣传力度,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的方法实现建筑节能。从我国具体的工作情况来看,可以建立科学且合理的建筑电气运行情况的数据采集与整理、分析、比较体系,建立科学的数据库,针对各项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制定相应的措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时间,降低造价,形成良性循环。同时,政府也要出台相关的文件支持建筑电气节能施工,强化使用过程中的管理,使建筑电气节能措施在实践中得到发挥。
4结语
无论是供电系统或用电设备,都存在着节能的巨大潜力。为实现“节电能、降电耗”的目的,在建筑电气施工中应正确施工供配电系统, 选用节能型电气产品,更换改造低效率、高电耗设备,并通过科学的管理,实现供配电系统及用电设备的经济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晓林,王胜利.对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安全及节能问题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1).
[2]刘勇.试论建筑电气施工中的节能环保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50).
[3]李江帆.建筑电气施工中的节能措施[A].建筑电气施工与研究——湖北省武汉市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