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

2015-10-21 19:33金如
新课程学习·上 2015年3期
关键词:等待求真习惯

金如

摘 要:2005年我入行,恰逢课改刚起,在这十年间,我学习、听课、培训、教学、摸索、实践,从开始热闹、华丽、节奏强烈的一节课,到现在反璞归真、冷静、朴实、润物无声的一节课。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开始走向成熟,个人理解的苏式课堂更是追求朴实无华、真实可感,实践与探索知行合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数学定义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从“双基”改为“四基”。在此时,苏式课堂模式呼之欲出,教育百家各抒己见。就十年的教学所思所做对苏式小学数学课堂上“扎实、厚实、朴实”浅谈些想法。

关键词:等待;习惯;求真

扎实,别急,慢慢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教师就要学会“等待”。

记得华应龙教师说过,作为教师,我们除了授业解惑,我们还要留给孩子们时间、空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思考。比如让他们思考一筐鸡蛋是放在一起,还是分三筐放的好。是啊,让孩子们去多想想,我们可以作个引路人。我们把所有鸡蛋放一起,可能会出现什么状况?孩子们说,万一砸了,就全碎了。那如果分在三个筐里的话?孩子们就说,可能有一个筐不会碎。的确,孩子还小,还在成长,在这条路上,教师应做到不抛弃不放弃,静待花开,多点耐心,可能他就是那个许三多,可能他就是那个傻郭靖。我女儿才4岁,才认识1到10。那日,奶奶问孩子:8加1是多少,孩子掰了掰手指,自信地说:“3!8加1等于3!”我听完笑了。奶奶很奇怪地问我:“你怎么不生气?数学教师的孩子都说错了,你还笑得出。”我当然要笑,在孩子的眼里她没错啊,8的手势是“一把枪”两根手指,加上1——“一根手指”,答案当然是“3”!孩子没错,是错在问的人,“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是小学一年级的内容,你让一个还未满5岁的孩子回答,违反了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规律,当然是问的人错了。

我又想起,前段日子,听的一节公开课苏教版四下的“解决问题策略”的第一课时。当时,授课教师教学设计层次清晰,根据例题中“第一天摘了30个,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摘一个”这两个条件,教师先分析如何算出第二天,再根据什么条件算出第三天,接着是第四天、第五天……重难点突出,教师用阶梯图形表示出来,既形象又生动,一目了然,整节课节奏紧凑。乍听下来,似乎完美,可是仔细一想,教师把例题的数量关系剖析得十分细致,学生几乎不用去多想,一听就明白,根本就没有给学生时间、空间去思考。就好比吃橘子,大人们把橘子囊取出,再把上面的白色茎,果皮剔除,就剩果汁了,送到孩子嘴里。大人们自以为给孩子的就是精髓,殊不知,留给孩子的果汁都是高糖,有害无益。那些剔除的都是纤维素,反而营养价值很高。在解题过程中,按照常理,教师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最直接、最简明、最精髓的东西统统塞给学生,可是,如果不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去感受、去体会,怎会有思考,有火花,有绽放的智慧之花?

贲友林教师在《此岸与彼岸》一书中写到:“学生经历了,有了体验,也就形成了经验。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这些经验是具体的、具象的、丰富的、鲜活的,具有个性的、独特性,具有情境性和现场感。这些经验是学生认识的门径,是理性认识和理论思维的基础。经验,不可或缺!”

一、厚实,优秀是一种习惯。数学素养的培养要靠好习惯养成

一位保送清华大学的孩子说:“我们是学生,学生是不分年级的,初中也可以看看大学的书”。比如,他玩电脑,但玩之前一定先读一本相关的课外书;读英语,而对英语的认识是“英语是拿来交流、拿来用的,而不是用来考试的”。多么好的习惯,所有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制订目标并积极完成。所以,他的优秀是一种习惯。

