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有企业改革之主辅分离

2015-10-21 18:57赵金荣
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思考建议企业

赵金荣

摘 要:国有企业主辅分离是其转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简要分析了国企主辅分离的主要形式、效果,并就针对在具体实施主辅分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采取的几点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企业;主辅分离;思考建议

国企在改革转型进程中,实行主辅分离,从过去“办社会”中走出,对辅业部门“断奶”,逐步使后勤部门由福利型、服务型转为经营服务型,由无偿服务转为有偿服务,由面向企业转为面向社会。

一、企业主辅分离主要形式

企业改制转型,主辅分离形式一般有以下五种:

(一)彻底剥离,组建实体,自负盈亏,实行民营制

改革步子较大的企业,实行辅业民营化,安置富余人员,实行自主经营,走出了一条发展路子。企业实行主辅分离后,绝大部分辅业已实行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子弟学校、医院、幼儿园、后勤部门等通过移交地方、租赁、承包、自养、入股民营等形式进行改制,为企业最终完全实施主辅分离打下基础。

(二)分级统管,逐步推进,自寻发展,实行委托制

成立辅业托管中心,委托其集中管理辅业,引导辅业积极争取优惠政策,抓住机遇,取得成效。在剥离期间,企业对辅业实行定额补贴,逐年、逐月减少,最终促进辅业达到自我发展。有些采取剥离非经营性资产,人随资走,委托管理;有些面向市场,成立生活服务部门,逐步推进辅业走向社会,不断完善管理,提高了生活服务部门走出去参与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三)推向市场,确立法人,自主经营,实行独立制

对企业后勤部门和经营性资产占有量大、经营能力强的部门实行剥离,让这些部门独自经营,自负盈亏,成为独立法人实体。企业在主辅分离中对企业后勤部门如招待所、食堂、浴室、后勤服务部门等实行了独立经营、费用承包,有些还实行了二级法人经营机制。这些国企在分离中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企业越靠近闹市力度越大;二是企业越是困难剥离的越早。

(四)确立方案,规定期限,自主自养,实行承包制

企业辅助部门有些虽有一定的经营条件,但又难以彻底剥离,许多企业目前主要采取了承包的办法,一是实行费用承包,二是实行工资承包,规定分离期限,最终达到自我发展,自己养活自己,彻底分离出来。在主辅分离中,对后勤部门多数企业实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分离,且剥离一个,尽力让其成功一个,使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取得较大进展。

(五)控制费用,确定指标,自收自支,实行包干制

对剥离或承包难度很大的部门,实行经费控制,指标包干,超支不补,节余结存,以此促进辅业部门维护生存,努力寻找创收,增加收入,减轻企业负担,在不断积累中适应改革的形势,最终走向分离。

二、企业主辅分离主要效果

越是困难的企业,在主辅分离中相对起步较早。目前不少国企的辅业部门已全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独立法人经济实体,相当一部分国企还正在逐渐过渡,企业在主辅分离中取得了好的效果。

(一)增强了职工危机意识,提高了自生能力

主辅分离使辅业部门有了紧迫感,树立起了参与市场竞争的新思想。职工认为早改早受益,一些辅业部门分离后,立即产生危机效应,其职工纷纷想办法,自发的办起了各种实体和服务队,向外发展求生存。主辅分离使每个职工等、靠、要观念打破,自我生存能力逐渐提高。

(二)加快了产权制度改制,明确了主辅关系

国企实行主辅剥离,打破了“大锅饭”和旧的体制模式,走上了竞争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在多种经营并举、多种体制运转的情况下,使辅业部门形成了新的经济实体,这为辅业独立经营和立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企业主辅分离存在的问题

由于企业实际情况不同,其深化程度也有所不同。在主辅分离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观念滞后,思想恐惧顾虑多,难断“国企情结”

效益好的企业在生产正常、经营较好的情况下,职工对实行主辅分离、承包自养的做法不理解。认为自己是国企职工,过去对企业做了很多贡献,现在企业要实行主辅分离,承包自养,在思想上想不通。生产经营较差或停产的企业,由于剥离改制起步相对较早,尽管职工观念有所适应,但面对辅业收支缺口较大时,担心的较多,出现怕辅业分离最终失去保障。少数职工不理解改革改制的相关政策和目的,带有悲观情绪,对企业前途和领导决策持怀疑态度,进而形成一种普遍现象。

在主辅分离中职工思想上有“三种顾虑”:一是身份之虑。由于企业主辅分离职工害怕身份改变,而众多企业分离时多数没有改变职工身份,使得分离后辅业部门闯市场经验不足,因而要想走向市场,困难大,问题多。二是被弃之虑。不少职工怕主辅分离后,自己被企业抛弃。三是风险之虑。对分离后情况不清,没有把握,感到风险大。

