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摘 要:水利工程关乎民生,世界各国对其给予了高度关注,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在河、海岸边,周边湿度较高,由此在选取地基时多为软土地基,但是由于软土地基自身的特性,空隙大、土质疏松、含水量较大的特点,导致地基难以承载较大的负荷,所以需要采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来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密度,减少地基沉降造成的工程事故。由此看来,通过运用科学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能够有效的防止水利工程坍塌,本文主要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要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软土地基的相关特性,提出合理的施工技术,促进我国水利工程项目建设。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同时拥有广阔的领土,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质条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部分地区气候湿润、土质多为淤泥,但土质中含水量较高,在这种土质上建设地基,就是软土地基,在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和控制,以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此外,对软土地基的技术处理,一方面能够保证后续水利工程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能够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发挥其最大效用。可以说,软土地基由于自身空隙大、透水性差、含水量较大的特点,俨然成为阻碍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问题,需要引起相关施工单位的重视。
一、软土地基概述
水利工程关乎民生,世界各国对其建设安全重视程度较高,由于水利工程多建在湿度较高地区,这些地区土质多为淤泥,淤泥中含有大量水分以及细微颗粒,土质密度较小,在这样土质下所建造的地基,称为软土地基。由于软土中水分含量较大,空隙大,导致自身的凝固性较差,难以满足地基的稳定牢固性需求,如果忽视软土地基的特点而强行建造地基,会造成地基沉降,从而引发工程事故的出现,大大制约了水利工程建设[1]。软土自身强度较低,难以承载较大的负荷,负荷过大会造成软土内部结构的崩塌,也正式由于软土的这种特性,极易出现地基沉降的现象。软土具有触变性,主要是指软土地基承载负荷过大,造成内部结构崩塌、损坏,从固态形势转变为液态。此外,软土地基的透水性能较差,在对软土地基进行排水时,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对地基进行排水。软土地基自身的沉降速度受到承载负荷的增加而加快,容易致使软土地基发生沉降。软土地基内部空隙较大,整体平衡性较差,导致软土地基的受力非常不均与,容易加剧软土地基裂缝的出现,引发工程事故。总而言之,选取软土地基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处理,以确保软体地基能够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保证工程质量安全。
二、软土地基的处理原则
在针对软土地基的技术处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施工原则,一般情況下多以预防为主,做到预防和治理相结合,能够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预防性和修复性结合,其中预防性控制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地基技术处理,保护软土地基质量安全,降低沉降速度。在预防控制方法中,首先需要考虑到周围环境因素,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控制,从而降低软土内部结构崩塌速度[2]。
修复性控制方法主要是对当前已遭受破坏的地基进行修复,一般情况下,对软土地基的修复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需要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采取地基处理技术。但是就当前我国软土地基的处理现状来看,多数施工单位对于软土地基控制方法上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对于造成软土地基崩塌的根本原因却鲜有调查。
三、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
(一)换填处理法
当前对于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较多,包括换填处理法、化学固结法以及排水固结法等,其中属换填处理法应用最为广泛。换填处理法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将软土层挖出,通过一些坚硬、强度较高的材质,诸如砂石、矿渣等稳定性较高,能够有效抵抗其实效果的材料进行填筑,运用机械或者人工方式对填筑材料进行夯实,加强填筑层的密度和稳定性,确保施工质量。如果地基下方的软土层并不是很厚,地基上方的承载负荷同样较小时,可以通过机械或者人工方法对表层进行振动处理,加强表层密实,通过此种方法来加固地基。从中可以看出,换填处理法更加适用于较浅的软土地基处理,并且在对特殊土质进行处理时效果非常显著,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地基承载负荷,同时能够最大限度节约资金,降低成本。
换填处理法的施工要点主要是以提升地基承载负荷为目的,降低压缩性能,确保地基受力面积的均匀性[3]。与此同时,在换填层中预留一定空隙,能够有效加强地基强度,防止土质出现低温冻胀问题,为后续排水奠定基础,进而实现土质固结的目的。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规模和刚性需求,能够对软土地基实现更好的处理。
(二)化学固结法
化学固结法主要通过化学材料的填充,来实现软土地基硬化,排水固结的效果,这样能够强化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提升承载负荷。化学固结法中包含较多的方法,其中包括灌浆法、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法等,此类方法主要是通过石灰以及水泥等材料作为固化剂,利用搅拌机将石灰等材料混入软土地基中,实现软土和固化剂之间的充分贴合,增加软土地基密度和硬度。
化学固结法的技术要点主要是对化学方法的灵活运用,通过化学固结剂的使用,来达到软土地基承载负荷能力的提升,减少软土地基的沉降量,从而全面实现软土地基的技术处理[4]。使用化学固结法需要对软土地基同固结剂之间的化学反映充分控制,有效的管理能够确保固结速度。高压喷射注浆法需要注重压力大小,防止压力过大造成软体地基不均匀、起包现象的出现。相较于其他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化学固结法的成本较高,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购置化学材料,但是取得的效果最为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三)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同化学固结法相反,排水固结系统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组成,排水系统能够利用软土地基的透水性能,达到排水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变软土地基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加速了地基的排水固结以及沉降发展,进而实现软土地基的整体稳定性。按照加压方式的差异,可以将排水固结法划分为不同形式,其中包括真空预压法、降水预压法以及超载预压法等[5]。真空预压法是排水固结发中较为常用的一种,首先在软土地基表层铺设砂砾,埋设排水管道,在表层包裹一层薄膜,并通过真空装置,抽取内部空气,确保真空地带的形成,提升软土地基的密度和硬度,改变软土地。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最大程度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
结论: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关乎民生大计,在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中,可以发现软土地基由于自身特质,不具备较强的负荷承载力,将地基建在软土上,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极易导致建筑物沉降,发生工程事故。由此,在软土地基上开展水利工程,首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处理,将软土地基中多余的水分排除,运用砂石等材料来填充内部空隙,强化软土地基的硬度,防止工程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冯是明,邹福华.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3(02):78-80.
[2]王香云.水利堤防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技术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4(12):211.
[3]王兴阁.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2):171.
[4]郑焕然.滨海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及沉降分析[D].湖南大学,2012(5):29-30.
[5]李靖,邓云玲.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4(0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