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铃
佛山市顺德区新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住宅小区山水园林景观的建设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简要概述了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目标,并详细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建设途径,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住宅小区;山水园林景观;建设
0 引言
住宅小区园林建设是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起来的,主要作用是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构建和谐氛围,特别是园林中的植物景观,更是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就住宅小区山水园林景观的建设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帮助。
1 项目概况
某住宅小区内保留了一座自然的山体,占地25870m2,是其中最大的绿地空间。山体呈带状,东西走向,高差为30m,有丰富的植被,但北面因项目开发及前期人为开挖破坏比较严重而形成陡峭的岩壁,亟需整理复绿。
2 设计目标
根据山体现状,利用其独特的自然优势,营造生态绿地,为小区内居民提供美好的生活环境,这也将成为整个楼盘小区的销售亮点。
本项目依据山体自然走势,采用岭南山水园林的布局手法,将山和水两大元素有机结合,使水体景观与山体绿化景观一起构成建筑的一部分,为住户創造一个户外休闲娱乐的“后花园空间”。
3 主要途经
3.1 地形整理
经现场勘测和图纸分析后,根据地形的变化进行局部堆山造坡、挖湖修涧。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则尽量利用削坡或退缩增加绿化宽度,使坡度变缓;在坡度平缓的地方则利用挖湖修涧的土方进行堆坡,在平缓中产生起伏变化的节奏感,同时须注意坡度变化要自然顺畅,做到“山不在高,贵有层次”。
通过对山体形态、地形变化及绿化施工条件进行分析,建立模型辅助以直观表达山体综合情况(图1)。再结合山体与周边建筑物的关系,形成主要的景观节点(图2),为合理布局成园林绿地提供了数据支持。
图1 通过建立模型辅助,对山体进行综合分析
图2 通过剖面分析山体与建筑的关系,形成主要的景观节点
依据地形的走势及坡度的缓急,设计主要分两步。一是以半山位置为源头,以水流、旱溪相结合的形式形成园区的主要脉络;溪流自西向东顺势而下,通过多级跌水,汇入山脚的聚水池,最后与会所的泳池景观结合,形成溪涧流水景观(图3)。一是以山顶平台为景观重点,设置观景眺望台,四周景色尽收眼底;整理地形设置园路,或蜿蜒盘旋或拾级而上,在园路地形平缓的位置设置休息亭廊、平台坐凳供游人休息。游人随着跌宕的溪流和高低变化的园路行进能感受到自然的野趣和登山的乐趣。
图3 溪涧依山而下,与会所泳池向融合
3.2 水体营造
溪涧的走向随地形变化而变化,“水不在深,妙于曲折”;同时溪涧跌水的动态形式也因地形落差及周边绿化状况而不同,采用瀑布、滚水、暗涌等多种跌水处理手法,丰富了水景的形态。溪涧在蜿蜒中非常注重收放处理,最宽处达到10m,最窄处仅2m,开合有度,体现自然节奏。
利用自然山体的优势,设置多级跌水溪涧景观,强化自然趣味。水体随形就势,呈蜿蜒曲折的带状布置;溪涧将平面空间分成两侧向前延伸,曲径通幽,并将园路、平台等其他景观元素联结起来,从而营造了幽邃清静的景观气氛。“江海无风亦波,溪涧有纹亦静”,使人仿佛身临山林野趣之境,在闹中感受自然情趣。蜿蜒的溪流与园路在山体交错,满足了游人在山林中穿行的多种观感需求——时而是打开的亲水区域,看到流水缓缓而过;时而在密林中,踏着汀步穿越溪涧,听到林中传来的跌水声。
3.3 园路景观建设
