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扬 马宇驰 张萌 谢滨竹 张腾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但也占用了同学们的大量时间。许多同学在自知危害的情况下仍因无法自制而对手机产生了依赖,严重影响了大学的课堂秩序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学校应该采取外部限制手段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来化解智能手机对当代大学生的不利影响,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手机使用习惯。
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和移动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给广大大学生带来了手机成瘾等各种负面困扰。探究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影响及应对对策,对培养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习惯、健全大学生人格十分重要。针对这一社会问题文章将根据对大学生的实际调研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情况
2014年5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手机成为了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终端。截至2013年12月,青少年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2.21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8个百分点,增长率高于2012 年。与此同时,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深度也不断加深,其中大學生上网时长更是高于其他学生群体达到了25.1小时每周。交流沟通、信息获取和网络娱乐是青少年在互联网上的重要需求,其中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为90.6%,手机网络游戏和手机网络视频的使用率超过了50%。
在对多所高校的实地调研中我们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28份,其中对手机用途和主要应用使用率的调查数据显示:经常使用QQ或微信的同学占93.5%;56%的同学经常使用微博;74%的同学用手机来玩游戏;使用手机看小说、看视频的比例分别为42%和61%。这结果与《报告》中出现的数据基本吻合,而我们调查中使用手机玩游戏等行为的统计数据皆高于《报告》说明,使用手机玩离线游戏,看离线小说与视频等也是同学们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
二、大学生对智能手机依赖情况及影响
在享受智能机与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使大学生逐渐成为了无时无刻的“低头族”。对手机不合理的使用不仅干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大学生的听课效率,休息睡眠。更出现了大学生对手机的过度依赖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2.1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严重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拥有智能手机的同学中近78.4%承认自己对手机有依赖,其中认为自己对手机有“轻度依赖”“较重依赖”和“严重依赖”同学分别占比33.9%,35.6%和8.9%。其中“较重依赖”占比最多。而根据调查,同学们对手机的依赖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宁愿选择手机聊天,也不愿直接面对面沟通。二、不自觉得使用手机刷“微博”,刷“新闻”,刷“朋友圈”。三、即使没有明确使用目的也会把手机握在手中。调查更显示有近50%的人认为这种依赖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而这些人中95.3%的同学都试图通过自我控制手段来摆脱对智能手机的依赖。但绝大部分同学都在中途放弃,没有成功。
2.2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一)社会交往方面,大学生沉溺于移动社交使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大受影响。QQ,微信,人人这类应用逐渐由即时通讯工具发展为了个人多媒体终端。更方便快捷的社交体验,使大学生热衷于通过拟态环境建立社交活动而忽视了与周围人的交流。沉溺于移动社交的快感加剧了传统社交活动所带来的焦虑感,而大学生为了缓解这种焦虑,会更加地依赖手机,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二)课堂秩序与学习效率方面,对智能手机的依赖使大学生学习效率大幅度降低。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71%同学会在课上使用手机,而43.5%的同学表示当自己想好好听课时仍无法控制自己使用了手机。在闲暇时间,通过刷微博、聊微信、浏览新闻等诸多行为,看起来将碎片的时间、空间有效地利用了起来。但碎片化的传播语境下,大众日益形成碎片化思维,对微博、微信这类应用提供的信息产生依赖,反而是手机把我们的时间碎片化了。许多大学生在看书,甚至上课的时候会习惯性地刷微博,刷完微博刷朋友圈,进而导致注意力长时间无法集中,严重影响了上课及学习效率,在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课堂管理的难度。加大了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难度。
(三)日常生活方面,对手机的依赖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夜间休息。有很多同学总是习惯睡觉时把手机放在枕边,认为可以在睡不着时通过手机游戏来放松精神。殊不知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过度的手机游戏会让人精神保持在一个亢奋的状态.反倒使人更加难以陷入睡眠状态.对新一天的学习产生影响。大学生们的作息与健康也因此很容易出现问题。
三、加强学校管理干涉与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相结合以应对手机依赖
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情况的日益严重加大了学校及老师管理课堂,完成教学任务,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通过物理手段屏蔽上课期间教室网络信号,加强课堂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对上课使用手机行为进行有效处理。以求在条件和管理上限制同学们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减少智能手机对课堂的影响。
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情况需要校方的控制与监督,但外部手段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无法真正对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心理产生影响。要真正解决过度依赖手机对课堂的不利影响就需要增强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时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心理上自主地“屏蔽”互联网。
因此,校方应该在管理的同时加强教育与引导,寻求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手段,帮助大学生明确使用手机媒介的目的和认清自我需求,让大学生能够通过对手机工具(如闹钟、记录本、课程格子、有道词典等自我管理类应用)、手机使用行为习惯和自身需求的管理,建立良好的智能手机使用观念,控制自己对智能手机的使用为工作学习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