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微探

2015-10-21 18:34王琴
知识窗·教师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高职高专改革发展

王琴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培养出众多高素质的劳动者。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高职高专教学的质量和规模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教学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促进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职高专   教学   发展   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应用型人才缺乏,使得大力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高等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都比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数多,可以说高职高专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是,它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只有正视问题,探讨高职高专教育的合理改革策略,才能对症下药,促进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良性发展。

一、高职高专教育发展与改革存在的问题

高职高专教育仍然存在教学目标狭隘化、教育方式单一化,以知识灌输为主,并把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基准,没有综合考核学生的其他能力等问题。这是因为高职高专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动手能力差、学历层次低、结构不合理,再加上教育经费不足,办学经费短缺,以至于高职高专并不能及时改善办学条件,无形中加大了学校的办学压力,无法保证高职高专教育的高质量持续发展。

1.教育目标不明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加强了对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视。高职高专教育应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而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又是高职高专教育发展改革的基础,两者相辅相成。目前,虽然高职高专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仍有许多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实现与当地经济结合的目标。如果高职高专不能把教学体系改革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无法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2.教育定位模糊

与普通高校的教育目标相比,高职高专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但是,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仍没有找准自身的定位,甚至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缺乏准确的战略眼光,盲目攀比,把高职高专学校的劣势与普通高校的优势相比,一味地模仿普通高校的教学体系,导致高职高专教育失去自身优势,无法形成自身特色,更不能反映出高职高专教育的独特性。

3.忽视就业原则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是不可替代的特殊教育类型,其定位是培养生产、服务和建设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才紧缺的问题。因此,高职高专教育应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以就业为核心,加快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模式的更新进程,加大资金投入,强化高职高专教学的实训基地建设,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高职高专教育特色。

二、高职高专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对策

1.明确教学定位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社会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应以就业为核心,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市场的联系,在社会市场需求中寻找提升空间。如在办学经费方面,高职高专院校不应只依赖政府拨款,而应与市场接轨,从市场中获得教学發展所需的资金,合理分析和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把教学定位从学科型转变为就业导向型,明确认识到高职高专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突出高职高专教学的特点,并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增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高职高专院校的良性发展。

2.以实用为核心

高职高专学校应认识到人才结构的调整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大规模涌入就业市场,势必会造成毕业生挤压效应。因此,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应进一步转移教学重心,加强专业设置的实用性,把实务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执行型人才作为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高职高专的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曾峥,缪怡.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与建设思路刍议[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2).

[2]赵欢欢.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展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5).

(作者单位: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生态环境系)

猜你喜欢
高职高专改革发展
区域发展篇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图说共享发展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