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敬业精神激发的内驱力探究

2015-10-21 19:35姜光铭刘海霞
职教通讯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职教师角色转换敬业精神

姜光铭 刘海霞

摘要:中职教师的敬业精神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探讨中职教师敬业精神的新内涵,剖析促进中职教师敬业精神的影响因素,采取物质激励为基础、制度激励为保障、道德激励为核心、角色转换为主体的激励框架,充分激发中职教师的敬业精神。

关键词:中职教师;敬业精神;角色转换

作者简介:姜光铭,男,江西农业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在读硕士研究生,江西电子信息工程技师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5-0057-03

一、中职教师敬业精神的新内涵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敬业精神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敬业精神,一方面,体现在要促进中职学生的可持续的发展,即不仅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也体现在促进学生基础素质的提高,担负起部分普通学校的重任;另一方面,体现在对职业教育的热爱和忠诚上,即把个人的长远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起来,为职业教育的明天做贡献。

与普通中等教育相比,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敬业精神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1)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课堂注意不集中,理论课学习目标不明确,以及兴趣广泛等的特点。这需要中职学校教师具有更强的责任心、耐心和爱心,需要在教育教学中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了解学生,钻研书本,需要中职教师首先成为一名具有丰富经验及理论教学的研究者。在实习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教师课前是否认真做好备课,是否了解学生的特点,是一门课成功与失败的关键。中职学校教师的敬业精神具体的表现在教学态度、教学准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经验上;(2)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实践性相对较强。这种实践性,一方面,表在对于专业技能的实践性上;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对于基础课的实践性上。是否进行了实践性教学是中职学校的教师和普通学校教师的一个显著的区别。这需要中职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深厚宽泛的理论知识,更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即“双师型教师”。相比普通教育的教师来说无疑增加了负担,这种负担表现在职业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上,也是教师敬业精神的表现之一。在与同事的交流中,发现大部分语文教师具备学习的精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方法新颖,能通过阅读历史典故,参加说课比赛和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新型信息化培训,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3)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要面临着教育教学的重任,还要担负着招生的严峻的任务。从深层次来看,中等职业教师还担负着宣传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的重任。无论是从中国当前的实际状况来看,还是目前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职业教育被看作是一种二流教育,不被社会所认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全部落在了职校教师身上,不仅加强内在的修养方面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也需要从外在形象上维护职业教育的地位,这是职业教育教师的特殊使命。在实习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教师还面临着招生的任务指標,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特殊任务需要,也是对中等职业教师敬业精神的认可和考量;(4)中等职业教师的职业发展是对其职业态度、职业情感和职业理想的综合发展的前提条件下进步的。中等职业教师和普通劳动工作者一样,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社会的认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面临的是与不同个性的个体直接交流,这种交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的,那么这种对待学生、对待教学的态度和情感将直接反馈到学生的身上。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职业理想融入到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在促进学生、学校、职业教育以及自身融合的过程中来促进自身的职业发展,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责任和自己发展的需要。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部分教师抱着得过且过的工作态度,简简单单地把来到职业学校做教师看成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过渡阶段。

从中等职业教育敬业精神的新内涵来看,中等职业教师的敬业精神在于促进职业学校学生、学校以及自身和职业教育本身的真正融合。这种融合表现在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对职业教师的态度到对自身的职业发展的理想。

二、中等职业教师敬业精神的驱力因素

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职业教育不仅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要保证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这是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一个新内涵而确定的一个前提,而现实的需求迫切需要中职学校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那么,要想真正地激发中职学校教师的敬业精神?首先必须分析激发职业教师敬业精神的驱力因素。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两个方面来看,即一个教师的利益,一个教师的职责。

(一)教师的利益

1.职业学校教师和普通的劳动人民一样,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和社会福利的权利,这也是职业学校教师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以外聘教师每周24节课,每节课30元为例,月收入在2800左右,这是在不含任何福利的情况下教师的收入,远不能够满足现代社会生活发展的需求,同时,也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教师的低收入和社会保障不健全,一方面,直接导致了职业学校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导致了职业学校教师的流动性大的特点,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职学校的教师以外聘教师和人事代理为主,缺乏一个安稳的发展环境和激励机制。

2.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同样面临着专业发展的需要。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仅要有具备专业学习的良好素质,还要空余的学习时间和持续深造的经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后,对获取知识的满足,其专业发展是中职教师内在的精神需求。从中职教师的发展来说,无论是在职学习,还是利用空余时间进修,和普通教育教师相比,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而对于职业教师来说,还必须面临着获取双师型教师资格的艰巨任务。

总之,从中职教师的自身利益需求来看,主要体现在必须满足教师的基本的物质需求,其中包括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社会保障、医疗健康等。同时,在职业发展方面,职业情感和职业理想等精神上也要得到一定的满足。二者是激发中职教师敬业精神的基本前提。