在一次家访中,一位学生的妈妈对我说,孩子从来没有晚上睡前口算算式卡片的习惯,但是最近开始练习了,每天5分钟60张,希望这能成为习惯。科学证明,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坚持21天的话就是习惯了。今年我教一年级,在刚开学那会儿,我每天早早地到学校,在教室里,领着孩子们读分与合,从刚开始,读的声音三三两两,疙疙瘩瘩,到一个月以后,孩子们可以娴熟地、有节奏地背出分与合,再到后来,练习10以内口算,孩子看见口算卡片,可以很快说出算式。口算不以手写计算的形式练习,把孩子们从枯燥的笔算形式中解放出来。每天随着教师的新授,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口算卡片并练习,到后来的任意取60张口算卡片,在5分钟内,看一题迅速说出一题答案。最后,当进行口算过关比赛时,这个班的孩子成绩全是优秀,被同事和家长称赞时,我和我的学生一样自豪。当学生每天踏踏实实、不折不扣地去做口算练习时,习惯就是常态。现在,即使没有口算过关比赛,孩子们还是能做到睡前5分钟的练习,优秀就是一种习惯。

一位朋友对我说,坏习惯很可怕。比如一个班的孩子的等号从不整齐,你就会发现他们不用尺画等号。再深究,你还会发现原来教师上课也不用尺画等号。再比如,你去听课,发现一个班的孩子上课回答问题说半截话。深究,原来教师从不要求他们上课把话说完,总是急着小结归纳,时间久了,孩子们就不会去小结归纳,就条件反射般地等教师来讲,举手的人越来越少。关于数学素养的形成,我认为,数学素养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一位数学教师,从一年级开始,从语言、书写、操作、思维开始训练,不放过任何养成的坏习惯,做到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不论这个学生原来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生活经验,都會让教师“以生为本”“教为了学”,而“培养一定的数学素养,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

二、朴实,不浪费每一个错误;求真,才是数学教学的王道

教育,有时“难得糊涂”。在课上,我故意装不懂,让孩子们去给我解释,让孩子们做我的教师。比如,苏教版一年级下“认识钟面”,我让孩子们分别介绍自己一天中最喜欢的整点时刻,然后把所有时刻放在一起,让孩子们去发现、比较、分类、整理、归纳,整点时刻特征就这样体会得到了。即使个别孩子说错了,其他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会指出他的错误,并且纠正。在这节课上,我不用去做判官,我只是个“书记员”。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特殊”中找“共性”,再从“共性”中发现“特殊”;从“足下”开始,从“容易”开始。

面对错误,不要急着去评判他们。在华应龙教师的一节公开课上——人教版“找次品”。当教师问学生,“8个球用天平去称,最少几次可以找出次品?”孩子们都说最少三次,华教师并没有马上反驳他们,而是接着讲“9个球最少几次找出次品?”当孩子们在思考中得出结论:9个球用用天平去称,最少2次就可以找出次品。这时,就有学生回顾之前8个球的错误,他发现其实8个球称2次也够了。孩子们自己的“回味”就是一种体会,这种体会是发自内心的,不是教师去告诉的,去填埋的!

三、求真,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去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进行统计教学

在苏教版的“统计”一系列课时中,有一课,让孩子们统计抛硬币正反面的数据。有些教师怕课堂纪律无法控制,会常常给个数据敷衍过去,这是极不负责的。在以信息和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社会里,数学教师的品行是求真。让孩子们养成真正投入统计的全过程,形成统计观念,重视对数字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认识到求真才是统计的意义与价值。

总之,我认为就“苏式课堂”而言,要求“扎实、厚实、朴实”,那么现代教师就应该以知识为载体,尊重、接受、欣赏每一位学生,不仅关注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应关注孩子的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知识与技能,提高思考能力,完善学习方法。静待花开,不要着急,拔苗助长;静待花开,不要着急,积少成多;静待花开,不要着急,返璞归真。我们应该和学生一起修炼,磨炼我们的耐心、决心、仁心,和孩子一起同行,一起欣赏美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贲友林.此岸与彼岸.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0.

[2]李玲玲.小学数学教师的5项修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

?誗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等待求真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张锦绣
阎生德
好习惯
安静的等待——观《归来》有感
在希望与绝望的旋律中交织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