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设计的地域主义思考

2015-10-21 17:19李益南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6期
关键词:主义符号现代化

李益南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建筑的现代化和建筑的地域化的矛盾以及建筑地域主义中形与质的关系,引出笔者对新形势下地域主义的思考。从建筑本身出发,重拾空间、文化等本质的问题,地域主义才能科学发展。

关键词:地域主义 建筑文化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地域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建筑师们逐渐打破了后现代主义机械模仿历史符号的观点,开始认真的去反思地域主义的本质。脱离了表面上的机械照抄照搬,摆脱了符号式的设计思路,建筑师们开始开始从建筑本身出发,重拾空间、文化等本质的问题,在建筑设计的地域主义之路上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1地域化与现代化的矛盾之思

所谓矛盾,辩证法上指客观事物和人类思维内部各个对立面之间的互相信赖而又互相排斥的关系。然而,在看待建筑的地域化和建筑的现代化这两个方面上,某种程度上,可以将二者理解为矛盾的关系,二者相互排斥而又相互依赖。这种矛盾既存在于某一建筑物内部,也存在于建筑物之间。现代化某些时候阻碍着地域化的发展,某些时候却又是地域化发展的推动力,反之亦然。

地域化和现代化是对立统一的。所谓对立,是指二者的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所谓统一是指如下两种情形:第一,地域化和现代化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即建筑之中。第二,地域化和现代化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建筑在地域化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发生”了现代化,即地域的东西比如建筑构造、建筑空间发展到一定阶段,变成了现代的东西,成为人们争相模仿的对象,反之,亦或者现代的东西如建筑材料发展到一定阶段,变成了地域的东西,融入到地域之中,成为某种代表性的东西,例如现代材料和施工技术、现代生活理念与传统建筑空间、地域文化结合所产生出的新地域建筑。万科的廉租房实验方案万汇楼原型来自于福建传统土楼,项目充分借鉴了客家土楼房间朝向均好、内院空间大、抗风、抗震的技术优点,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特点,建成后的建筑将呈外圆内方之空间格局,并籍此形成各种类型的公共空间,一方面达到良好的通风采光效果,另一方面便于邻里间的交流。这种设计在对传统土楼进行文脉传承的同时,又可以满足新一代移民居住,可谓地域主义建筑的佳作。

在看待现代建筑的地域化或者地域建筑的现代化的时候,不少专家学者从讨论,到质疑和争议再到反省和深思,争议的焦点始终都是在这矛盾的双方孰强孰弱上:现代化太強,我们会觉得建筑缺乏亲和力,过于陌生和冰冷,不够温情,与周围似乎有点格格不入,显得突兀和清高;地域化太强,我们会觉得建筑有些沉闷和混沌,跟不上时代和生活,显得滞后、缺乏朝气甚至有些僵硬、呆板。唯有那些说不清孰强孰弱的建筑看起来养眼一些,我们更喜欢去关注和感受这些建筑,去体会它们有些熟悉又有些新鲜的味道,这就是建筑地域化与现代化的和谐,建筑的和谐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而其本质就在于协调建筑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建筑发展的状态。苏州博物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为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提供了思路。

2符号与文化的建筑形质之思

形,即表皮、外形、外在。对于建筑来说,即建筑的造型、材料、构造、布局、装饰等等。在保持地域性特色的建筑设计方法的研究中,对传统的借鉴最开始的方式是全面继承或者符号移植。全面继承,这是最直接也是比较保守的方式,这种方式现在也基本被摒弃了。符号移植的方式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这种符号,可以是建筑的造型,如福建的土楼,也可以是建筑的构造,如徽派建筑的马头墙,也可以是建筑的布局,如北京四合院,云南一颗印,还可以是建筑的装饰,如彩画、雕刻等等。在平面设计中地域性符号的运用已经相当的成熟,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符号除去纯粹建筑功能性的,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装饰、纪念或记录、特定象征意义和崇拜。

质,即内涵、精神、内在。对于建筑来说,即建筑的功能、文化及其传达给人的视知觉、精神感受等等。除了通过符号移植的方法来保持建筑地域性特征,更重要的方式是通过了解并总结归纳当地文化,用当地的审美观、道德观以及哲学思想使用现代技术和方式进行创作。可以这样说,建筑的发展史也就是人类同自然统一并且对立的发展史,建筑将人类同自然隔离,又让人类和自然更好的共存。建筑作为与人类最息息相关的物质形式,承载着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

不论是建筑符号的抽象与提炼还是地域文化的积累与沉淀,都需要建筑师的努力和务实。建筑师应当将环境、资源、生态、人文等要素进行整合,在多元价值观下进行建筑创作。丽江古城建筑的形式、色彩基本都是统一的,甚至是相同的,但是游客还是喜欢来到这里来,那是因为它通过匀质化的建筑界面去构成一种复杂的变化多端的丰富的建筑、街道空间,在这里,建筑的本质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形式的追求也好,模仿也罢,实际上就是一种空间的营造,从本质上讲就是空间的使用性,包括空间的使用效率、感受等,同时通过这种感受,体验地域文化之间的生活方式的不同,由此可见,建筑创作的整体感才是我们更需要把握的关键点。

结语

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一定派别,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气候物产。”因此创作建筑一定要适应当地特定的气候与地理条件人文环境、历史情感,建筑的审美也正是通过建筑形象、建筑意境和建筑环境来表达的。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广义建筑学以及合而不同的概念,也是想要解答全球化与地域化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在充分认识和了解地方建筑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地域环境进行设计,是新背景、新形势下进行地域建筑创作应该遵循的原则。建筑设计不能放弃对于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不能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与发展,应该创造既有国际品质又有本土特色的建筑,即实现地域建筑的创作理念——传承历史文脉,融合现代元素,注重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张灼芊. 建筑地域性的适宜性表达.中外建筑,2009(8)

[3] 陆元鼎. 建筑创作与地域文化的传承. 华中建筑,2010,28(1)

[4] 王云才,石忆邵,陈田.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与展望.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0(1)

[5]李钢. 地域性建筑研究的对象层次.山西建筑,2007,33(7)

猜你喜欢
主义符号现代化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新经典主义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都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我的女巫朋友
冬日 新碰撞主义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