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安全监管的薄弱以及企业安全工作基础差、建筑物的造型不规则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给施工带来了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本文就施工安全管理中几个方面安全事故的因素和具体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几点因素;
具体措施目前,随着城市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建筑业也处在加速的阶段,当前国内建筑市场的不规范、安全监管的薄弱以及企业安全工作基础差、建筑物的造型不规则等多方面因
素影响,给施工中带来的危险性大、不安全因素点多面广,预防难度也加大等主要特点决定了目前国内建筑安全管理水平与国外同行业差距较大, 建筑安全事故的多发期。加之从事建筑施工的劳动力主要是农民工,这些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违章作业比较严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措施又跟不上,导致了在建筑施工中频发安全事故,人员伤亡严重,给国民的财产也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和浪费。 建筑现场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和坍塌等事故时有发生。为此, 应高度重视和加强建设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对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 强化管理, 构建有效的建筑现场安全保障体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促进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建筑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1 建筑安全的特点
建筑施工现场是施工生产要素的集中点, 其特点是多工种立体作业, 生产设施临时性, 作业环境的多边性, 人机的流动性并存。由于人、机、料高度集中, 存在着众多危险因素, 这就决定了建筑现场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多样性及持续性等。目前建筑施工
安全领域的主要特点有:
( 1) 建设规模快速增长, 施工难度加大, 危险性也增大。
( 2) 建筑投资主体的成分日趋多元化。
( 3) 工程建设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2 安全管理不到位的严重性
针对建筑的安全管理, 有的单位漠视国家法律法规,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监管力度不够, 忽视安全生产这一基础性工作, 再加上一些项目经理及事故现场管理人员, 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缺乏基本安全知识, 不执行国家标准和规定, 违章违规操作, 且对员工的安全教育, 安全培训流于形式, 使工人安全意识淡薄, 从而成为酿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这些都对建筑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安全事故的因素
2.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在建筑行业中,一些施工企业没有完整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专职安全员形同虚设,平时在现场根本看不到,只有应付上级检查时才拉出人来充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安全生产没有切实根本的保障。而一些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比较健全的施工企业,虽然有安全管理制度,但往往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不能落到行动上”,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很难落实。并且当施工的进度、质量、效益、安全几方面发生冲突时,往往忽视安全生产,注重的只是进度和效益。
2.2安全生产工作意识淡薄。一些施工管理阶层,为了在施工中抢速度,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教育,造成这些人严重缺乏安全生产科学知识,安全操作水平低下,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能力极差。并且一些企業安全技术措施专用资金不足,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有些连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安全保证措施也不愿花钱。
2.3现场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以上两点致使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增多,并且一些现场管理人员对细节之处不注意,如在施工现场的某些危险部位如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楼梯口、电梯井口等处,无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未配备必需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现场的施工人员对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也不知悉等等,这些做法都会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
3、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施工单位应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员。作为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员应有与施工范围相适应的、不同专业的安全管理人才,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对施工安全进行管理。在机构设置上,突出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视,把安全工作作为第一要事来抓。并建立健全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专项工程施工安全检查制度、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等,明确责任,做到纵深到底、横向到边,要求各岗位做好本职安全管理工作。为确保各岗位人员把安全工作做到实处,应实行切实可
行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评。企业应舍得在人力、财力上下力气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3.2 安全教育培训应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对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管理人员、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职安全员要进行定期培训,强化法律知识、安全生产理论与实践的培训,真正达到任职要求。另一方面是对作业人员的培训———进场前首先对施工工人必须进行安全生产“三级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技能和安全知识两个方面,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对施工一线的作业人员可以结合实际、突出重点、通俗易懂,培训他们遵章守纪、安全操作规程,让他们识别和拒绝违章操作、危险环境作业。通过安全培训,提高操作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作业人员自觉地不违章作业、不冒险作业,从而确保作业人员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通过这两方面的安全培训,使企业从管理到施工,人人达到“我懂安全、我要安全、从我做起、保证安全”的根本目的。
4、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作为一个集生活办公区和作业区一起的比较危险、复杂的场所,需要预防的安全因素较多,因此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贯彻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施工现场很多细节方面的明确规定,如现场安全警示标志、消防安全设施、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等方面规定。
4.1施工现场的生活办公区和作业区应分开设置,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工人宿舍;生活办公区应安全、防火、卫生、美化,对毗邻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应采取保护措施,应尽量减少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等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施工现场应进行封闭围挡,对施工现场应进行标示,对各危险部位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2对于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同样也是安全管理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场内架设的电力线路其悬挂高度及线距要符合安全规定,并架在专用电杆上或电缆埋地。变压器、配电柜、配电箱前要有绝缘垫。所有机器必须做到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并接零保护。手持照明灯要用36V 安全电压,检修电器时必须停电作业,电源箱上悬挂“有人操作、严禁合闸”的安全警示牌,并派专人看管。
4.3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按照规定佩带劳动保护用品。严禁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易滑鞋和裙子。高处作业要戴安全带。施工架子按规定在操作层中间每隔两层满铺跳板;拉结、顶撑、剪刀撑、扫地杆符合安全规定,设置踢脚板,挂设安全网。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一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只要大家思想重视、措施得力、评价科学、严格管理,就一定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而建筑业安全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完全靠施工单位一方面的力量,需要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作者简介:
李淼、女、1980年9月、助理工程师、工作于安阳市汇源园林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