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彬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在我国工农业生产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科技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本文针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以加快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过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这就对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并且由于水利水电工程需要使用大量的复杂且先进的施工技术,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加强施工技术研究的方式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
1.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
1.1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围堰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导流问题,因此现阶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干燥以及土体稳定,大多需要使用围堰技术来将水体引导至下游指定位置。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我们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水文特点、地质结构以及气温条件等多种因素,并且将施工时间尽量控制在枯水或者流水量较小的时段,这不仅可以减少导流工程的作业量,还能够大幅度降低作业难度,节约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我国现有的标准、规范对于施工导流这一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必须在对河流一年内的周期变化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合理安排、组织生产,优化配置人力、财力以及其他物资,并且根据符合实际的施工方案以及导流措施来细分导流时段,并且以施工进度、河流周期为参考,来加强施工进度的控制管理。在自然条件良好并且场地允许的条件下,我们应选择最具有经济效益的施工技术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通过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增加的围堰,可以为后期的建筑结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设计时,我们应充分展开水工模型的试验,并对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实施效果以及围堰性能进行反复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围堰结构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1.2土坝防渗加固技术
土坝防渗加固技术主要是为了应对由于土坝变形和渗水问题等因素造成的水坝危险,目前大部分水坝存在由于各种人为或者突发事件造成水坝安全性能降低的现象,通过土坝防渗加固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这些状况的危害。土坝防渗加固技术的重点就是通过对坝体或者水坝的基岩进行劈裂灌浆措施,从而控制土坝的流水渗透和坝体变形,进而保持坝体的完整性和防渗水功能,最终实现水坝工程安全。通常要结合土坝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劈裂灌浆实施方案,并对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论证,保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性。
1.3预应力锚固技术
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预应力锚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混凝土预应力拉锚和预应力岩锚的总称,它具有适用范围广的优点,不仅可以应用在新建工程中,还可以加固补强老旧建筑。由于预应力锚固技术是在预应力混凝土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而且具有可以传递拉应力的特点,因此现阶段已经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我们对预应力锚固的设计原则进行论述: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锚固角度的选择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减少预应力锚杆的数量以及荷载;坝体或坝基的正应力由于其地坝基施加的锚固荷载的增加而增大,因此需要对锚固荷载增加而引起的正应力增加幅度进行校核,来保证坝体或坝基的结构稳定;不同的坝型有不同的稳定性要求,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的稳定措施也不同,根据上部结构的类型来进行选择,可以更好地保证基础的稳定性。
1.4大面积混凝土外加剂辗压技术
混凝土大面积碾压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作为国内大建筑行业较为认可和推广的一种新技术,具备许多传统筑坝技术所没有的优点。碾压混凝土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对填筑的土石坝采用大型碾压机械对其表面的干硬的混凝土搅拌物,逐层碾压上升的浇筑方法。经过多年来的使用,人们总结出其具有投资小、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等多种优点,促进了水利水电工程的快速保质保量完成。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围堰筑坝工程领域,大面积混凝土外加剂碾压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资金投入、保证工程交期并获得较好的施工效果,最终在保障工期和质量的基础上实现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的目标。
2.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的施工管理策略
2.1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技术经验交流会,集思广益创新发展,并对近期工作中的各种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和技术归档整理,通过对比和归类来发现问题并进行技术攻关,从而实现技术方面的创新和突破,進而在保证生产安全和设备设施正常运转,降低设备损耗率的基础上提高生产工作效率。技术组织管理重点对原始数据资料的归档和分析,同时建立相应的查阅制度,有专业人员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以便于其他技术人员或者施工技术人员的借阅和追踪,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效率和质量。
2.2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运行管理
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运行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条例,从法律政策方面对于施工技术要求、施工质量控制等进行规范和控制,通过实地调研和理论数据分析,从而制定出适应生产经营管理及工程施工运行管理的规章制度,严格做好施工流程管理方面的规范,并对施工状况进行数据分析,同时通过各种运行记录以及设备巡检和操作情况进行分析筛查,从而找出不足之处并针对其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最终保障施工顺利安全进行。
2.3切实加强安全管理,以安全促生产,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安全管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来说属于重中之重,在进行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把安全放在首位,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定和措施,防微杜渐,首先从思想认识方面对于加强安全管理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知,狠抓落实,重点预防。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工作,以安全促生产,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增强广大工作人员遵守规章制定的自觉性,对于违反生产操作流程或者施工规范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并加以改正,在抓好基础管理的同时强化生产现场的施工管理,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检查,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积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来提高其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努力克服其施工技术复杂、不安全因素多等限制性因素,努力做到安全生产、科学管理,力争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高彦青,杨晓青.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3,(13).
[2]周建成,孙承彦.浅谈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2,(4).
[3]于晶涛.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3).
[4]李祖荣.刍议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施工技术和管理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