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铁路路基维修养护要点探析

2015-10-21 17:50李艳玲
房地产导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维修养护方法

李艳玲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铁路路基病害的维修养护问题,然后分析了铁路路基维修养护的常用方法。 只有做好铁路路基的维修养护,延长铁路路基的使用寿命和整体性能,才能确保我国铁路系统安全、稳定、畅通运行。本文在此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铁路路基; 维修养护; 方法

一、前言

随着铁路路基重要性的不断增强,研究其维修养护要点凸显出重要意义。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铁路路基维修养护的整体水平,从而保证铁路运行的良好状态。本文从介绍当前铁路维修养护现状及问题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当前铁路路基维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对铁路路基维修工作不够重视

铁路路基的维修范围从河下到山上,涉及力学、地质、水保、水文等等交叉科学,加之路基及路况因为山体、地形的自然营力作用的影响,造成各种病害变形。如果对路基的养护维修工作不重视,将直接影响线路整体的质量,从而影响到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然而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各级领导和部门对路基养护工作重视不够,对路基维修养护工作缺乏整体的认识,造成内部管理失去高效的控制,从而导致各车间、工区对路基养护维修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更谈不上在铁路路基维修工作上创新。

2.对铁路路基维修人员配备不足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进行的铁路路基维修实际上仅仅是对线路上部建筑的养护和维修,而真正对路基进行养护维修的却很少,导致正常的维修和养护工作无法有效的进行,铁路路基维修人员配备不足是最主要的原因。随着工务段管辖范围的增加,绝对“天窗修”的大力推行,现有的桥路检养工区定员已经不满足维修工作的要求,且现员紧缺的情况更加大了工作量,从而让路基维修工作处于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紧张状态,难以进行认真仔细的维修工作。

3.铁路路基维修作业脱标现象严重

路基在新线建设时,路基基础铺设后,施工车辆从铺设后路基进行运输,导致路基AB填料被污染、板结,造成线路铺砟后渗水性差,线路翻浆严重;还有部分路基隐蔽工程,路堤段回填采用路堑地段开挖弃碴弃土,内大石块多,空隙大,运营中路堤回填土沉降,导致陷穴,给后期线路开通后维修工作增加了难度。正因为在建设之初就缺乏系统性认识,导致后期维修过程中有些铁路路基的病害经过整治得到了改善,但是在治理了老病害的同时又促成新病害的产生,从而造成铁路路基维护工作成了一种连锁反应。

三、铁路路基维修养护的常用方法

1.表层原位压实法

对于压实度不足的铁路路基,采用表层原位压实法,通过机械或者人工的方式对铁路路基表层进行振动、夯实、碾压等密实处理,加固铁路路基,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和地基强度,减少路基的沉降量,提高路基结构和路面表层的承载力,表层原位压实法可以用于处理铁路路基的浅层土体。

2.强夯法

强夯法也可以成为动力压实或者固结法,对铁路路基采用强夯法,主要是使用很重的力气,反复地击打路基土层,给路基以巨大的振动和冲击,提高路基的压实度,降低压缩性,从而保障铁路路基的强度。

3.碎石桩法

碎石桩法是通过水冲、冲击或者振动等方法,在铁路路基中钻孔,然后将碎石或者砂石挤压到路基孔中,从而形成碎石桩,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铁路路基的密实度和强度。

4.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法

钉形双向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重要的路基维修养护方法,在水泥土搅拌过程中,利用动力系统,外层同心钻杆和内层同心钻杆上的旋转叶片,同时进行旋转搅拌水泥土,形成水泥土搅拌桩,这种方法主要被用于粉土、粉质黏土、淤泥土和水分较高的黏土等路基土层中。

四、铁路路基的作用及特点

1.铁路路基的作用

铁路路基这是轨道的基础,其会承受着轨道以及列车荷载,并且把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而逐渐扩散,同桥梁、隧道以及轨道组成铁路线路的整体。于此同时路基的稳定性、坚固性以及耐久性同线路的质量、列车的正常运行以及安全直接的关系,所以路基其是确保列车安全、畅通的主要建筑物。

