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志愿服务助推和谐社区建设

2015-10-21 19:52
奋斗 2015年3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文明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近年来,哈西街道工力所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在不断深化,志愿服务内容在不断丰富,服务领域在不断扩大,常怀一片公德心,争做文明好市民之举已在社区蔚然成风,使社区环境和居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文明社区的创建离不开志愿服务的身影,如何将志愿服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带动社区和谐发展?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强化组织建设,构建志愿服务网络

加强组织建设,是保证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基础。工力所社区从“创建文明社区”志愿服务品牌出发,强化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一是成立志愿服务组织机构。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活动计划、方案和措施,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社区日常工作之中,全力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二是加强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工力所社区在成立了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建立了志愿服务站。并且在志愿服务站下设文明劝导、治安巡逻、扶贫帮困、义务服务、绿色环保等10支便民服务小分队。组建了由社区党员干部、社区“五老”、驻区院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的三支志愿服务队伍。三是完善志愿服务制度。按照网格化管理程序,进一步完善、规范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和激励等各项志愿服务制度。目前,现有注册志愿者达2000余人,开展活动1276次,占社区常住人口的30%。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志愿服务氛围

宣传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志愿精神,是推动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深入开展的内在动力和有力支撑。哈西街道工力所社区从加强对志愿服务的宣传和引导做起。在着力抓好社区志愿服务公开承诺制的同时,注重对典型的宣传和引导,定期召开讲评交流会。工力所社区结合每年的“七一”表彰、“学习雷锋日”和年终总结评比,对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以调动志愿服务组织参与的积极性。通过新闻媒体和南岗区文明网的哈尔滨好人推荐、社区“每月一星”评选宣传等载体,倡导和弘扬社区志愿服务精神,使“参与光荣、奉献可敬”的精神成为社区志愿服务的主旋律。工力所社区还结合创城活动,充分利用社区专栏、文化长廊、板报等做好宣传工作。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0余份,张贴宣传画 500余幅,制作温馨提示牌 50 余块。举办各类讲座 2 场次,咨询活动 2场次。并通过演讲、评选身边的好人等形式,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来,努力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整合区域资源,突出志愿服务重点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全民参与的志愿服务是志愿工作理想境界,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最美的花朵。工力所社区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调动驻街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等方方面面的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实现共驻共建,为深化志愿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一是整合人才资源,服务辖区未成年人。工力所社区多年来与黑龙江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龙职师院团委以“共建文明社区”为主题,大学生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社区整治卫生环境的清除小广告、垃圾等劳动,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大学生志愿者结合自身所长,为辖区内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长期补课。二是整合社会资源,服务社区居民文化生活需求。充分利用辖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院校现有的大型文体活动场馆对社区进行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健身、娱乐、休闲的最佳活动场所。三是整合部门资源,服务社区弱势群体。黑龙江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教授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并在工力所社区举办了书法、油画展,让社区居民接受文化的熏陶。目前,驻街单位已与老年人、未成年人、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等社区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建立共建对子46个。

四、实施载体创新,打造服务品牌

打造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是扩大志愿服务影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工力所社区着力创新志愿服务活动载体,积极摸索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志愿服务工作中,注重抓好“三个结合”,即:志愿服务与推进社区中心工作相结合、志愿服务与满足社区居民需求相结合、志愿服务与社区文明传递相结合,使志愿服务活动在融入中心工作中找到落脚点和生长点。工力所社区还以重点工作、重大事件、社会热点、重要节日等为契机,确定志愿服务活动主题。在创建文明社区、创建文明城市等工作中,启动了“洁净如家”、“文明志愿岗”、“邻里守望”、“四和促四美创建文明社区”等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决胜“创城”大考工作中,以“争做文明人,同创文明城”为主题,开展文明楼道、文明家庭、文明市民评选活动。最终评选出了文明楼道、文明家庭和文明市民。在創建“四和四美文明社区”活动中,以“真情服务,美在社区”为主题,帮助辖区群众点亮“微心愿”。利用居民到社区办理业务的机会,由网格志愿者提醒填写“微心愿”征集卡,并通过民情回音壁进行张贴,形成心愿互动、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志愿者深入小区,重点走访空巢老人、困难党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征集“民生实事微心愿”和“爱心圆梦微心愿”。组建“七彩志愿者服务队”,为空巢老人、残障人员、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政策宣传、体检、维修、打扫等义务服务。在社区中建立了关爱未成年人、牵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情暖空巢老人等“定向”志愿服务点10余个,绿色环保服务基地2处。

通过这些探索和尝试,社区志愿服务实现了从单一的个人参与发展到各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形式也从义务打扫卫生,发展到心理援助以及社会公益事业等各个方面。进一步拓展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涵,也使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常态化发展中不断创新。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是志愿服务的核心理念。正如黑龙江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大学生小张所说,在参加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帮助了居民,自己也学到了很多社会知识。要问志愿服务所带来的变化,感受最深的当然是社区居民了。居民王大爷说:“社区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来,辖区的变化可真多,出现了生活垃圾分类、陪伴青少年成长、照顾孤寡老人、文明停车你我同行……周围环境更整洁干净了,邻里关系更融洽了,烦心的事少了,笑声自然就多了。”

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不断进步。近年来,工力所社区虽然在深化志愿服务活动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志愿者服务技能水平低。应大力推进志愿服务行动向专业化、技能化的方向发展。二是需要构建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加快立法是构建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的重要环节。志愿者群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特殊的群体,需要专门的法律来保障其合法权益。三是志愿服务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志愿服务事业正在兴起,需要政府为志愿服务事业提供资金支持,这有利于志愿服务步入正规化轨道,也有利于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制度,并且能够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志愿服务事业。在今后的志愿服务工作中,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宣传,从而使志愿服务赢得社会的广泛了解、理解和支持,不断提高社会组织和个人志愿服务的参与度,在全社区营造弱势群体人人关心,公益事业人人参与,社会风气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活动氛围,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徐朝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文明
The Price of Beauty
志愿者精神 永不落幕
首都志愿者为北京冬奥会奉献青春力量
志愿者
漫说文明
文明过春节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