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中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探讨

2015-10-21 17:16高渭川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电气施工问题探讨建筑工程

高渭川

摘要: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电气工程施工具有非常高的重要性。其不但包括强电系统也包括弱电系统,随着近些年来建筑物服务功能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电气化的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给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过程中,从最初的工程设计,到工程施工阶段,建筑电气的施工始终贯彻其中,因此,电气工程施工的质量、投资控制、工期保证等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气工程施工中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施工;问题探讨;

一、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一)防雷接地设施施工的常见问题

首先,在防雷接地设施的施工中,常常会出现引下线、避雷带、均压环及接地装置等搭接的长度不足,且搭接处的焊缝不饱满,有焊瘤、咬肉、虚焊、夹渣以及焊接处不采取刷防锈漆的问题。有的搭接钢筋只是简单的用螺纹钢替代圆钢。接地装置引出端头的位置不准确有的甚至被遗漏。其次,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出屋面垂直安装的金属物体、金属管道等的顶端与防雷装置未连接,或只在低端和接地装置进行连接。另外,在接闪器利用屋面栏杆时,其连接方式极壁厚存在达不到规范要求的情况。

(二)线管及桥架施工中常见问题

首先,在建筑电气施工中,进行暗敷穿线钢管时,当采取对焊连接时,在接口处产生内部烧穿或结瘤,管子出现变形等容易造成线缆穿放不便或损坏其绝缘层的情况,给施工埋下隐患。敷设穿线管时,强、弱电未保持足够距离。 电缆支架及桥架未进行可靠接地。其次,线管敷设深度未达到规范要求,出现与盒、箱难以连接的情况,剔槽过深会对墙体等建筑物的质量产生影响,剔槽过浅容易使建筑物表面出现裂纹。线管进入箱体内时出现长短不一、未捋顺直、管口不平整、保护圈未用锁母等情况。

(三)电缆敷设及电缆接线的常见问题

首先,电缆垂直敷设时其固定的支架太软、太小,出现向下倾斜的现象。在过墙,进机柜及配电箱等处时,电缆未采取防火隔堵措施。电缆敷设后未采取及时整理、挂牌措施。

其次,电气配线颜色混乱,零线、三相、接地保护线色标不统一一致,给日后的维修造成困难。配电箱、机柜、插座、开关内的接线比较零乱,几根导线接在一个端子上的情况时有发生。多股导线未采取压铜接头措施。带屏蔽的电缆只是简单的采取屏蔽接地,造成信号相互干扰。

(四)配電箱安装时常见的问题

首先,配电箱选择不当或未按设计要求选择。配电箱的箱体过薄造成刚度差,箱体安装后因门面、壳体变形出现关闭不严的现象。配电箱箱内设备的规格、型号达不到要去。箱内的工作零线及保护地线未引出接地。其次,配电箱在用电、气焊割开孔时,破坏了箱体油漆的保护层,所开孔与导管管径不匹配。在对配电箱进行安装时,安装不平直,与墙体有缝隙。

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防雷接地设施问题产生原因

首先,对接地工作不够重视,现场焊接人员不专业、操作技能差、技术不过关、责心不强或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交底深度不够,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力度不够或施工管理经验不丰富。其次,施工中预留的接地不到位或损坏时未及时进行整改,便直接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二)线管及桥架施工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桥架及线管施工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首先,材料进场时未能严格执行验收制度,疏忽了管理。 其次,施工工艺达不到规范要求,未配备齐全的施工机具。 管理人员对施工管理不到位,对有关规范不熟悉,责任心差,不按规定执行。土建与电气专业配合不够。

(三)电缆敷设及电缆接线问题产生的原因

电缆敷设及电缆接线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电缆在桥架内填充率太大或支架质量不合格。施工人员的防火及防腐蚀意识不强。施工时一味的追赶进度而忽视了对质量的要求。在进行材料购进时,未备足施工所需的各种颜色的导线,或现场人员为了节省时间混合使用材料。

(四)配电箱安装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对配电箱进行采购时,为了节约成本未按设计要求进行采购。安装时,安装机具配备不全,或图省事。未及时与土建施工配合,箱体安装时,未采用水平仪进行校准。

三、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应对措施

(一)防雷接地设施问题应对措施

首先,防雷接地设施施工必须根据接地规范要求,采取圆钢搭接时,其长度必须大于其直径的6倍,进行双面施焊。采取扁钢搭接时,其长度必须大于其宽度的2倍,采取三面施焊。采取扁钢与圆钢连接时,其搭接长度必须大于圆钢直径的6倍,采取双面施焊。除埋设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头外,其他都必须采取防腐措施。其次,施工前要加强对焊工的技能培训,增强其责任心,开工前要采取严格的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制度,操作人员要详细了解施工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质检员加强现场检查力度,确保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二)线管及桥架施工的应对措施

首先,预埋管材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采取严格行验收制度。并加强各施工队伍的协调与配合。施工机具必须配备齐全。其次,线管及桥架施工工艺必须符合相关规范标准。制作弯头时,必须采用弯管机,不得采用焊接和烧焊弯曲。弯制后的钢管,不得出现裂缝或明显的凹痕现象。避免金属导管对口焊接连接,镀锌及壁厚在2毫米以下的钢导管不得采取套管焊接连接。套管焊接和厚壁钢管,焊缝必须密集和全面。薄壁钢管螺纹连接,要紧密连接,为防止水分渗入管所造成的电线绝缘层老化,增加路口的电导性,必须对接口采取封堵措施。镀锌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时,使用专用接地卡固定在两端相互连接的地线进行连接。.暗配导管,其保护层厚度必须大于15毫米,采用槽用强度等级不小于 m10 的水泥砂浆对进行抹面保护。

(三)电缆敷设及电缆接线问题的应对措施

首先,进行电缆敷设及电缆接线前,必须认真交底,加强施工人员对质量及工艺的意识。其次,在桥架内的电缆填充率要控制在40%以内。电缆进行垂直敷设时,上端及每隔1~1.5米处必须固定。采取水平敷设时,首、尾、转弯处及每隔 5~10米 处必须固定,电缆桥架转弯处选择配件必须与电缆弯曲半径相适应。使用多相位电源时,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绝缘层颜色选择应与接地保护一致。

(四)配电箱安装问题的应对措施

首先,必须根据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要求进行采购。到货后必须进行严格检查。其次,若是铁制配电箱,其箱体钢板厚度要大于2毫米。箱内的接地端子板必须与箱体连通,工作零线端子板必须与箱体绝缘,端子板必须是大于箱内最大导线截面 2 倍的矩形母线制作。箱体开孔时避免采用电焊或气焊割孔,开孔数量不少于配线回路。

四、结束语

建筑电气工程已成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性专业性要求都很强,其使用功能及安全至关重要。施工质量必须达到要求,否则将会对建筑物的使用造成严重影响。

参考文献:

[1]林常茂.建筑电气施工的技术和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2010(04):147-148.

[2]张小红.关于电气工程管理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3:126-127

猜你喜欢
电气施工问题探讨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Y/d11联接组别变压器高压侧AC相接反问题探讨
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当代审美问题探讨
浅谈智能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电气仪表工程安装调试工作的探讨
电气仪表工程安装与调试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