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宏 孙兴龙
【摘要】 院落空间是一种古老而典型的空间组织模式,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化依旧广泛应用于现代建筑之中。当代,我国众多本土化实践中也纷纷引入院落空间作为本土文化资源的侧面呈现,但其创作局限性也暴露无遗。现代城市化的高密度环境和传统水平扩展的院落空间看似呈现出矛盾关系,但反观西方及其他地区关于把传统院落转化为现代城市环境下现代建筑中的院落空间的经验,不难发现垂直院落的概念应运而生。院落空间由原来的水平维度转化为垂直维度,开始探讨不同密度下,院落最恰当的规模、高度和组合方式。
【关键词】 垂直院落;系统特质;单元关联;生成方法;空间本体
0 引言
在东方,院落空间除了作为物理性的空间存在,更多时候被赋予了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意蕴,体现了一种生活哲学和文化意境。但在西方,院落空间除了作为提供通风采光及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外,并无特别的文化层面的含义。
本文将通过对垂直院落的呈现与表達的多层面提取,对这样一种创作倾向的内在诱因、基本特征、操作手段等进行解析和研究。以期掌握一种设计的方法,并促使自己对院落空间的创作进行更加深入和细致的思考,为日后建筑生涯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客观的评价标准。
1.传统院落空间及其垂直化发展
1.1传统院落空间的研究
西方文化是因蛮族不断入侵、毁灭、复兴的“断裂性文明”,而反观中国古代的文明进化是一个表面循环往复实则不断继承发展的过程,是在一个早已确定的框架下不断充实内容与细节的完整体系,发展线索较为清晰。
西方的传统院落空间发展可以大致划分为:1.爱琴文明时期 2.古希腊及古罗马时期 3.中世纪——古典时期。
东方的传统院落,依照侯幼彬先生在《中国建筑美学》中的分类,可以分为:1. 廊院式 2.合院式。
1.2院落空间在西方现代城市环境中的垂直化发展
西方院落在发展中过程中并未得到除功能性以外的更多重视,始终完全从属于建筑,建筑在寻求垂直向发展的同时,作为功能性附属的院落也随之一起在垂直向获得发展。
(1)功能形态的垂直发展
在技术材料进步,建筑形式革新的时代变革下,传统院落被整合进现代建筑,形成了若干现代建筑中十分常见且重要的空间形式:1.中庭 2.边庭 3.屋顶花园。
(2)生态化的垂直发展
水泥森林的城市中,高密度建筑导致了诸多环境及能源问题,进而建筑师开始把在高密度中重新引入自然因素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众多的垂直院落在建筑中应运而生。
2.垂直院落空间的形体操作
“为了在无限中找到你,必须不断分辨,然后组合。”[]——J·W·歌德。
通过建筑形体操作的方式来生成院落空间对建筑形体的确定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文章对形体操作进行归纳,总结出了以下7种方式:翻转、错动、缩进、切削、叠加、架空,并对其整合归纳为3大类:1.形体旋转及翻转 2.错动及缩进 3.切削及架空。
2.1 形体旋转及翻转
(1)形体旋转
建筑体量旋转通常是为了室内可以获得更好的采光或景观视野,但在院落空间的营造上,体量旋转的效果也非常显著。居住单元体块的扭转可以让好的朝向被更多住户分享。
(2)形体翻转
这种类型的形体操作是整体而直接的,几乎直接展示了传统院落如何转变为更符合城市用地要求的垂直院落。操作始于原有水平方向展开的院落,经过90°整体翻转形成竖向维度展开的垂直院落。
2.2错动及缩进
(1)错动
错动是体量操作上非常普遍的方式,是经由功能及体量的再划分后沿一个轴向或两个轴向上依照一定规律产生定量的位移,从而产生错动的体量并进而增加了分布于各个层面的潜在的、可塑造的院落空间。
(2)缩进
缩进的体量操作可以被看成是“错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建筑体量缩进所带来的最直接的视觉反应就是被我们称为“退台建筑”或“台阶建筑”的建筑形象。
2.3切削及架空
(1)切削
建筑体量的切削是建筑形体塑造的一种常见手法,有时也为了视线的通透而对体量进行切削,对建筑实体的体量切削可以直接产生半开放半私密的虚空间,为塑造院落提供空间基础。
(2)架空
在院落空间的生成方式中,架空的手法被积极使用。建筑体量被划分并被抬升架空,中部形成了空白空间,形成院落。
3.结论
当代建筑呈现出的多样化形态远高于历史上的任何一个阶段,而院落空间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及多元化发展,在纷繁复杂的空间特质中,我们仔细梳理院落空间的特质及类型,将其归为以下3类:(1)理性几何的延续;(2)非线性思维的介入;(3)新匀质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法]雅克·斯布里利欧.《马赛公寓》.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12)
2.亚历山大·楚尼斯/利亚纳?勒费夫尔.《批判性地域主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7)
3.中国建筑传媒奖组委会.《走向公民建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
4.陶磊/何桂彦.《里应外合》.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10)
5.冯金龙/丁沃沃/张雷.《欧洲现代建筑解析:形式的建构》.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
6.(德)托马斯﹒史密特.《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
7.[美] 保罗·拉索.《图解思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7)
8.(美)罗杰·H·克拉克,迈克尔·波斯.《世界建筑大师名作图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
9.[美] 爱德华·T·怀特.《建筑语汇》.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8)
10.罗小未.《外国建筑史图说》.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3)
11.[日]隈研吾.《负建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
12.BIG.《BIG》.BjarkeIngels Group,2011(3)
13.Eduard.《高密度建筑——未来建筑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