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勇 熊勤光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深基坑施工已经成为了水利工程的基础,也是切实保障水利工程安全性的根本保障。而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深基坑在施工的过程中,自身容易出现安全质量事故,不仅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主体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安全造成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深基坑支护技术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防护施工手段而被广泛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水利施工为研究对象,对深基坑支护技术进行系统总结,按照其设计、施工等两个方面的施工要点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施工体系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水利施工;应用;设计
引言
水利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是高质量要求的基础,也是相关工程抗沉降、抗应力、抗震性的根本来源与保障。在水利工程中,除了必要的生态价值、农业灌溉价值之外,水利工程内的水电体系、通航体系等均要求深基坑为其提供更为丰富的设备空间。此外,深基坑也是永久性水利工程抗震性与应力的有效支撑。为此,如何在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下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成为了现阶段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现有的研究体系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深基坑特性的研究。水利工程施工往往在现有河床的基础上进行深挖,与传统建筑不同,该类施工的地质条件限制更为显著,深基坑特征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更为显著。此类研究系统的对水利工程深基坑特性进行研究,为后续的工艺拓展提供必要基础。第二,针对现阶段深基坑支护体系的工艺进行总结,并讨论不同支护体系的特征与存在的不足,对具体的工艺进行改良与优化,为后续工艺推广与不断完善提供基础条件;第三,对现有施工管理、质量管理、现场管理等内容进行分析,为具体的工艺落实以及相关的评价体系建立提供必要基础。从上述的研究现状中我们可以发现,针对水利施工的深基坑支护工艺研究及其应用相对薄弱,本文正是从该点出发,希望能够为后续的相关施工体系完善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1、水利施工深基坑支护设计要点
在深基坑支护体系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包括具体施工工艺选择、安全性指标、开挖规律以及环境监测体系等一系列设计要点与原则,才能够做好支护体系与深基坑施工的协调发展,才能够在客观上保障其支护施工的有效性,具体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在支护体系选择方面:应该结合具体的水文地质条件,并对具体的深基坑挖掘模式与规模进行考量。就现有的施工工艺经验而言,悬臂式、混合式以及重力挡土式是主要的模式,而具体到施工环节则可以分为挡土墙、挡土加固等模式,并在施工量、支持效果、边坡强度、工艺成本等方面有着诸多的不同。按照实际的工程需求以及成本、技术预算及管理进行合理的选择是设计过程中的重点。
在支护安全性方面:安全与成本是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安全性的提高必然带来成本的增加。因此,在安全性保障的设计过程中除了必要的施工控制阶段质量监管与整体方案设计之外,施工強度与成本之间的平衡也是重要的指标。单一的技术无法满足现阶段立体施工的要求,相关的施工经验也告诉我们其安全性的设计来源于多个领域。在具体的实现环节,我们应该从设计施工方案的论证、专业施工与管理团队的培养以及完善的施工体系安排三个层面入手。
在开挖原则的保障层面:支护体系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施工系统,他需要与深基坑的开挖工程相适应,尤其是在水利施工的复杂地基条件下,无法形成统一的挖掘与支护,因此二者的适应性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遵循边开挖、边检测、边支护、边评价的方式来进行。也只有如此,才能够挖掘施工的安全、支护施工的有效以及整体水利工程的质量。此外,在具体的开挖原则层面,包括挖掘的潜水、黏土技术等原则考量也是具体施工方案制定的核心要素,要在立体考量的条件下予以纳入。
在环境监测方面:环境监测是保障挖掘施工安全、支护施工有效的必然保障,也是确定具体施工方案,尤其是对现有方案进行改进与优化的必要基础。在水利工程深基坑支护体系审计与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同时设计并实施环境监测体系,不仅使得支护体系设计更为完整,还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其施工过程的连续性与有效性,为后续的施工评价奠定体系基础的同时为质量监测与质量问题维护提供可靠依据。
2、水利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要点
上文对于水利施工中深基坑支护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结合设计原则,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首先,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先考察一下周边的环境和周围的地质情况,然后选择出合理的支护形式。由此可见,支护形式无论是在设计层面还是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均需要大量的现场数据作为依托。依据完善的现场水文地质环境数据而进行系统化设计是指导现场施工的必然,而针对现场挖掘施工体系的进展与要求来规划更为灵活的支护体系则是施工阶段中的可靠模式。
其次,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工序。对于同一项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拥有一套合理有效的施工流程方案可以让整个施工变得事半功倍。深基坑支护的施工工序非常的繁琐复杂,对相关人员的技术要求也非常的高。整个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流程包括很多的工作,主要有前期准备工作、修理边壁、灌浆和钻孔等。
再次,保护好周围的环境。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对于周边环境,尤其是生态环境的扰动相对较大。而深基坑支护体系又作为整体施工的基础,包括挖掘施工、基底处置施工与混凝土施工在内的主体工程对于环境的扰动更为剧烈。且当具体施工存在不遵从时,还容易引发水源通径的环境污染,使得其原本的生态效益有所降低。所以,这就需要整个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保护好周围的环境,避免此种现象的产生。
最后,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深基坑支护工程实施过程中,有很多的外围工作要做到位,除了环境保护和方案的制定以外,安全管理也是一个工程实施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工程的安全管理是一项贯穿整个工程始终的重要工作,对施工人员、相关部门和机器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工程安全管理的工作极大地影响着整个施工过程中风险和事故的发生概率,决定着能否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的实施。
3、总结
就我国水利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制定严格的制度来保障任务的完成和施工进程的有效开展;在施工人员方面,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增强他们对施工问题的感知度,增强相关监理和技术人员的责任心,做到尽职尽责等。本文出于这个目的以水利施工为基本研究对象,对具体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体系进行总结。并按照生命周期与施工节点按照设计环节以及施工环节两个层次对施工中的要点与注意事项进行阐述与探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施工安排奠定理论基础,并为实际的施工作业技术应用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冯微.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D].河海大学,2006.
[2]赵素艳.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基础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筑,2014,01:92.
[3]杨超.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