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病人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2015-10-21 18:15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抢救成功率急诊护理

李 敬

【摘 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8例(实验组),均由“120”急救车送往医院治疗;另选取同一时期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8例(常规组),由患者家属或其他人送往医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抢救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88.89%,常规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55.56%,比较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采取院前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急诊;护理;抢救成功率

本文旨在探究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现将相关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8例(实验组),均由“120”急救车送往医院治疗;另选取同一时期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8例(常规组),由患者家属或其他人送往医院治疗。所有患者均伴有脸色苍白、意识模糊、表情淡漠、呼吸微弱急促、冷汗、脉搏微弱细速等症状[1]。实验组男女比例为11∶7,平均年龄(37.4±11.2)岁;常规组男女比例为12∶6,平均年龄(37.3±11.4)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之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组

给予一般性的临床护理方法。患者进入急诊室后,及时对伤口进行处理,快速补液,保持身体各器官能够正常运行。对中轻度休克患者,应采取舒适卧位,将下肢、头、胸部均抬高30°[2];重度休克患者取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并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患者气管通畅,防止出现窒息等情况。

1.2.2 实验组

(1)勘查现场。当救护车到达救治现场时,应立即对现场情况做一些简单的了解,向目击者询问患者的受伤原因等,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2)评定伤情。仔细观察患者受伤部位,对创伤部位的出血情况、创伤大小等进行评估,做出紧急处理,观察患者是否伴有口唇苍白、反常的呼吸运动等,准确测量患者的脉搏、血压等。(3)紧急处理伤情。及时清理患者口腔与呼吸道的分泌物、异物等,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气管插管等,防止出现窒息。再次,若患者出血量较大,应及时采用止血带、止血钳等进行止血处理。遵医嘱给予止痛药,一般来说应在患者肌内注射50-100mg的哌替啶,但是对于呼吸困难患者禁用,防止出现呼吸抑制情况。(4)安全转院。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与病情发展情况,用救护车将患者转运入院治疗,注意在转运过程中患者病情加重,同时通知院方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

1.3 觀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与抢救时间。其中休克缓解的重要参照标准为:脉搏每分钟为80-100次,血压大于90/60mmHg,脉压差为30-40mmHg之间,尿量30ml/h[3]。抢救介入时间:指的是患者进入急诊室后抢救开始到结束的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指的是患者入院后至手术抢救的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以95%作为可信区,录入过程中确保真实客观,抢救成活情况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抢救时间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比较,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情况分析

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88.89%,常规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55.5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成活情况分析[n(%)]

组别 例数 入院前死亡 入院后死亡 抢救成功率(%)

实验组 18 1(5.56) 1(5.56) 88.89*

常规组 18 3(16.67) 5(27.78) 55.56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抢救介入时间和术前准备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

表2 两组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时间比较(min)

组别 例数 术前准备时间 抢救介入时间

实验组 18 3.2±1.3* 11.4±1.1*

常规组 18 15.3±1.2 48.3±1.5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给予及时的院前急救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休克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并极大的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抢救介入时间,从而赢得了疾病救治的宝贵时间,最大可能地挽救患者的生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要求护理人员应严格掌握急救的相关医疗知识,具备较强的时间观念,严格掌握急救的技巧与急救时间。

对创伤性患者而言,出血量过多、身体疼痛等都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一系列的负性情绪,从而影响患者疾病的救治。某些患者家属在面临此种情况时,往往不知所措,不能及时对大出血等症状进行临时处理,急救知识贫乏,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等[4],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患者突然被他人送往医院抢救时,院方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准确评估患者的基本病情,术前准备也比较仓促,对一些较为隐蔽的创伤不能及时处理。而由“120”急救车送往医院治疗的患者来说,由于护理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往事发现场,可以及时判断患者创伤性休克的大致情况,给患者及其家属一定的心理安慰,并指导患者家属和他人正确协助护理。除此之外,正确的院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对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及时补充体液,利于后期患者疾病的抢救与康复。同时,急救护理人员可以及时通知院前做好抢救准备。

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与抢救介入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示医护人员应充分掌握急救护理知识,同时加强民众安全抢救意识,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通知医院进行抢救。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占绘华.创伤性休克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27):93-93.

[2]张晓梅.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7):3938-3939.

[3]文光珍.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病人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9):1317-1319.

[4]苗金丽,李新玲.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0,23(5):839-841.

猜你喜欢
抢救成功率急诊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院前急诊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分析
循证护理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抢救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血液透析并发心血管急症的观察与护理效果探究
急诊对于急危重症患儿568例抢救效果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