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策略

2015-10-21 17:21李绢
新丝路(下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策略

李绢

摘 要:数学是中学阶段比较主要的科目,学好数学对于每一位中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作为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的渠道之一,数学教学具有自身独特的教学模式,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浅谈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策略。

关键词: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策略

面对教改对中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不仅要做到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还要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提倡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的理念由此提出。数学是初中的重点学科,也是相对较难的学科,如何合理进行“因材施教”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因材施教要遵循的原则

1. 遵循公平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注重优等生的培养,忽略各方面相对差一点的学生的培养。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公平面向全体学生授课,强调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是指让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头并进,而是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本着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使每个学生在“因材施教”的前提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2. 遵循知识与兴趣共同培养原则

兴趣是勾起学生学习欲望的强大力量。数学本身是理论性相对较强的学科,不如物理那样更加贴近生活,也没有化学那样更加生动有趣。基于数学本身的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本着知识与兴趣共同培养的原则,不但要将数学知识讲解清楚,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相应的兴趣,适度地进行知识与兴趣结合授课,正确引导学生学好数学。

3. 遵循差异与技能共同培养原则

数学是形象的几何和抽象的代数的集合。基于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方法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这方面的差异,鼓励这种差异的存在和发展,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但技巧要适度培养,过度的技巧会导致学生学而不精的现象存在。本着差异与技能共同培养的原则,对学生完成教学基本工作,达到学生的技能与技巧共同成长的目的。

4 .遵循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原则

要想做好数学的教学工作,除了清楚数学本身的特点外,还要了解学生自身的特点,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即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他们之间也还是存在共性的。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既要抓住学生的共性进行教学,還要兼顾到每个学生自身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本着统一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学生学好数学。

二、因材施教的策略

1.与三维教学目标相结合进行教学

三维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每堂课的备课阶段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所讲的内容必须能在各个方面给学生带来成长。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能为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并根据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进行及时调整,选择合适的策略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学生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能力。

2.根据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差异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分层教学,首先要将学生分出等级,一层是对数学感兴趣且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二层是没有特殊学习技巧成绩中等的学生,三层是对数学没什么兴趣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根据分出的层次,教师进行合理的备课、授课、布置课后作业以及总结评价。

在备课上,教师应当合理给出学习目标,如:三层学生以二层学生学习成果为目标,二层学生以一层学生学习成果为目标,一层学生以在自身基础上有所提升为目标等,合理准备课堂所需。

在授课上,首先要注意时间的安排,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能掌握到相应数学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把课堂大部分时间交还给学生,避免包办式教学的出现;其次要注意课堂提问方式的巧妙性,教师要先给学生做好定位,确保每个学生经过提问后都能清楚解答类似问题;最后要注意布置作业的内容,把握好不同层次学生所需,根据学生的需求注重练习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成果。

在评价总结上,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赞扬和鼓励,促使学生一层一层前进,达到学习目标的同时自身能力也得到提升。

3. 根据学生情感价值观差异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分层教学。对于本身不喜欢学数学的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对他们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利用数学相关内容吸引学生投身到数学世界来;对于本身喜欢数学而学习成绩又不错的学生,教师应当通过拔高性拓展训练和相关课外兴趣活动来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能力有所提高;对于本身对数学感兴趣但是成绩又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应当注重各种基础知识的讲解,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成绩提不上来的问题,多鼓励学生,为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根据学生学习态度分层教学。对于学习态度不同的学生,教师要适当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态度积极的学生,教师只需扩大知识面和加深知识的难易(下转065页)(上接063页)程度,给予适当的表扬,就会进一步推动学生学好数学;对于态度消极怠慢的学生,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的根源所在,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积极引导学生投身到数学当中来,努力学好数学。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分层教学。对于自身学习能力强,俗话称“一点就透”的学生,教师只需加以引导并配以相应拓展题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能力;对于自身学习能力不强,如抽象概括能力差、推理论证水平低的学生,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辅助性作用,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论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

三、结束语:

“因材施教”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尊重学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能力将学生分层,具体体现在备课、授课以及总结评价上,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能力,让“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成为中学教育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洪笑茹. 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顾德标. 基于中学数学中的因材施教策略研究[J]. 中华少年,2015,18:147.

[3]任素霞. 关于中学数学因材施教教学的思考[J]. 学周刊,2012,01:71.

猜你喜欢
中学数学因材施教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中学数学竞赛数列求和的探究
构造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