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水利施工技术探讨

2015-10-21 18:37王乃尧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2期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发展

王乃尧

【摘要】本文立足于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特点的分析,研究了现代水利施工技术发展条件,以及对传统施工技术的强化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发展

引言

在进行水利工程时,质量特别重要,但是其工程花费时间较长,极其容易被外界一些因素影响,在选择施工方式时也要严谨,因为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施工质量。所以,相关部门,不仅仅要改善施工方式,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做好工程中的每一项任务,做到及时监督检查的工作,将一切不利于施工的因素扼杀在摇篮里,使水利工程进行的更加完善,并且将其所带来的益处充分体现出来,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水利工程的施工特点

需要对工程所在地的水流进行控制水利工程大多在河流、湖泊等处进行施工,为了避免流水对施工的影响,必须要采取各种措施对水流进行控制,以保护建筑实体在正式投入使用前不会受到水流的冲刷。

要应对气候的变化由于水利工程大多属于露天施工,因此强风、暴雨、酷暑等均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气候的变化。

对于工程质量要求极高水利工程的投资大、工期长,并且由于工程质量直接关系到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国家对于各类水利工程的质量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涉及面广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需要涉及到非常多的部门和单位,还要兼顾生产生活用水、交通运输、发电和防洪等不同使用功能的要求,因此施工具有极高的复杂性。

工程的准备时间长除了少数平原地区外,我国大多数的水利工程都集中在高山、峡谷等交通不便的地区,因此在施工前除了要铺设连接施工现场与外界的通道,还要修筑相应的办公和生活建筑以及其它的附属设施,工程的准备时间极长。

二、我国水利施工技术的现状

1、体制保障缺失

水利施工企业是水利技术的关键实施者,而现代制度性的水利企业管理以及水利技术条例等并不完善,如并没有相关性的施工技术标准、水利施工条件技术定位等,而只是依靠施工人员在长期施工过程中的摸索与实践,而这种经验性的知识,并不能有效传播,使得水利施工技术的普遍应用性降低,而在一些重要性的技术控制上,由于没有标准参照,使得现代技术并不能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2、核心技术运营不力

在现代水利建設中,往往采用深覆盖层堤坝地基渗流控制技术、高边坡技术、碾压混凝土技术等进行施工建设,而在科技进步的条件下,原有的水利施工技术并没有得以提升和完善,而新技术也没有形成,这就造成了建设中的技术性缺失,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水利科技水平较低、水利理论性不足、水利投入缺失以及专业性人员缺口等。

3、设备老化

机械化发展是一项技术发展水平的关键性指标,而先进的设备往往决定着该项技术的发展路径,在现代市场环境下,水利施工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这就改变了政府拨款、差额补助的先天优势,而鉴于企业效益与资金的制约,往往存在设备落后,先进设备引进力度不足等现象。

4、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

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以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三、改进水利施工技术的措施

1、注重科研投入

设立创新奖励基金,从企业积累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结合施工项目具体特点,投入专项科研资金,为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攻关和专题科研提供资金保障,力求与项目技术措施计划同步实施;组织新技术培训,加强与学校、科研院所合作,吸收院所科技人才共同开展施工技术、工艺开发和新设备、材料一体化应用研究。当然,水利施工企业在科技投入过程中要注意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着眼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根本目的,使企业科技投入服务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2、认真做好勘察设计、保证工程质量,确保万无一失

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确定以后,设计就成为基本建设的关键问题了。在建设的时候能不能加快速度、保证质量、节约投资,在建成后能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设计工作起着决定作用。一个先进的设计,应是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合理地布置场地,组织好生产流程,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3、抓好施工质量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

施工质量控制主要为施工现场的质量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①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控制体系,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②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图纸。③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加强质量监督机构自身建设,建立一个明确的、结构完善、系统性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较有效的、一体化的技术和管理程序,并以高效、快捷、科学的方式指导监督站内部的各项工作,逐步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4、提升人员素质

技术性、专业性人员是实现现代化水利施工技术的主体元素,而在施工企业管理中,必须强化人员素质,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人力资源效能创造企业经济效益。其一,加强专业性和技能性培训,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利施工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周期性、专业性的培训,积极引导员工树立知识更新意识;加强部门内部培训,实现技术相关部门内部人员技能整体性提升;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将外部专家、跨国技术等引入企业内部,实现新技术、新观念的内化。

四、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

加大科技创新,优化现代管理模式。结合施工项目具体的特点和必要经费,进行专题科研和技术攻关,尽量与项目技术施工计划同步实施。总结过去有效的管理方法并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智力信息,发挥管理专家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引进新型人才培育本土骨干。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水利施工技术的创新的重点也是人才,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建立吸引、培养及使用人才的新机制。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水利施工队伍素质偏低,队伍“老化”现象严重,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奇缺。为提高水利施工技术就必须引进科技人才并建立自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人才队伍,充分利用科技人员的骨干作用做到人尽其才。科技人员的继续再教育制度,要求全方位、多渠道加快人才的培养和知识的更新节奏,一方面全力引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也要精心培养自己的本土人才,形成良性循环机制,避免人才真空现象。改进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技术人员的关系。技术人员必须树立劳酬相当的分配概念并向以劳取酬的分配方式转变。按照技术人员实际创造的收益合理分配收益,进而切实的激发出工作者的活动热情,带动技术发展。而且要关注责和利间的关联,要设置综合性的责任体系。在所在区域之中明确自身的竞争优点,同时还应该朝着地区以外的地方发展。要切实的扩宽领域,要借助自身的技术优点,在最宽广的区间之中提升自身的信誉,为单位创造资产。

结束语

水利工程技术日趋成熟,水利施工技术的好坏关系到我国水利工程的前程,只有在认清现状的前提下才能解决问题,改进水利施工技术建设。

参考文献:

[1]张辉,张驰,徐亮,等.浅谈水利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12):52-55.

[2]陈松亭;水利施工企业如何做好2000版ISO9000标准的转换[J];河南水利;2012,(04).

猜你喜欢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发展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区域发展篇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