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
【摘要】循环水系统是利用水对装置换热器进行冷却和降温的系统,循环水系统出现水质异常,会使换热器发生严重的腐蚀和沉积危害,影响装置的正常高负荷运行。本文针对造成循环水水质异常,进行分析原因,并通过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循环水正常运行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水质异常;COD;余氯;物料泄漏
对于循环水系统而言水质稳定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重点。但循环水系统在日常控制中也会因为水的蒸发和空气中杂物的引入,各种无机离子和有机物质的浓缩,阳光照射,灰尘杂物的引入,物料的泄漏,以及设备结构和材料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循环水水质出现异常,最直观表现方式为水质控制指标偏离正常值。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对装置的安全高产带来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及时進行处理,使水质指标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
一、出现的问题
近期一循水质出现异常,一些主要控制指标偏离了正常值,严重的超出了控制值。近期的监测数据情况见表1:
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近期循环水系统水质出现异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浊度升高:浊度控制指标为10NTU,正常运行时一般为5~8NTU,目前指标已非常接近控制指标。
2. COD升高:COD一般控制在10 mg/L以下,目前已超出控制指标。
3. 余氯下降:余氯控制指标为0.1~0.5,目前指标一直维持在控制下线,而且氧化性杀菌剂的消耗量较正常时增加较多。
4.异氧菌有所升高:异养菌控制指标为≤1.0*105,目前指标大大高于正常运行时。
二、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对可能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
1. COD升高的主要原因。
1.1装置换热器泄漏,工艺物料进入循环水系统,系统内有机物升高,导致COD升高。
1.2 风机减速箱油封泄漏或油视镜管线泄漏,风机的润滑油泄漏到冷却塔内,造成COD升高。
2.浊度升高的原因。
2.1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工艺物料进入循环水系统。
2.2投加的杀菌剂或剥离剂,使换热器和管道中的沉积物进入系统。
2.3冷却塔和设备内繁殖的菌藻类。
2.4补充水水质的变化,浊度升高。
2.5环境空气的沙尘含量过多。
2.6旁滤系统进水量少,导致旁滤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2.7旁滤系统滤料流失,滤料污染严重,使过滤性能降低。
3. 异氧菌升高,循环水颜色发深的原因。
3.1主要为工艺物料进入循环水系统,使系统内有机物含量增高为菌藻繁殖提供了条件。
3.2杀菌剂投加量少,起不到杀菌灭藻作用。
3.3非氧化杀菌剂没有定期投加或投加量不足,导致杀菌灭藻效果下降。
4.余氯降低的原因主要。
4.1强氯精投加量少。
4.2工艺物料泄漏,和氯发生反应,降低有效氯的浓度。
4.3强氯精有效成分低。
针对上述原因逐条进行排查。
1、对装置换热器进行采样分析其COD含量,其COD含量为23mg/L,高于循环水系统中的COD,说明换热器可能出现泄漏。
2、检查冷却塔风机的减速箱未发现漏油。
3、检查杀菌剂投加情况,氧化性杀菌剂进厂检验合格,投加量正常,未进行大量冲击投加,非氧化性杀菌剂定期投加。
4、检查补充水水质,未发生变化,浊度一直为0.5NTU左右。
5、检查天气情况,无沙尘天气。
6、检查旁滤情况,开度正常,过滤性能良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判定循环水水质异常的原因为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工艺物料进入循环水系统。
三.采取的对策
针对换热器的泄漏,造成循环水系统水质出现异常,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配合生产部和装置对可能发生泄漏的换热器的进出口冷却水进行COD分析,找出泄漏部位,然后由装置进行消漏。
2、增加日常强氯精的投加量,以保证系统内的余氯在控制指标内,定期投加非氧化杀菌剂,来保证杀菌效果。同时定期进行冲击加氯,短时间内提高系统余氯值到0.8~1.0mg/L,提高杀菌灭藻效果。
3、换热器发生泄漏后,由于循环水的水质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常投加的缓蚀阻垢剂已不能很好的满足要求,所以及时联系药剂服务商调整调整药剂投加系统。
4、加强旁滤运行管理,适当开大旁滤进水。同时每天注意观察旁滤的自动反洗情况,如未自动反洗,每天安排一次人工强制反洗,保证旁滤的过滤效果。
四.处理后的效果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处理措施,目前一循水质已得到较好控制,主要控制指标见表2
表2
五.结论
保证循环水水质正常是我们工艺运行的重点,一旦水质出现异常要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造成水质异常的原因很多,其中换热器的工艺物料泄漏对水质影响最大。一旦换热器发生泄漏除了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最大程度的控制好水质外,最终的解决办法是查找并消除换热器漏点。
参考文献:
[1]周本省.工业水处理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 李本高 张莉. 工业水处理技术(第五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