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松
【摘要】 隧道渗漏水是全世界的隧道最多见的危害之一,隧道渗漏水会形成不良影响甚至威胁到隧道是否稳定、洞内设施是否安全、外界行车的安全、地面上的建筑物以及隧道周围的水环境。所以要及时的分析出隧道渗漏水的形成原因,总结归纳隧道渗漏水的治理办法。
【关键词】 隧道 渗漏水 成因 防治
1隧道渗漏水所造成的重大影响
(1)隧道的渗漏水会导致混凝土的土衬砌风化以及剥蚀,衬砌的结构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隧道的渗漏水会直接软化围岩,围岩因此变形;部分的隧道所渗出的水中含有侵蚀性,一般的衬砌混凝土以及砌筑砂浆都会因此受到相对程度的腐蚀和损害,衬砌的承受能力大幅度的降低;如果隧道渗漏水的地方是在天气严寒的地带,隧道渗漏水就会致使内部墙面结冰,侵入隧道建筑限界,严重的会导致衬砌因冰冻而涨裂损坏。
(2)隧道的渗漏水会导致内部潮湿,影响内部的使用设备,包括通讯、照明、钢轨等设备的正常使用,内部潮湿会降低内部区线路的使用寿命,这样一来就会增长维修的费用。
(3)隧道渗漏水的危害会导致路基的缓慢下沉、基底因此受到裂缝严重的还有可能翻浆冒泥,这样就会影响线路轨距的平衡,从而致使水平变形、超限;严寒地区的渗漏水会发生冰冻导致内部的各项线路高度不一样;渗漏水还会致使内部线路的电绝缘无效或者好似线路短路、跳闸,造成安全隐患,有可能发生漏电伤人的重大事故。
2隧道漏水的形成因素
隧道工程是书友地下线形工程,跨度范围较大,且不同区段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也正因各个地方的地质条件的复杂构成了隧道渗水问题的起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隧道渗水的主要原因还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这两大因素。
2.1自然因素造成的隧道渗漏水
从客观上来讲,地下水受到开挖隧道的因素产生隧道渗漏水,剖析水力学和水文地质学的原理得知,地下水是有固定的水流流线的,地下水由高水压流向低水压,但是隧道工程的开挖致使低水压区出现了临空面,围岩的力学特性以及地下水的水流路线发生了改变,这样一来周围的地下水只能是流向隧道内,衬砌和底部渗漏水因此构成了严重的诱因。隧道工程的开工所涉及的地层的渗透系数和地下水位的高低以及过水断面的大小决定着隧道工程给周围环境的所造成的大小,除此以外,大气降水、隧道的深度和隧道工程周围的溶洞、泉眼、水库和江河、湖泊等各种自然环境的因素影响。
2.2人为因素造成的隧道渗漏水
(1)没能够完善的设计隧道的防排水体系:隧道中经常会有一些泥、砂、灰浆或者是浆液,如果排水的管道设计的不够宽和深的话很容易被堵死导致没有办法正常的排水;混凝土的施工接缝、结构连接、混凝土缺陷部位的防水设计、材料、施工工艺及质量的检验不严格
(4)未能在一些特殊的地段及时的进行特殊地段所需的处理方法,(特殊地段包括地下水含侵蚀性、寒冷或者是严寒地区):地下水具有侵蚀性的地区混凝土衬砌在没得到提前处理的情况下,会产生起毛、酥松、蜂窝麻面等状况,内部材料在侵蚀性介质下强度会大幅度的降低,衬砌的厚度也会因此变薄,这样一来渗漏水就会一天比一天严重;天气严寒的地带,隧道渗漏水就会致使内部墙面结冰,侵入隧道建筑限界,严重的会导致衬砌因冰冻而涨裂损坏;排水沟因天气寒冷冻结导致排水系统严重堵塞,基底因为积水而结冰致使线路不均匀而隆起来;没能根据隧道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现行《隧道施工规范》中对隧道结构及施工防排水,只作了总体要求,定性说明多,定量指标少,具体内容不否周全,部分的概念表述不够清晰,如此就会给人对防水质量的规定有不同程度的体会,也达不到牵制设计隧道和约束施工单位的目的。
3隧道渗漏水的防治
从目前隧道渗漏水的情况来看,经我国隧道工程工作人员凭几十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隧道渗漏水治理宗旨,是以“排”為主,采取防排、堵、截相结合的办法,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治理。
排:就是将渗漏水放流进隧道内的排水沟内,经过洞内排水沟来排走。绝对的堵死是不可能做到的。
堵:将防水层设置在衬砌的外围或中间或者是内表层都可以,用来防止地下水渗入隧道内。
截:将地面上的水流入地下水的流入隧道的通道截断,重要的是运用截断和疏导这两种办法。
治理隧道渗漏水的有效办法就是合理有效的运用排水处理。
排水处理,隧道工程在初期,首要重视的就是山表渗水以及地下涌水。在开始挖掘的过程中,如有渗水的现象,要及时的确定水源的出处,如果是地表水,那就要对其进行引排,隧道上方的山体表面要尽量保持平整,如果留有坑槽日后积水的可能性会很高。如是地下水,应找到出水点,进行有力的封堵;如水压过大,则宜将其引排至永久排水系统中。开挖后,如墙、拱部渗漏水,应在喷射混凝土之前将透水软管或塑料盲沟之类排水管道预埋与岩面上的出水点。采用钢钉固定牢固,喷射于初期支护的混凝土中,将排水管道引入拱脚,可临时开挖排水沟,将水引出洞外,待永久排水系统完工后,再将水引入永久排水沟内。
4结语
隧道的防渗漏水要“防患于未然,”首要的就是在设计上做好防渗漏水的准备,要以全面的考察水文地质为基础,从工程的合理规划、结构的全面设计、材料的质量选择、施工工艺的严格把关这几方面来进行设计。防水的设计要全方位的考虑到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毛细管水的影响和种种人为的因素。防水设计要遵循隧道防水原则、定级准确、方案可靠、施工简单、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李大伟. 老岭隧道渗漏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J].吉林大学,2009(07)24-29
[2]潘海泽. 隧道工程地下水水害防治与评价体系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2009(06)45-49
[3]张建伟. 运营隧道健康检测评估模型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2012(11)246-250
[4]虞文锦,陈武威,周韵鸿,杨仲元. 高速公路隧道病害的成因与治理[J]. 低温建筑技术,2012,(04)120-122.
[5]潘健,易介民. 隧道渗漏病害治理的弹性密封技术[J]. 山西建筑,2010(12)301-303.
[6]王伟. 公路隧道复合式衬砌防水层水压力破坏特性及基体缺陷性状研究[J].浙江大学,2006(12)403-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