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桥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分析

2015-10-21 17:16吴宏斌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路桥裂缝混凝土

吴宏斌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对路桥的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路桥建设当中经常运用的结构形式,混凝土结构的混合物具有制备方便、抗压性强、强度高、持久度高、价格低廉等多种优势,受到了路桥工程的广泛使用。然而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混凝土常常出现蜂窝、裂缝等质量问题,在影响路桥外观的同时也大大缩短了路桥的使用寿命。因此,掌握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在路桥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路桥 施工 混凝土 裂缝

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水泥、粗细骨料等一些必要的添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混合而成的。换言之,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包括搅拌、运输、浇筑、成型以及养护五个过程,但在这五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工程的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比较常见的就是出现蜂窝、孔洞,混凝土强度不均匀以及混凝土出现裂缝以及夹层的问题。

1 在路桥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

1.1 由于温度变化导致的裂缝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混凝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因为道桥施工工程一般多处于露天的环境中,受日照影响非常容易使其温度产生变化。当温度变化过大时,混凝土很容易产生裂缝,由于昼夜温差大或者天气骤然变化时,混凝土的外部就会明显受到影响,相对而言,混凝土的内部受到的影响较小,在这种情况下,混凝土内外的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应力的作用下混凝土也会产生裂缝。

1.2 由于收缩问题从而引发的裂缝

由收缩引起的裂缝是混凝土道桥施工建设中最关键的一种裂缝类型。混凝土收缩性裂缝一般可分为塑性收缩裂缝和干缩裂缝两种。在混凝土刚开始凝固到养护前的这段时间里,混凝土中的水泥将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从而会导致水分迅速蒸发,今儿造成失水,所以混凝土会因收缩而造成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表面收缩时会出现较大的变形,但同时会受到内部的制约,所以混凝土表面会承受一定的拉应力,当这个拉应力超过它的抗拉极限时就会产生干缩裂缝。

1.3 由荷载设计的不当导致的裂缝

由荷载设计的不妥当导致混凝土道桥工程产生的裂缝是比较常见的。随着当今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个方面,当然,道桥工程对计算机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混凝土的荷载设计阶段,计算机对结构受力的推算往往与实际不符合,对结构的处理缺乏严谨的验证,在对结构的安全性、荷载定量、刚度以及钢筋数量没有进行合理的设计,考虑存在着疏漏和失误等因素都会导致混凝土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施工规范不熟悉,没有严格的按照要求操作,原材料的随意堆放,没有对施工器具的使用和管理进行有效的控制等等,也会导致混凝土的裂缝。

2 蜂窝麻面问题的出现原因

造成蜂窝麻面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混凝土搅拌的比例不好。当混凝土过于黏稠时,在搅拌的时候产生的气泡酒很难排出来,当混凝土再硬化的时候在气泡的作用下,沪宁图表面就会出现蜂窝麻面。

3 混凝土施工问题的防范措施

3.1 蜂窝、孔洞的预防与控制

首先应该保持模板表面粘附一些干硬的混凝土或者其他的杂物。在模板的浇筑前务必要做到充分的湿润和拼缝的严密。当遇到钢筋分布非常密集的部位时应当采用同等强度和同等水平的混凝土进行浇筑,采取正确的操作方式进行仔细的振捣,因此要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光滑和密实。其次,混凝土的混合比和水灰比务必要严格的控制,更要严格的控制水灰比,也可以根据现场实测的砂含水量把设计配合比调整为施工配合比,根据不同的季节、区域环境、天气以及运输距离的长短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动态调控,同时配比的投料也必须标准投放,然后通过均匀的搅拌使混凝土的和易性更强,从而使模具的振捣效果更好。最后应该严格控制混凝土拆模的强度,侧面的拆模务必也在保证其表面和边缘不被损坏,而底模的拆除务必也要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和符合规范标准的要求。

3.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的控制措施

若要保证核心区混凝土的强度,就应该采取若干钢筋箍筋的方式在节点的位置增加纵向排列从而加强混凝土的强度。这种方式不仅施工方便,而且很容易被施工单位所接受,而且会保证质量,但是一旦节点区域的轴向压缩比增加就会使相应区域的延性减小。其次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在保证混凝土的原材料称量正确,质量比配制也得到很好的控制的情况下,坍落度变化过大的因素只可能是混凝土中水量的增多导致的,从而导致水灰比的变化大大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前,实验室务必要实地检测相关的砂石料的含水量,通过调整混凝土的用水量来控制水灰比,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要时常的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一旦混凝土的坍落度超过了规定范围禁止进入仓浇筑。

3.3 为避免产生钢筋混凝土裂缝采取预防措施

首先应该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它主要包括水泥、骨料以及外加剂的控制,在原材料进场前均要求有严格的质量保证证明书,如若发现有质量问题务必要抽样复查,只有能做到技术性能指标全部符合原材料才允许使用,在现场的施工过程中还要定期的进行测试。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针对一些深基地、浅基地、有垂直跨度等容易出现裂缝的位置要重点关注,同时还要考虑到因为结构性原因出现地面沉降和缺陷位置等问题。因此,还要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的质量:首先,为了为避免在浇筑的时候模板和基层多度的吸收水分,要在浇筑前对其进行比较充足的浇水,另外,振捣过程要确保完整,否则会过度振捣浇筑。最后,应该严格控制拆卸模块的操作方式和拆模时间,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工程序,为避免出现由于赶工期而违反规程要求施工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构件过度的负荷以及拆模时间过早的现象发生。

3.4合理控制水分

合理控制水分是路桥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应用的核心内容之一。混凝土水分的控制将会直接的影响到混凝土自身的塑性,进而对于混凝土的应力和质量以及强度产生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合理控制混凝土中的水分时路桥施工人员应当注重调整混凝土自身的水灰比并且合理减少水的使用量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水泥的数量,即在调高混凝土的和易性的同时更好地减小水灰比对随性裂缝产生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合理控制水分的过程中路桥施工人员还应当通过洒水、覆盖湿布等方法来促进混凝土内水分的有效控制,即在夏季施工中有效防止混凝土中水分的蒸發并且确保混凝土保持适宜的温度,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路桥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应用稳定性的不断进步。

4 结语

在当今道桥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同时混凝土也是道桥施工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于道桥施工的整体项目的进度以及完成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而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也有很多,因此更要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的每一个环节。施工人员应该根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从而控制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混凝土施工技术是道桥建设中最为常用的一项技术,且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道桥工程质量的优劣,因此,施工中应高度重视这些问题,深入剖析,找出症结所在,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确保道桥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文涛.分析道桥建设中常见混凝土施工问题及策略研究[J].赤子,2013,(4):101-102.

[2]刘杰.道桥建设中常见的混凝土施工问题及对策[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7):58-60.

猜你喜欢
路桥裂缝混凝土
路桥工程试验检测技术要点
基坑钢支撑围护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级别分明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裂缝性储层水力裂缝扩展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路桥建设及养护管理分析
混凝土
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