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昆
【摘要】:随着我国土木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土建工程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的将技术进行优化,使土木工程的技术更加趋于经济化和实用化,土木建设工程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要想土建工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注重工程施工质量、制定有效的施工计划、尽量降低施工造价、优化工程结构设计。本文通过分析土建工程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优化设计方案,并利用先进的设备保证工程的安全性,提高土建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土建工程;结构设计;优化技术
土建工程的最核心部分就是施工建设,而结构设计是土建工程展开施工的主要依据。因此,土建工程只有在优化结构设计后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才能建造出经济价值高的建筑。利用土建工程的优化的管理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体建筑的成本,利用一些先进的设备,提高建造的安全性,保证质量。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提高土建工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1]。另外,在此基础上采用优秀的土建工程设计方案,合理的利用人力、物理,使工程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将工程利益最大化。
1土建工程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场地大面积积水
有些施工场地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阴雨天气,会出现大面积的积水。这与施工场地在平整过程中填方面积大、填方密度不均匀、填方材料不合格有关。填方面积过大,容易造成碾压密度不均。同时,有些施工场地填方材料不一,部分采用泥土、沙子,还有一部分采用石块,使每个区域的软硬度不一致,遇到雨水就会使密度小的区域下陷,地面凹凸不平,出现积水。地面积水与排水措施也有一定关系,排水措施不完善,对于地势低的地区,如果没有排水沟,很容易造成积水。
1.2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
设计材料种类很多,质量也各有不同,选择质量好的建筑材料,能直接体现整体建筑的价值。土建工程在设计之前,需要搜集很多的数据信息,因地制宜的制定设计方案,从工程的实际出发,提高工程质量。在选择材料时,选择符合质量要求、实用价值高的材料,以免在使用中出现问题。对不符合质量要求、没有达到施工标准的材料一律不能使用,以免对施工人员造成危险[3]。设计人员在选材前,要將各种质量好的材料进行数据分析,详细记录,避免出现安全问题。
1.3墙体组砌方法混乱
在墙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砌墙手法不同,导致墙体组砌混乱,容易出现墙体缝隙或二层皮,影响施工质量和建筑的美观度。有的施工人员在切砖过程中不按照规定切砖,而是直接采用包心切法,使砖的规格不能达到要求,导致墙壁出血裂缝。另外,施工单位为了节约建筑成本,采用劣质砖,不仅质量差,而且规格各一,使建筑的偏差增大,影响整体建筑的质量。
1.4建筑设计数据不准确
每个建筑在施工前,都必须将每个部分的数据清晰、准确的测量出来,并记录,按照测量的数据进行建造。但是,目前很多设计人员,都不能做到这一点,只是把数据设定成了一个大致的范围,使建筑的屋面容易受到雨水、积雪等的影响,使建筑遭到破坏,没有良好的荷载能力,质量欠佳[4]。
2优化设计方案
2.1大面积积水问题的优化
在平整施工场地时,施工单位要采用一致的填方材料,使各区域的地面填方密度保持一致,禁止采用质量不合格的填方材料,以免在成地面在雨天下陷。尽量采用沙土类材料填方,避免采用大石块,使填方效果受到影响。同时,在填方面积过大的区域,要增加碾压的频率,尽量使填方材料尽量压实,保证施工地面的稳定性。对于地势较低,容易积水的区域,要采用相应的排水措施,可以在地面旁边设置排水沟或排水管,通过排水沟或排水管将积水引流到施工场地外,避免因积水过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2.2建筑材料的优化
在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建筑材料会被使用,只有保证了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每个建筑根据设计结构和面积等,对建筑材料的使用都有明确的要求,用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例如:在地基建设中,如果采用混凝土材料,就必须按照混凝土的比例来配置,使混凝土达到最大的强度和承载力,使施工顺利进行。另外,在施工时,要根据提前测定的数据的确定出材料清单,根据清单选择材料,不得随意更换或弃用某一材料[5]。材料清单既要保证质量,又能有合理的价格。如果使用不合理的材料,不仅影响了建筑的质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威胁施工 人员的生命安全,减慢整个工程的进度。使用材料之前要详细的检测材料的强度、质量问题,提高施工的效率。
2.3墙体组砌方法的优化
针对墙体组砌方法混乱这一问题,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要对每位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每位工作人员掌握正确的合理的墙体组砌方法,操作技术一致。同时在施工前准确测量墙体高度和宽度,减少误差。另外,施工单位要采购质量良好,规格一致的砖施工,避免因砖的质量问题,造成误差,影响建筑的美观度和质量。严格监督施工人员的切砖方法,并进行现场指导,对于不按照规定切砖施工的工作人员,要适当的给予惩罚,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减少因施工误差带来的质量问题。
2.4测量数据的精确性
施工之前的测量数据,会直接使用到建筑中去。因此,要测量出精确的相关数据,而不是大致的范围,提高整体建筑的承载力,根据建筑面积设定合理的房屋楼顶结构。将影响建筑承载力的因素都加入到数据中,并根据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提高建筑的稳定性,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土建工程结构设计优化的未来展望
土建工程的设计原则是合理、经济、适用,在不浪费人力、物力的前提下,将土建工程的技术最经济化、适用化,提高建筑自身的经济效益。在施工前期,投入合理的建筑资金,设计出合理、经济的建筑方案,使建筑符合施工标准。同时,设计技术要与时代接轨,做到与时俱进,建筑设计构想大胆、新颖、超前,且可行性高,采用最新的通讯技术和科学技术,将建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合理的利用资源,统筹规划人力资源,保证建筑能够高效安全的完成。
优化各种建造技术,合理利用机械建造,对于高难度的建筑,可以通过机械代替人力,降低施工人员的危险系数。将各类学科技术应用到施工建设中,在建筑中采用防水、排水技术,完善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加强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耐久性,不断的完善和改造安全设施,减少安全隐患[6]。在建筑图纸设计上,要合理利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增加建筑设计书记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合理。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的结构优化设计,主要从设计的建筑相关数据、建筑材料、施工人员管理、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不仅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同时也保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大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迪,孙健.新时期下土建工程管理的研究与分析[J].科技资讯,2011(23).
[2] 刘安平.论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价值工程,2010,(18).
[3] 李犁.基于BIM 技术建筑协同平台的初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4] 万小艳.土建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与针对性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8):515.
[5] 张养青.土建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与针对性措施分析[J].城市建筑,2013,(18):55.
[6] 周琳.刍议土建结构设计原则及注意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