针对本项目山体东西向坡度较缓,南北向坡度较陡的特点,园路以东西走向的山径为主,顺山而上将各区域串联起来。设计时根据地形标高变化,在山势较平缓的区域少设置园路,预留尽可能多的绿化种植区域,营造丰富的植物景观(图4)。从山脚到半山的地形窄而长,针对这个特点设置了石山、溪涧、构筑物等丰富元素,以一条主园路将各元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再通过登山小径(宽2m)连接主要的休息停留平台,解决了主要的通行问题。同时通过汀步的形式,穿越溪涧,形成另一条游览路线,或近玩或远看,或拾级而上,或穿越溪涧,妙趣横生。从半山到山顶的地形则是横向开阔而纵向较短,照顾到地形的高差,设计为卵石健身径、步级的缓坡环路,可以到达整个山体的最高点,俯瞰四周环境,可以穿越丛林、绕行原有山石,体验野趣与养生康体一举两得。
同时,园路与平台、绿化地形相结合,游人在行走过程中可休憩赏水,可凭栏远眺,也可于林荫下进行健身运动。
图4 山脊平缓处预留更多绿化种植空间
3.4 因地制宜,配植植物
首先,尽量保护和利用山体原有次生植被。通过现场勘查及模型分析,保留了山体南侧现有长势良好的竹林及丰富的地被,在植物配置中选取了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等本地高大乔木,并预留一定宽度的灌木种植区域,既避免了高层住户和低层别墅住户受到视线干扰,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别墅区住户的私密性。
其次,根据适地适树的绿化设计原则,补种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和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等乡土树种作为骨干树种,以丰富植物群落景观层次。山体北面坡度最陡且有断壁,又与高层住宅基座相近,可以在护坡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种植簕杜鹃Bougainvillea glabra等攀缘及藤本植物来固土固水,防止水土流失,美化挡土墙,同时也为高层区的低楼层住户带来一定的绿化景观效果。
山体西侧较陡,以护坡林带为主;东侧为缓坡,是整个园林的景观重点,通过有层次的乔灌木植物组团搭配,形成起伏有序的植物天际线,局部点缀重点乔木及开花植物,营造四季皆有景色变化的时序景观效果。
山体护坡绿化处理是本项目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山体北面现已遭受开挖破坏,大面积岩石裸露且风化严重,亟需生态复绿。因此,应在做好结构护坡并保证受破坏山体的安全稳定性的基础上进行植物配置设计。通过回填种植土,为植物种植创造条件,再通过大量多层次的地被和灌木植物搭配、局部配以乔木的形式形成丰富的立面效果。既通过植物的根系進一步巩固护坡,尽可能地恢复了山体的生态系统,还增强景观效果,为高层区住户提供了环境优美的园林空间。而山体护坡复绿的常规方法有:客土喷播边坡复绿、三维网植草、飘台(巢)式复绿、拉网或搭架帮助攀援复绿、生态袋技术、TBS植被护坡复绿、生态笼砖边坡绿化和山体雕塑。在本项目中,因边坡比较陡峭等现状,故采用了客土喷播边坡复绿技术。在坡度较陡的位置,首先对边坡进行结构支护处理,利用网格钢筋混凝土梁稳定坡面及保证护坡的整体性,为下一步复绿打好基础;然后,运用客土喷播技术,将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营养的基质材料与胶结材料混合后喷附在岩基坡面上,创造牢固且透气、硬度与自然表土相近的适宜植物生长的土板块,用于种植可粗放管理的植物群落;而在坡度稍小的山脚位置上,则利用回填种植土进行处理,在保证安全、稳定的前提下,营造绿化地形,为植物组团的出现创造有利条件。
3.5 缀石点景
本项目的景观构筑物主要分为塑石景观和景观亭。塑石景观以半山的溪涧源头为主景点,考虑到山体施工的实际情况,设计中采用塑石的手法营造溪涧源头跌水石山,再与植物配合形成互相渗透、虚实结合的效果。而景观亭则是根据园林整体规划,于山脚、半山及山顶位置进行设置,满足游人驻足休息、观赏、交流、健身等需求;一般采用木结构的造型形式,与园路、平台相连接,并结合人工塑石的基座处理,使景观亭仿佛从山中长出,与自然充分融合。
4 结语
综上所述,住宅小区园林景观建设结合了多门学科,既包含了生态学,又有建筑学;既不仅仅是单纯的追求美感,还要兼备实用性。因此,要做好园林景观的建设需要不断学习,以为营造出适合人居、休闲、活动的住宅小区园林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书杰.植物景观在住宅园林景观中的运用[J].现代园艺.2014(02).
[2]白东升.浅谈小区园林景观植物配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