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设计中的问题及措施

2015-10-21 17:16相力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措施

相力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房屋建筑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些要求不单体现在对房屋建筑安全上,而且对房屋套内空间的舒适性也提出更高要求。因此,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房屋建筑设计应坚持的原则及设计中注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人对现阶段房屋建筑设计的看法。

【关键词】房屋;建筑设计;措施

1 房屋建筑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有的设计建筑住宅达不到一定采光标准规定,不能对使用功能要求或是使用不便达到满足,常见的是住宅设计方面,房屋厨房及卫生间没有直接的达到采光和自然通风;客厅的朝向不好,不能直接的进行采光,开门的洞门比较多,对人们的生活是一种干扰,使用起来不太方便。建筑物的长度过长,超过温度变形的允许长度,没有设立伸缩缝,造成建筑物的墙体产生一定的裂缝。在公共的建筑设计中,没有对残疾坡道或是专用的卫生间进行考虑。通道的高度不够,尤其是楼梯底的高度不够,室外防护栏杆的高度不够,防止花盆处没有采取防坠措施,外窗窗台距楼面底板的高低于0.9m时,没有设置防护设施,造成事故的发生。

安全出口或是疏散楼梯的数量、地下室出口设置不够,不能严格的执行防火规范的规定。住宅设计有的卫生间直接开向起居室或是厨房,卫生间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或是厨房的上层。部分的设计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及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能满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有的设计消防通道洞口的高宽不符合规范的要求。高层建筑的周围没有按照规定设置环形的防车道,也没及时的采用防火墙隔开。

2.结构设计方面的常见问题

2.1地基与基础设计

当前房屋建筑多以多层、高层为主,而高层建筑对基础建筑的承载力有着高标准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在基础建设之前对地基的地质情况进行测绘和勘察,地下水文和地层构造都要详细测绘之后,准确无误地进行承载力评估,才能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进行建筑的基础工程施工。一些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并没有地质详勘报告,或者采用没有参考价值的较大区域地质资料,甚至草率地根据地方单位提供的地基土容许承载力值进行地基基础设计,其设计的安全可靠性极不稳定。地下水文地质情况复杂,在旱涝季节会呈现不同程度的地基浸湿,导致地基持力层腐蚀,基础设计偏离实际,产生不均匀沉降。

在进行桩基础施工时,为了节省开支就地取材,采用现场的填土进行压实,并没有对填土的成分进行分析和粒径的测量,导致回填土压实系数取用值不准确。高层建筑习惯采用深基坑建设,而对一些无地下室的低层、多层建筑也采用了深基坑建设,浪费了工程资源。在高杯基础设计时,忽略了基础粱两端的搁置长度,一些门式支撑柱底部并没有完全落于基础梁上,造成受力不均匀。在条形基础设计时,忽略了纵横墙交叉处的处理,导致重叠部分容易发生断裂。此外,地下室墙体的混凝土灌注需要加入适量的防水剂,以提高对地下水的防侵蚀能力。

2.2上部结构设计

从房屋结构的整体框架来看,一些建筑单位设计框架结构填充墙过长,超过了墙体承载力范围,造成墙体开裂。超过4.8m的梁和6m的屋架需要特别处理才能不发生变形,有的单位忽视了对支撑面进行钢筋混凝土垫块的设置。一些房屋的构造柱设计达不到抗震要求,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有待加强。一些门窗上部没有设置圈梁,造成墙体对门窗的压力增大,会对门框和窗体造成挤压变形。一些砖垛墙的承重力计算验算不准确,导致强度不足,对楼板、楼体的承载力不足,产生了结构强度的不足,一些室内楼体荷载压在钢箭砖过粱之上,局部承载压力不足。

2.3其他方面的问题

此外,建筑结构设计常见的问题还有建筑材料没有标明等级和相关参数,没有预留设备安装洞,或者预留洞、预埋件不达标等。

3、建筑节能设计的对策

3.1采用节能技术和措施

把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放在围护结构保温,推广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等新技术,应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如现在江苏地区低层和多层房屋都统一安装了太阳能,而高层建筑则少有人尝试,如果在高层建筑上为每户安装壁挂式外墙太阳能,则可以解决居民夏季洗澡及使用热水问题,相比使用电热水器和燃气热水器,节约的能源是很可观的。此外,为了解决我们能源和环境的瓶颈,我们必须以实际的能耗数据为导向,以真正降低能源消耗为目标,开展建筑节能工作,从行为、管理、技术全方位落实,才能真正完成建筑节能重大任务。

3.2建筑朝向节能设计

朝向对能耗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正东向或正西向的房屋同正南的房屋相比,全年综合耗电量大约增加20%。在住宅设计中,坐北朝南似乎已成为一种定律,户户朝南又是房产商的招牌售房口号,但这种做法不一定与当地的太阳入射角和主导风向存在因果关系,理想的日照方向有时恰恰是最不利的通风方向。朝向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1)冬季能有适量并具有一定质量的阳光射入室内,炎热季节尽量减少太阳直射室内和外墙面。

(2)夏季有良好的通风,冬季避免冷风吹袭。由于冬夏季太阳入射角的差别和朝夕日照阴影的变化,我们应利用合理的朝向,使建筑在夏季尽量避开南向烈日的炙烤,而冬季争取尽可能多的温暖阳光,使建筑获得冬暖夏凉的宜人室内环境。

3.3住宅建筑外墙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相关环保产业的大力发展,关于住宅的建筑节能材料也日趋多样化。墙体型节能材料通过外墙外保温技术,利用双层聚苯保温板,采用中空隔热原理,在双层聚苯保温板和外挂玻璃幕墙间采用断桥和充空气夹层的手法来减少墙体结构的基本耗热量并达到一定的室内保温效果。目前市场上相关材料种类数量都相对较多,因此在选择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每一种材料的性能、价格、寿命等相关参数并结合具体实际,不能盲目选择。新型的复合烧结墙体节能体系,可以生产出低能耗、低污染、高性能、高强度、多功能的墙体材料。发展绿色制砖技术,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设置生活及建筑垃圾,使“无用”变“有用”,还能更好的保护不再生资源,起到增强墙体节能的作用。大力推广节能型烧砖窑的研究和开发,提高技术设备水平,降低能耗,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墙体节能体系的研发和运行。

3.4组织好建筑物室内的通风设计

通风节能设计,不仅有利于改善住宅室内的空气品质,满足人体健康舒适的要求,还叫减少开空调的时间,降低建筑的能耗。因而在建筑群体总平面布置和单体设计时,考虑自然通风是十分必要的。自然通风最基本的动力是风压和热压,建筑物正面迎风时,建筑物表面的阻挡会使其迎风而产生正压区,气流绕过建筑物各侧面及背面,便会随之形成负压区,使得建筑迎风面和背风面产生压力差,改善了自然通风的条件。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經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对建筑物的要求也逐渐增高,不只是对建筑物的美观程度有一定的要求,也对建筑物的绿色环保节能及智能化有较高的需求,建筑方面相关的从业人员要对房屋建筑设计的方法进行不断的探讨,对先进的核心科技进行熟练的掌握,使建筑中科技智能化的含量加以提高。房屋建筑最主要的功能是供人们生活居住,因此,要处处体现出人文精神,并尽量的满足人们对房屋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杰,胡凡,孙巧丽.房屋建筑设计中的桩身自重问题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1).

[2]陈丙恒,车恺.房屋建筑设计的节能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6).

猜你喜欢
房屋建筑设计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会建造房屋的石蚕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房屋漏水后的“奇观”,实属罕见
暴雨过后房屋渗漏,接水“神器”们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