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对策

2015-10-21 17:16岳少辉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0期
关键词:墙体裂缝工民建施工防治对策

岳少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我国的建筑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一大批房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建筑业飞速发展的同时,工民建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也显现出来,尤其是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等质量问题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工民建工程的安全性和建筑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就此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当前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主要成因,然后针对其成因详细的概述了防治工民建施工墙体裂缝产生的对策措施,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墙体裂缝;成因;防治对策

引言

工民建施工作为我国建筑行业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保障工民建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是对建设单位负责,也是对用户的安全负责。在工民建施中,每个步骤都很重要,如果其中一个步骤出现差错,其所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每个步骤都需要建筑业从业人员认真完成,确保工程质量。但是在对工民建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最难以控制的是施工中的墙体裂缝问题,因此,应尽早解决这一问题,避免墙体出现裂缝。

一、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主要成因

1、不合格的建筑材料的使用

建筑材料的问题是各种墙体裂缝中较为实际性问题,很多施工建设单位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会尽最大的努力去购买低价劣质的建筑材料。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仅仅会出现墙体裂缝,而且会出现更多更深层次的建筑质量问题,因此就需要引起施工建设单位足够的重视。

2、墙体施工设计不达标

现阶段,工民建施工设计过程中,一般墙体设计师都只注重对整体墙面的设计,而很少注重到细节这些小方面的加工处理。这就导致墙体处理不佳,设计不完整和思考不全面等问题,使得没有全面的注意到墙体的设计过程,出现裂缝。此外,如果工民建施工设计流程安排的不合理也会导致这一问题出现,如果工民建设计人员不能够很好的掌握施工顺序,就不能够对设计流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其合理顺序就会被打断导致裂缝问题的产生并引发建设项目的质量问题。

3、工程结构的沉降不均匀

工民建施工中出现墙体裂缝的重要因素是工程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受到刚度不够的地基、不均匀的土质松软度及构件支撑出现较大间距等现象的营销,都会导致建筑结构模板出现不均匀的沉降。不均匀沉降会导致在建筑结构的内外部产生一定的拉应力,进而引发墙体裂缝质量问题的发生。该类型因素导致的墙体裂缝多呈现深进性或者贯穿性的裂缝,严重威胁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4、环境及温度的影响

温度会对诸多周围的环境及事物带来较大影响,例如,夏天炎热的天气会造成食物变质,温度过低会造成铁轨运行数据发生改变并影响交通。除此之外,温度还会对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墙体出现裂缝。当墙体上过混凝土后,混凝土会慢慢硬化和凝结,在这个工程中会带有大量的能量,而这股能量也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热量,导致墙体外表中的热量和墙内的热量形成对比,并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拉力,进而造成墙体裂缝。如果热量差过大,类似的还会有其他问题产生。同时,如果混凝土墙体的表面温度不够,水分不足,导致混凝土材料在凝结硬化前出现收缩,也会导致混凝土墙体出现裂缝现象,还类型的裂缝产生的因素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点,多发生于气候干燥或者大风天气条件下。该类型裂缝的外在表现为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通。因此,建筑物周围环境与温度应该得到建筑相关从业人员的注意。

二、防治工民建施工墙体裂缝产生的对策措施

1、做好墙体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拌合物的强度和韧性等。所以为降低墙体出现裂缝现象,还应该加强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首先,严把水泥质量关。工民建工程墙体施工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一般选用的是硅酸盐水泥,类型较多,且不同的水泥具备不同的性能,所以选用水泥的时候,应结合工程的实际状况,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水泥,且保障水泥的各项功能符合设计规范标准。同时加强水泥材料的进场验收,做好水泥材料的现场保管工作,防止水泥变质;其次,做好骨料的质量控制工作。選择骨料时,宜尽量选用级配较好,有害杂质含量少且不和水泥产生化学反应的天然或者人工骨料;然后,严把外加剂的选择关。依据工程的实际状况,水泥的适应性和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合理选择外加剂的数量和质量;最后,做好掺合物的质量控制。做好掺合物的分级和分类存储工作,防止污染和受潮,以便于有效改善新拌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度性能。

2、合理掌控施工设计环节

在工民建施工的设计环节,设计者就应该充分考虑到施工中及用户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细节问题,如墙体孔洞开设的合理性,在设计图纸及说明上要体现对墙体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如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在墙体混凝土配合比例的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在保证墙体混凝土的结构强度、易性等指标符合施工标准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水的使用量,通过采用“一高、二掺、三低”的设计配比,配置出高韧性、高强度、高抗拉、中弹性、低热量的抗裂性强的混凝土。另外设计者对于对于施工过程中操作的科学性也应给与优化设计。

3、采取科学沉降

在施工前要做好地质勘查工作,根据实际地质条件,合理改变施工策略,针对地质情况对地基进行改进,从而降低沉降发生的几率。这就要求工民建施工的施工者和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及气候的具体差异,不能只凭经验一概而论。混凝土原料的选择上要严格把控,合理选择原材料以减少沉降的发生。对于水泥要注意不要随易使用早强水泥,适合采用水热化低、收缩率小、细度适当的水泥;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收缩影响很大,沙石骨料选择时要选用级配优良和粒径比较大的材料,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影响;减水剂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它可以降低用水需求,保障混凝土在泵内的流动性,首先要选则有利于收缩变形的减水剂,如果在冬季或者混凝土强度等级较低时,可选择普通型减水剂,如果在夏季则要缓凝型减水剂;水泥中可掺加一定量的煤灰粉,来增强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在延缓水热化峰值的同时降低峰值温度,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4、加强温度的防护

当一栋房子在建造时,我们就知道有一天,它一定会被建造好,这是我们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只需要耐心地等待,但是建造好后就需要对自身的劳动成果进行防护。当温度升高时,需要在房顶设置一个保温隔热层,阻隔一定的热量,当温度适应时,则需维持好此刻的温度,并且让墙体慢慢的去适应这个温度; 即使温度突然升高,楼顶的保温隔热层也能起到隔绝的作用,隔绝一定的温度,充分降低墙体发生裂缝的可能性。设置隔热层后,当温度较低时,不用过分担心墙体会因为温度较低而受潮; 当温度较高时,不用担心温度过高而使墙体出现裂缝,从而充分保障墙体的安全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刻不容缓,裂缝对建筑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建筑物工程竣工之后,要加大对建筑物的防护,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够增加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而且还能够加大建筑物的牢固程度,除此之外,相应的防护措施还能保障施工建筑的质量,为群众的生命安全树立良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柴德佳.预防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技术研讨[J].黑龙江科学,2014(02):93.

[2]胡敏舫.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对策探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5(01):244.

[3]张汉森.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8):130.

猜你喜欢
墙体裂缝工民建施工防治对策
工民建筑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策略探讨
浅谈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论工民建施工中土层锚杆施工技术
浅谈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