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萍 邓崧
摘要:目的:探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患者53例。给予对照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口服舍曲林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研究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47%,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能高,不良发应的发生率低。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医学水平也相继提高,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升高[1]。临床上老年抑郁症有两类情况,一类是患者在老年期阶段首次发病的抑郁症,另一类是患者在青壮年时期就曾有过抑郁发作,到老年阶段再度复发,不论是哪一类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都需要积极采取治疗[2]。此次研究对我院106例精神科收治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3例患者,分别采取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进行治疗,从而研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现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106例,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45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有患者5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上抑郁症发作标准。研究组53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56~84岁,平均年龄(65.25±6.54)岁,病程5个月~14个月,平均病程(6.2±0.6)个月;对照组53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57~81岁,平均年龄(62.27±4.65)岁,病程6个月~17个月,平均病程(8.7±0.6)个月。两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进行比较,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值>0.05,可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106例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在两周之内均未服用过抗抑郁药物;年龄大于55岁;患者无严重的肝、肾、心疾病以及其他的精神类疾病;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分,患者的得分大于17分;无严重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口服舍曲林进行治疗,患者服用的剂量在50~200mg之间,每天服用一次,每次一片。
给予研究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服用艾司西酞普兰,患者服用的剂量在5~20mg之间,每天服用一次,初次服用剂量为5mg,在治疗三天之后服用的剂量可增加至10mg,每天最高的剂量不允许超过20mg。
两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均服用一个疗程,时间为6周,服药的剂量可以根据临床疗效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治疗期间禁止服用其他抗精神药物和抗抑郁药,部分患者若存在睡眠障碍,可以适量采用苯二氮卓类的药物治疗,服药时间低于2周。
1.3 疗效标准
根据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的评分情况,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第一周、第二周、第四周、第六周再次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减分率的评估,同时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
治愈:减分率≥75%。
显效:减分率在50%~74%之间。
有效:减分率在25~49%之间。
无效:减分率<25%。
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两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在治疗前后都需行血、尿常规、肝功能和心电图的检查。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情况的研究数据录入到SPSS18.5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使用例数(%)表示为计数资料,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为计量资料,对比方法为t检验。当p值<0.05时,表示两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之间,对比治疗效果的数据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两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研究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45%,对照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47%,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 n(%)
3 讨论
老年性抑郁症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差,身体虚弱,而心理和精神状况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临床上多种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药物,但大部分药物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艾司西酞普兰作为选择性很强的抑制剂,它适用于重症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患者在服用后不会影响到食物的吸收,起效快,副作用小,可以有效缓解老年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但蛋白结合力较低,不适合与其他药物结合治疗[3]。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中6例患者惡心、呕吐症状明显,3例患者发生震颤,4例患者出现头晕;研究组中2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1例患者头晕,由此可见艾司西酞普兰的治疗效果更佳,但是服药剂量需要谨慎按照医嘱进行。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临床抑郁症状明显减少,起效快,不良反应少。除此之外,老年性抑郁症患者不能单纯的依赖于药物治疗,睡眠、饮食方面也应相应改善,多于医生交流联系,积极配合治疗。保持平稳的心态,家人应多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多陪伴沟通,给老年患者精神上的安慰。
参考文献:
[1]梁春生.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对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23):145-146.
[2]陈志兵,宋海民,董静等.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4,(25):138-139,140.
[3]罗艳.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4,(36):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