(二)环境不畅,配套政策跟不上,易增“摩擦成本”

大部分企业的辅业部门缺乏优势,有些是只有几个人的部门,参与市场运作的能力不强。另外,长期以来企业对辅业部门投入较少,发展中处处受经营资金困扰,加之受到人员老化、管理經营素质不高等因素的制约,辅业部门老弱病残者多。特别是在企业实行主辅分离后,与之相适应的政策迟迟未到位。一是分离后辅业部门无力走向竞争,多是低收费,保本经营,难以弥补自养工资及其它费用。如果面向市场,完全放开,就须办理工商登记等手续,增加税费负担,特别在企业负债经营时更是困难。二是企业办社会部分政府承诺没有得到兑现。如学校、医院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等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三)分而不离,辅业自养能力差,存在“路径依赖”

有的辅业部门分离后,尽管实行的承包形式已运作多年,但财务管理等没有随着分离而变化,企业并没有把财权、人权下放下去,使辅业部门只能跟着企业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下很难有所作为。同时有些企业主辅分离之后多数还是纯国企,由于在亏损关系上辅业部门与原主体企业属于同一亏损主体,分离出的辅业部门也自然属于同一产权主体,分离职工也仍然属于原主体企业,这样分离出的辅业部门在经营状况正常时,一般是独立核算,自我发展,而一旦经营陷入困境,则仍由主体企业负担。分离后的辅业部门对原主体企业这种依赖关系,既不利于原主体企业集中精力发展主业,也不利于辅业部门彻底走向市场。另外,受地域经济环境影响,辅业部门多数难以在短期内达到自养,更无力推向市场。有些在主辅分离后辅业部门一遇困难,就打报告向主体企业告急诉苦哭穷,寻找帮助解决,给企业实行主辅分离造成很大困难。

四、思考与建议

企业主辅分离是国企改制中一个关键环节。实行企业主辅分离,有利于企业轻装走向市场,改变过去企业办社会的弊端,在竞争中全面搞活。

(一)积极引导,根治“观望症”,消除顾虑,力争“观念落地”

一是加大政策引导。宣传企业主辅分离的必要性,提高职工对分离企业富余人员、分离企业办社会重要性的认识,以此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使职工理解、支持。二是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在企业实行主辅分离时,各种方案出台前要充分考虑职工的承受能力,特别是在企业产权界定和制度制订时应积极征求职工的意见,让职工进行源头参与,把好政策关;上下沟通,在机构设置上让职工参与,把好协调关;在分离方案实施过程中,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程序上坚持民主,把好运作关;注重在改制过程,对职工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和思想疙瘩,积极疏导,及时解决,以此化解矛盾,把住实效关。

(二)内引外联,打破“土围子”,立足搞活,营造“洼地效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诸要素向效率最高、回报最丰、风险最小、条件最优地方流动,从而形成一种“洼地效应”。企业主辅分离首先应把力量放在改善辅业生存环境上,其目的就是要营造这样的 “洼地”之势,重点应从三个方面突破:一是用好“内力”。企业在主辅分离上应不断挖掘潜力,调整自身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寻找发展途径,对经营性资产占有量大、经营能力强的部门坚决剥离,对有一定经营条件但又难以彻底剥离的部门实行工资承包,自己养自己;对剥离或承包工资难度都很大的部门,实行经营指标包干。二是多借“外力”。对辅业单位实行租赁经营,使辅业部门通过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办法,完全从原企业中脱离出来。同时也可进行招商引资,通过各种经济方式带动搞活辅业。三是营造“合力”,实行联合办企业,对辅业单位通过联营、重组,使企业由福利服务型部门转为经营服务型实体,面向社会。

(三)面向社会,走向“社区化”,逐步突破,打造“发展平台”

对后勤部门,剥离社会职能,走社区化管理,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对企业公益服务部门,利用公用資产,开办物业管理公司,实行物业化管理。对剥离出的辅业单位要由管理服务型向有偿服务型转变,使各项收费标准逐步向社会化过渡,进而达到自收自养。已基本具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条件的企业,要先逐步剥离辅业,减少直到取消企业补贴,也可在企业内部限期实行分离,独立核算,最后推向社会,与企业彻底分离。特别在改制分离中,要坚持企业改革自愿原则,改革方式自主原则,职工利益优先原则,以有利于促进主业发展,有利于辅业的发展,有利于改善职工生活质量为前提。每个企业应结合自己实际,在政策、机制、管理、制度上下功夫。

猜你喜欢
思考建议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对山东高考改革的几点见解
试论物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加强边远民族地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教案设计的思考与建议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