(二)教师的职责

1.教书育人自古以来就是对我国教师的责任的定位。现代中职教师同样需要履行这样的职责。当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促使其必须去面对坐在讲台下那些渴望求知的眼睛。中职教师的职责不仅仅体现在教书育人上,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的关怀。教师的敬业精神是由教师的责任和荣誉内在的需求来决定,是源自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信仰。中职教师责任赋予中职教师敬业精神新的内涵,反之,中职教师的敬业精神需要其对这个教师岗位的忠诚。

2.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同样希望能够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素质不齐,在教师队伍中也出现了个别素质低下、有辱师德的现象,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在教师队伍中出现,从整体上给教师队伍的形象带来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不被认可,从而导致职业学校教师的地位进一步下降。同时,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下,通常通过一定的职业来体现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因此,可以看出,中等职业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是影响教师敬业精神的重要因素。

三、激发中职教师敬业精神的策略

针对新时期中等职业教师敬业精神的新的内涵,如何才能激发中职教师的敬业精神?必须在结合当前社会背景和历史传统的条件下,从物质激励到制度激励、精神激励以及角色转换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敬业精神。

(一)物质激励

职业是个人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本质在通过劳动获取一定的劳动报酬,而一定的物质激励是激发职业者敬业精神的前提条件。无论是我们的衣食住行,还是我们的医疗教育,都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撑。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更是如此,教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代市场经济多元化条件下,职业进一步的分化,人们在求职的过程中也将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如何才能培养和留住优秀的教师是中职学校发展的关键。尊师重道是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自古以来,社会多以道德力量来捆绑教师的行为,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用太阳、蜡炬、园丁等来比喻老师的光辉形象,须不知在这个美丽的光辉下,教师需要付出多么大的艰辛和汗水,而教师的一言一行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开辅导班,买资料在各种情况下被严厉的禁止。总之,在现代社会下,教师被赋予了伟大的使命,而与一切的物质的东西无关。那么中职教师担负担负着更多责任,一味的用道德力量来考核教师的行为。不可否认,部分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可以一心一意无私的把心放在教学研究上,但更应该认清楚的是大部分教师来自于普通的家庭中,仍然生活在生存和发展的第一线。因此,激励中职教师的敬业精神的前提在于工资、福利等物质激励。那么,如何才能极大地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在增加政府职业教育投入的前提下,积极改革职业教育办学体制,鼓励多元投资,通过引进民营资本,股份制改革等形式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二)制度激励

在保证教师基本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前提条件下,摆在教师面前的是如何保持自身利益的持续性。这里的利益包括职业的情感的满足,职业理想的实现,物质需求的满足,专业的发展以及职业的长远规划。那么必须用制度来保障教师的长远利益,如建立合理的教师职评选制度,教师考核评估制度,教师奖励制度,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制度等。学校制度的核心在于围绕教师的长远发展,在公平公正的前提调下,要照顾大多数的教师的整体利益,从细节方面做起,从教学到专业发展,把教师的利益和学校、学生的利益整体的绑在一起,这样的制度才能得到广大老师的认可。

(三)道德激励

在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的条件下,道德力量从内在的激励教师的敬业精神。人的一切活动的背后都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任何一项职业都离不开人类的敬業精神。道德的力量是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不可或缺的源泉。我们在强调物质激励的前提条件下,加强对教师的道德教育。因此,学校要通过对教师的道德激励,通过先进人物事迹宣传和实践道德教育,长期不懈地致力于灌输职业道德标准和敬业精神,强化教师心目中的敬业观念,培育教师的敬业品质,对提高教师整体敬业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社会要营造良好的道德风气,大力弘扬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社会地位,挖掘教师的内在潜力;另一方面,在社会风气的影响下,教师群体自觉提高自身的素质。对中职教师进行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进行自我道德激励。

(四)角色转换

中等职业学校的老师不同社会角色转换的需要。中职教师除了担任管理者、教育者、引路人和师傅等角色外,还必须向幼儿园的教师一样,对学生要有足够的责任和耐心。每个人在社会上的角色从外在的形式到到内在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人的价值,在不同的价值转换间凸显这个角色的特殊性。中职学校的教师就是在这种不同的转换间来实现自己人生的定位。中职教师的敬业精神必须来自于对所从事职业的无限的忠诚。通过角色转换,体验不同的人生体验,才能真正做到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

总之,以物质激励为基础,制度激励为保障,道德激励为核心,角色转换为主体的激励框架,保持中职教师的精神活力,充分激发中职教师的精神,形成活泼向上的职业发展氛围。

参考文献:

[1]许于生,许玉婕.中职教师师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的若干探索[J].新课程,2014(9):15.

[2]汪洋,李军靠.浅析中职学校师德建设[J].文教资料,2010(33):138-139.

[3]俞位增,蔡文兰.教师敬业精神的培育与道德激励[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46-47.

[责任编辑秦涛]

猜你喜欢
中职教师角色转换敬业精神
意识
试论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的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谈对电视新闻记者的素质要求
我爱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