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德宏 钱伟军
【摘要】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为了增加自身的收入,往往采取缩短工期来加快经济发展,而往往很多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较差,太过于急于求成,建筑施工企业缩短工期而忽略劳动者的疲劳程度,往往也酿成了大量的安全事故。施工安全管理不仅关系着施工技术人员与工人的生命安全,而且还关乎整个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一个施工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比较出色,会增加整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也有利于施工单位的发展和节约成本造价。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1) 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空间狭小,存在安全隐患比较多。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多工种、多部门共同实施的过程,这样在有限的空间内,聚集了大量的人员、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等,施工活动空间的狭小对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尤其是现在的建筑基本属于高层建筑,如果高层出现建筑材料的坠落事件,那么下边的人员、机械等必然会因为空间的限制,而无处躲闪,结果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2) 施工环境恶劣而且施工周期比较长。一个建筑物从开始施工到施工的结束,最短也要一年,这样的施工周期无形中会增加安全管理的难度,因为长时间的施工周期,会导致安全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存在麻痹大意的心理,同时较长的施工周期也会增加施工者的劳动强度,因为较长的施工周期,需要施工者面对各种不同的气候,施工者需要面对夏季的高温、冬季的严寒以及春秋季节的干旱、多风天气。
(3) 施工过程的随意化使得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比较多。正如前面我们所说的,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多工种、多人员组成的,施工现场既包括各类施工人员,比如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机械操作人员、施工人员等,还具有大量的机械设备等,这些都需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安排,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水平、人员素质以及机械设备使用等方面的不同,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比较困难。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 缺乏有效地管理体系
当前建筑市场秩序可以用“混乱”来形容,因为一个建筑工程有多个分包商来完成,工程转包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市场的“特色”,而针对我国特色的建筑施工特点,我国却没有相应的安全管理体系,结果导致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中没有发挥它的效应,比如当一个建筑工程施工出现安全事故时,很难确定事故责任,因为实施建筑工程的主体一般是经过层层转包的,它们一般没有相应的建筑资质,而要追究建筑总包,却又因为它们不是具体的实施者,不能对它们进行严厉的惩罚。
(二)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高
人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因此只有施工人员具备了安全施工的意识,才能促进建筑施工的安全,但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是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安全管理属于建筑企业管理者需要考虑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联;二是施工人员在使用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时候,存在粗心大意,他们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实施;三是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意识也不高,安全管理人员是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者和监督者,如果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就不能带动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三、建筑施工中安全问题处理措施
建筑安全作为系统工程涉及到建筑施工的全过程,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动态性的特点。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要求综合使用法律、行政手段加强技术管理,采取综合治理的处理方式。
(一) 加大安全意识宣传力度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问题关系到各个方面,对很多方面影响巨大,解决好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团结人民力量、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提升利润收入。既然施工安全这么重要,所以每一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切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为所在的单位尽最大努力谋取利益,为增加国民收入贡献力量,树立安全第一的施工管理观念。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要高度重视安全问题,增强安全意识,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具备足够高的安全意识,加大对安全问题发生的预防力度,从源头处解决安全问题。
(二) 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法制建设
市场经济要求完善法律体系建设,法律应对安全生產方针、管理体系、安全责任制度和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加紧制定相应的建筑和配套的法律法规对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明确规定,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有法可依。
(三)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安全责任意识
施工企业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培训,既要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也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设置专业的培训机构,聘请专业的培训人员,对每一位施工人员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对于施工人员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细小的问题都要给予详细的解决,直到完全理解为止。管理人员的自身素养也是影响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一个有责任心、有担当的管理人员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立足点。
(四) 明确建筑施工项目的安全责任人
负责安全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足够充分的实践经验,警觉性需要出众,技术水平需要高超。只有具备雄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才有可能尽快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才能及时的汇报给上级部门,立即作出解决方案,提出解决措施。
(五) 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第一,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制度和体系,但是一定要符合我国国情。第二,监督工作有待加强,以更加严格的监督工作来规范施工安全管理。切实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建筑施工安全机构和生产体系及其工作人员在其位不谋其职,并不发挥实效,不会切实有效的发挥其保证安全的作用。对这种机构和人员严加管理;施工企业把《建筑安全法》当做是唯一的安全管理法律,却没有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更为完备、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而且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备的安全监督制度,并真真正正地执行。
结语
总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将" 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施工企业务必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明确安全生产目标,落实安全责任制,对管理阶层以及一线施工人员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从各个方面做好宣传工作,同时对施工整个过程做好监督控制,争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工程质量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储著峰.概述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及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247.
[2]黄治国.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现场管理的方法[J].大家,2011,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