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生武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下面是我在“圆锥的体积”一节课中的一些尝试性探索。
【片段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和理解计算圆锥体积的公式和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数学思考:使学生经历“类比猜想—实验探究—验证说明—综合应用”四个环节来探索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引导学生探索圆柱和圆锥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思想。
3.问题解决:透彻分析圆锥体积的计算过程,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解决实践数学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合作探究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乐趣。
【设计评析】随着时代的需求不断发展,教学观念也要不断更新。小学数学教学要改变识记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缜密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片段二:创设情境,质疑导入】
师:天热了,妈妈带着小明去商场购物,正巧商场在搞冰淇淋促销活动。促销的冰淇淋有三种(课件出示三个大、中、小不同的冰淇淋),每种都是2元钱,小明闹着要买一只,请同学们帮小明参考一下买哪一种最合算?
生1:我选择底面最大的;
生2:我选择高是最高的;
生3:我选择介于二者之间的那一个。
师:到底选择哪一种最合算呢?只要算一下冰激凌的体积,选择体积最大的就可以了。
师:冰淇淋是什么形状的?
生:圆锥体。
师:圆锥体的体积我们还不会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锥的体积。并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设计评析】老师抓住吃冰激凌是学生最生活化的这一场景,猜一猜选哪一种冰激凌最划算,从而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求出冰激凌体积的欲望,引发学生带着“如何求出圆锥的体积”这一问题走入新课。
【片段三:联系旧知,尝试猜想】
1.让学生思考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体积计算?一一列举怎么计算它们的体积?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各种猜想。
师:那同学们根据学过的知识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和哪种形状的体积有关?
生:圆柱体。
3.进一步借助圆柱、圆锥教具,观察、比较、猜想。
学生操作:把透明的圆锥体套在透明的圆柱体里,并想一想它们的体积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
4.课件演示:
屏幕上呈现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圆柱与圆锥体等底、等高),将圆柱与圆锥体移动并套在一起。说明圆锥的体积与圆柱有关系。
【设计评析】用学生已有的求体积的方法引导学生猜想求圆锥体积的方法,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教师课件演示寻找圆锥与圆柱之间的联系,从而明确了探究方向,使学生初步建立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可以借助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找到的思考。
【片段四:动手操作,实验探究】
下面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推导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老师提供实验用具,有圆柱、圆锥、沙子等。
1.引导学生观察用来实验的圆锥、圆柱的特点。
师:用老师已经准备好的材料,在你们小组内看一看,比一比,这些圆柱和圆锥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等底等高。
2.学生实验。
小组成员互相议一议,准备怎么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师:学生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1个,比圆柱体积多的沙子。先在圆锥里装满沙子,然后倒入圆柱。看几次正好把圆柱装满?这说明了什么?(教师巡视指导操作上有困难的小组和学生)
3.小组汇报,师生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实验得非常棒,一定有不少收获和发现,下面你们小组内先交流一下,然后每组选代表到前面来汇报交流。
4.反例验证,强调等底等高。
教师通过实验:比较一个大的圆柱和一个小的圆锥模型体
积。学生展示,不是所有的圓锥都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前提条件是圆锥和圆柱是等底等高,结论才成立。
【设计评析】现在提倡的是主动积极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对于数学这种科学、缜密的学科。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观察、分析、思考和证明。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掌握技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片段五: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运用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就可求圆锥的体积了,请大家回过头来看看“三个大、中、小不同的冰淇淋”,小明买哪一个最合算?
课件出示三个冰激凌的底、高,让三位学生上来板演。并讲解自己的思路,然后老师、学生加以评价。
【设计评析】课堂前后照应,重新出示导入时买冰激凌的活动,引导学生到现实生活中亲自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知识就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新时代教育下,教师不能仅仅教授学生知识的答案结果,还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验证,培养学生扎实有效自主的学习精神,提高学生分析探究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王晓峰.小实验,大效果: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之我见[J].教育科研论坛,2012(11).
编辑 王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