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在施工中的控制

2015-10-21 17:19段宏伟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6期
关键词:保护层偏差厚度

段宏伟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对于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差超标是当前混凝土质量通病的主要表现,这直接影响了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度和安全性,降低了建筑的使用年限。本文主要阐述了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并分析了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差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造成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当的诸多因素,最后提出了几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施工控制措施。

【关键字】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控制;

当前在建筑施工之中,国家对于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差有着详细的规定,并把保护层的厚度偏差列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治理重点,要求各个施工单位在施工中采用各种措施保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质量,提高工程的质量。这也是各个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中所面临的主要工程问题之一。

1、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

钢筋混凝土是在工程结构中最常使用的结构方式,其具备良好的强度,同时钢筋的加入可以很好的提高工程结构的抗剪切性能。钢筋和混凝土结合在一起可以发挥两者的物理性能,两种不同材料结合在一起,由于粘结力的作用,使两者之间能够传递力和形变,同时两者的线膨胀系数十分接近,即时在温度变化较大的时候,两者之间的粘结力也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有很强的抗性变能力。因此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之中,对于钢筋的处理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只有做好钢筋保护层工作,才能够保证钢筋不被氧化锈蚀,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都很好的耐久性和耐火性,不至于由于高温造成钢筋结构的快速软化。

2、刚劲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差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工程建筑的承重结构,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质量,如果在工程中,钢筋的保护厚度过小,就会造成钢筋漏筋处出现锈蚀或者钢筋受力表面混凝土剥落,从而影响了工程结构的质量,同时造成钢筋耐火能力的下降,一旦发生火灾后,钢筋混凝土受热,就会造成钢结构的软化,甚至会造成建筑物的坍塌,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此外,随着建筑物使用时间的增加,其表面的混凝土会逐渐的碳化脱落,不长时间之后钢筋混凝土就会失去保护屏障,从而造成了钢筋锈蚀,断面减小,强度降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失去粘结力,构件整体性受到破坏。在实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鉴定中发现,在一些混凝土出现开裂的建筑中,由于其钢筋保护层过少,绝大部分的钢筋出现了严重锈蚀,从而造成了局部构件的开裂。

但是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过大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混凝土表现容易出现开裂的现象,如果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超过要求规范,就会造成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减小,影响了钢筋混凝土的抗剪切力,使负弯矩钢筋的作用大大降低,有些甚至完全失去作用,影响了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

3、造成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当的诸多因素

造成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当的因素很多,首先是施工人员对于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施工工作中对于这方面的监管不严,造成了有些工程施工中,出现了很多保护层不当的现象;其次是施工人员对于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理解错误,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纵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而不是箍筋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再者是在钢筋的绑扎施工之中,对于钢筋次梁、主梁、框架梁的负筋时,一层层的往上叠加,或者由于同排间距过密,使保护层的最小厚度不能得到保证;最后是采用垫块形式及摆放随意性大。施工现场采用的垫块形式不规范,有选用砂浆垫块、石子垫块、钢筋垫块,还有选用碎砖垫块,规格和强度根本没有质量保证。

4、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控制措施

4.1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在施工之前,要做好图纸会审工作,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要进行技术交底,根据不同构件的类型。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构件所处的环境条件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标准,同时按照施工要求和相应的国家要求,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并制定详细的厚度设计不当的预防措施,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钢筋混凝土保护层设置不当的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对于结构图纸的研究不够,部分技术人员只是凭借着经验操作,不能使用相应的标准垫块,甚至有时候为了省事而没有采用垫块或者垫块的数量较少,从而造成了保护层偏差,导致这些不良施工现象的原因是施工单位和技术单位的沟通不足,不重视技术交底,从而造成了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不合格。因此在施工之前,设计人员应当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现场的操作的示范和讲解,在交底时,对模版施工、混凝土施工等方面提出要求,强调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性,提高人员的思想意识,化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化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4.2 施工人员应熟悉图纸和规范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要素的控制,对于重点的环节要进行规范,同时施工单位的翻样人员应当熟悉图纸的规范要求,在翻样时箍筋的翻样尺寸要正确。 对一些钢筋密集,复杂的梁、柱交接处,主梁与次梁的交接处必须放实样,合理安排各方向的主筋与副筋位置。 同时确保钢筋在制作时的尺寸正确,给施工现场钢筋安装、绑扎节点创造条件。避免由于交接点处钢筋密集无法安装而造成钢筋挤占保护层位置,从而发生露筋的情况。重视钢筋的绑扎成型工序。绑扎时要按图纸、规范操作。保证钢筋骨架各部分尺寸及精度,确保主筋位置的安放准确,是避免出现钢筋保护层偏差的前提。 对一些复杂的梁板结构,以及纵横交错的梁柱交接点应在认真交底的基础上,合理安插主、次梁结构主钢筋的位置,并注意施工顺序,避免出现钢筋挤占保护层的情况。

4.3 注重模版施工

钢筋混凝土施工通常采用模版浇筑的方式,模版的尺寸偏差也会造成钢筋保护层的偏差,同时,浇筑施工时操作不当也会造成保护层厚度的控制不当。因此,在钢筋混凝土制作要规范、尺寸要精确,特别是缩模现象很容易导致钢筋保护层偏小甚至发生露筋现象。此外要精确确定钢筋的位置摆放,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模版的限位主要采用以下方式:①控制墙柱,根据放线定位尺寸,校正纵筋的位置,同时在绑扎好钢筋之后,要在钢筋骨架上根据控制线焊定位钢筋, 并在钢筋骨架上安放水泥撑棍,间距 0.6m 并与钢筋骨架绑扎在一起, 防止支设模板和浇注混凝土时造成水泥撑棍滑落。②梁板的控制,梁下部和板下层筋下垫同保护层厚度相同的与混凝土强度相等或高于混凝土强度的垫块,间距为 0.8-1m 为宜。③梁侧同样架设垫块,防止梁钢筋移位;③钢筋上层筋用钢筋马凳垫设,保证上层钢筋位置,滿足钢筋骨架要求。④板上层筋上绑扎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相同的 PVC 管, 在浇筑混凝土时浇注到 PVC 管一平, 在二次扎找平时将PVC 管取出,找平即可保证保护层厚度。

5、总结

总而言之,在工程施工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被广泛的应用,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对于工程结构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之中,施工人员要正确的了解钢筋混凝土的受力机理,充分认识到钢筋保护层的重要性,在施工中,做好图纸技术的交底、并注重模版和混凝土浇筑施工,保证钢筋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符合施工要求。但是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因此,本文如有不到之处,还望各位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 傅 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重要性及控制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2).

[2] 张文武,吴 哲;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在施工中的控制[J];科技向导,2014(5).

[3] 李俊杰;谈钢筋保护层在施工中应用及控制[J];河南建材,2013(1).

猜你喜欢
保护层偏差厚度
50种认知性偏差
脸皮究竟有多厚
“脸皮”究竟有多厚
加固轰炸机
真相
浅析钢筋保护层对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影响
爬底板采煤机在缓倾斜极薄保护层开采中的应用
投资者认知偏差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