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颖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像小鸟一样活泼可爱的一年级小学生兴致勃勃、欢天喜地地来到音乐课堂,他们认认真真、兴趣盎然地歌唱着,却仍然存在以下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对于喜欢的歌曲大声喊唱,歌曲歌词吐字不清晰,音准概念模糊旋律欠准确,随课件演唱时把握不好速度。面对这些现象,我们的教师两难了:强制孩子低声歌唱有压制学习兴趣的弊端;反反复复读歌词又像在上语文课;过多地强调音准、节奏等乐理知识孩子又一知半解,越解释越糊涂。其实这些是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正常“状况”。之所以说正常,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身心、智力都尚在生长发育阶段,其感官功能、协调性都不完善,无法像成年人一样对自己的肢体、语言、器官、行为有更好的掌控。
那么,如何面对这样的“状况”课堂呢?在几年的一年级入学教学实践中,笔者逐步摸索出了一套操作性、实用性强的系列教学方法和模式,分别针对一年级新生在入学的初期、中期和后期的行为、心理特征和学习能力开展音乐课堂教学,在此愿与同行分享共勉。
一、入学初期——敏感时期
我个人把一年级新生入学初期的普遍特征定位为新鲜、好奇、紧张、急于表现自我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迫切地需要在新的、陌生的环境和人群中找到让他们感到舒适、自然的自信,但这是很难的:听讲要认真、坐姿要端正、作业要认真完成、连一节课40分钟对于他们来说都是一个考验,就连他们最喜欢的音乐课,唱歌课也给他们出难题:识字量小,不会读歌词。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首歌曲,孩子们很快能掌握好它的旋律,可是歌曲唱起来却是含含糊糊,不清不楚,不仅听的人听不懂,演唱者也不知道自己唱的是什么意思,严重影响了孩子对歌曲含义的理解和表达。
针对这一现象和儿童歌曲短小、朗朗上口的节奏特点,在入学的前几周(1~5周左右)的歌曲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这样的
方法:
由于低年级的歌曲简短、意思明了,歌词节奏与语言节奏有相似之处,因此,在初次学习歌词的时候采取了看图创编歌词的方法。例如,在学习歌曲《跳绳》时,首先我出示了一张小朋友跳绳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小绳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回答:“绳子很长、很细、很轻”,于是我创编了第一句歌词“小绳细、小绳长”。接着又出示了两头系着铃铛的小绳,让学生特别认真观察铃铛的位置,
并创编了“小绳两头拴铃铛”。最后,让学生上来跳绳,边跳边观察小绳发出的声音,学生兴趣很浓,都说小绳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声音,于是我创编了最后两句“走起路来叮当响,跳起舞来响叮当”。一边创编童谣,学生一边跟老师学着读,很快就学会了,老师学生都觉得很轻松愉快。
二、入学中期——循序渐进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磨合,孩子们已经逐步适应了学校生活的要求和常规,变得更像一个“小学生”了,从以前的一节课需要花一半的时间来组织协调课堂,随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到能够一节课跟着老师一步步走,懂得课堂内外的分别。
孩子们的确一天天在进步,由此对于音乐课堂的教学要求也进一步地提高了,从刚开始的学会一首歌,能唱就行发展到了唱好、唱出情感的要求。孩子们的歌唱是尽情的,他们对于喜欢的歌曲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大声歌唱。这是孩子们积极性的最好表现之一,但是由此引发了音乐教学中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歌唱的音准。演唱一首歌曲如果失去了音准,那是教学的失败。为此摸索了这样的做法:
低年级的孩子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大多是采用跟唱法,即在听歌曲范唱一两遍后就不由自主地跟着音乐咿咿呀呀地唱起来,
只要唱得高兴开心,他們可不在乎节奏音准是不是正确,所以有时候,课堂里听起来就像菜市场一样热闹。出现这样的现象时,教师不能一味地强制学生“安静”“闭嘴”“认真听”,因为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会导致学生对歌曲失去学习的兴趣,影响孩子演唱表演的信心。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和孩子们形成了“用不同的地方唱歌”的小默契。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按照听觉、视觉的要求让孩子“眼睛唱歌”“用耳朵唱”“用心唱歌”“只动嘴不出声的唱”。其实“眼睛唱歌”就是认真看谱、“用耳朵唱”就是听伴奏,“用心唱歌”就是默唱、和伴奏。这样类似于老师和孩子们之间像朋友间的小秘密一样的小动作可帮了我不少,课堂上,老师的“说”的要求少了,孩子们主动地“看”“听”“表现”的机会更多了。
三、入学后期——稳定成熟
进入这样一个时期,学期过了一半,学生已经完全接受了学校教育的模式和要求,并且找到了自己在学校集体中相应的位置,
和老师也在磨合中形成一定的默契,理想的课堂逐步呈现:师
生在平等、和谐中互动交流。
小学教育阶段是少年儿童生理、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教育的可塑性很大,如何培养他们具有鉴赏音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调动一切积极、有利的因素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动听、动情地歌唱,使歌者、听者都能够享受美的体验。这是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根本的任务。
参考文献:
侯媛媛.歌唱教学要有针对性.音乐天地,2011.
?誗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