2.路基工程的特点

路基其实是一种建筑在岩土地基之上的岩土结构。岩以及土都是不连续介质,有着一定的破碎性、孔隙性以及多相性,其性质也具有复杂多变性,不仅仅因为线路通过的地形、地质条件不同而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即便是相同一种岩土,因为气候变化、水位涨落、受力情况等等变化也都会导致其对工程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路基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之中,因此其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在铁路的延伸,路基通常遇到的是各种地形、地质、水文、气候以及地震区划等等条件完全不同的工作环境,所以,在进行路基的设计、施工以及养护工作之时,不能同当地具体的自然条件分开。

五、铁路路基病害类型及原因

1.翻浆冒泥

翻浆冒泥是比较常见和突出的路基病害形式,当铁路道床和基床某些部分所用土质不符合要求或遭受污染时,一旦降雨形成不利条件,就容易发生翻浆冒泥。翻浆和冒泥是不同作用机制导致的道床基床常见病害,主要是道床脏污和土质基面或风化石质基面被水侵蚀软化雨后积水无法排除,导致的泥浆挤压冒出,相对来讲,冒泥会导致基床的永久变形,危害也较大,由于翻浆冒泥严重导致枕木破坏、钢轨折断的事情也偶有发生,因此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是巨大的。

2.路基下沉

当路基的填筑密度、强度均小于要求时,就会出现路基下沉、道碴囊等,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路基下沉。由于路基下沉而最终使得路基断面尺寸发生改变,我们称这种现象叫路基沉陷病害。组成的路基的土必须满足强度和密度要求,如果密度不够,或者强度不足,再加上雨水,重载列车通过时产生的振动,就会发生基床、堤体或者基底下沉现象。

3.挤出变形

路基挤出变形形式最常见的有路肩隆起、侧沟被挤,路肩外挤和边缘外膨四种。造成挤出变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土体强度不足,列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通过道床传递给路基,加上一些降水或地下水,久而久之导致处于软塑状态的路基土发生外挤变形。

4.边坡冲刷

边坡冲刷主要发生在多雨地段,按照冲刷后果可以分为:边坡淘刷和边坡冲沟。边坡冲刷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植被护土不良,路堑路堤边坡上的土质受到雨水水路冲刷,导致边坡上的泥土遭受侵袭流失,逐渐形成路堑、路堤的边坡冲沟,严重者可能发展成为边坡沖锯。边坡冲刷多发生在新建线路,我段管内设备发生路基边坡冲刷较少,只在新顶进涵洞、地道桥等对路基有破坏的施工地段,偶有发生。

5.陷穴

铁路运行距离较远,常常需通过不同的地质带,进而存在不同程度的黄土陷穴、岩溶洞穴、盐蚀溶洞和墓穴兽洞等陷穴病害。虽然大秦线在铺设时已经对此进行了充分的考虑与整治,暂时不存在陷穴的病害,但不排除在施工工程中存在没有发现的洞穴,特别是近几年地壳运动造成地震频发,陷穴这一病害的存在也势必要提前防御。一旦隐形的空穴造成陷穴没有及时发现或处理时,就可能会引起基床和道床塌落,引起道床或轨道的悬空,甚至可能导致列车颠覆。

六、结束语

通过对铁路路基维修养护要点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要想更好地做好铁路路基的维修与养护工作,就要从铁路路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充分分析其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最为优化可行的路基维修和养护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锡朝,杨广庆,王栋.高速铁路路基压实控制方法分析[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10(01):105-108.

[2] 毛亮明,刘永红.铁路路基维修养护管理技术探讨[J].路基工程.2011(01):48-50.

[3] 金贵新.铁路路基维修存在的几个问题[J].路基工程.2012(03):51-52.

猜你喜欢
维修养护方法
学习方法
浅谈县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管理
水闸工程运行与管理工作探析
用对方法才能瘦
我国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维修养护策略探究
赚钱方法
捕鱼
上台前,你用什么方法消除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