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

2015-10-21 18:37郑建军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22期
关键词:高层建筑技术施工

郑建军

摘要: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本文结合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针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是为了缓解大量城市人口与少量用地面积之间矛盾应运而生的。高层建筑外形巨大、内部结构复杂、施工作业面狭小,同时现代人对于建筑的要求不但要满足使用要求而且要满足美观和舒适等要求,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高层建筑施工特点

1.1基础埋置深度深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整体稳定性,高层建筑的地基埋置深度往往不能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2,桩基时,不能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这其中未考虑桩的长度。此外,高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应当设有至少一层地下室,这也是基本的要求。综上所述,高层建筑一般的基础埋置深度都应该在地面以下至少5m处。深基础施工,地基的处理过程十分复杂,技术要求很高,尤其是软土地基。高层建筑施工方案的正确选择对于建筑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地基基础的埋置深度对建造工期和建造造价都有很重要的影响[1]。

1.2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工作量大

由于自身的高度问题,高层建筑在建设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材料、制品、机具设备等问题需要处理。此外,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涉及的单位比较多,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是大型复杂高层建筑施工所必须具备的,这就使得项目的施工计划、组织、管理等工作难度大,因此,各个部门的协调工作非常重要。

1.3施工周期长、技术要求高

高层建筑的平均施工周期都在两年以上,这是由其复杂性和工程量大的特点所决定的,要想有效缩短工程预期,必须在结构工程和装饰工程施工这两个方面下功夫,应当针对高层建筑施工不同的项目采取不同的方法。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和钢材为主要材料,钢混以现浇为主。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应该以工业化模版、钢筋连接、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制品、结构安装等施工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1.4施工条件复杂、安全隐患多

通常来说,高层建筑都是在闹市区进行施工的,由于市区的建筑较多,密度较大,施工用地比较紧张,这就使得项目的施工用地占地面积少,施工单位不得不压缩现场器具、材料、设备的占地面积。此外,施工过程中,还必须保护相邻建筑、道路、管道、电力设施等不受损坏,所以在基础工程施工时必须采用妥当的挡土和加固措施。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基坑开挖过程应当十分关注地面、道路等是否有裂缝并及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2.1高层建筑的钻孔桩基技术

钻孔桩基技术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种基础施工技术,因其桩基承载力大、相邻干扰小、占地面积小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房屋建筑的基础施工中。钻孔桩基的施工工程的种类繁多,包括数据测量、机械操作、混凝土灌注和钢筋加工等等多项作业,因而所受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在施工中,容易出现钢筋笼上浮、孔底沉渣偏多、桩位偏差过大、夹泥、断桩、桩体混凝土离析等质量问题,造成钻孔桩基的成桩不能到达工程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并且补救工作困难,不能完全的通过事后检测来进行问题的判断。因此,必须加强施工的前期准备、测量、成孔、清孔、钢筋笼、混凝土灌注及竣工验收等全程施工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确保一次成桩。

2.2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的配比。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要依据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的相关配合比例准确的进行混泥土的配置。保证混凝土的结构强度符合施工标准的要求。在搅拌混凝土时,要确保骨料与水泥充分均匀的混合,避免麻面、蜂窝等现象的出现。控制好搅拌的顺序、时间和搅拌方法,确保混泥土的易性和强度达到工程技术的标准。2)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主要是注重加强对浇筑技术和浇筑流程的施工技术控制。施工单位加大对混凝土灌筑创新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加强对灌筑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灌筑用水、用电等环节的控制和研究;加强对混凝土灌筑前提条件的控制,做好材料细节等辅助施工的研究;加强对能够有效解决突发事件的灌筑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不断完善混凝土的灌筑技术,提高混凝土的在强度等级、抗裂防渗等方面的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同时,还要加强混凝土浇筑流程的控制。混凝土灌筑的流程一般是先将钢筋笼对准钻孔的中心,再加固对应模板,将模板牢固的固定在建筑物上,而后再进行混凝土的相关灌筑施工工作。在灌筑施工中,一定要控制好浇灌的质量和时间,在二次振捣时保持好模板等建筑框架的结构固定,掌控好振捣的时间。3)混凝土的护养。在夏季时,要做好混凝土表层的降温工作,对混凝土进行表层的敷设,通过洒水等措施降低温度,减小温差,防止表层的开裂。在冬季,要通过覆盖塑料膜、保温布等措施加强混凝土表层的保温工作,防止寒潮的侵袭。同时,还要确保混凝土的湿度,及时的进行洒水并覆盖湿润的麻袋和草帘等,增加混凝土的护养时间,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质量和防渗性能,减缓混凝土的老化。

2.3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核心墙内一般都有钢结构柱,高度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数量应在24根以上,以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钢结构的吊装决定了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因此可以通过分区吊装和一机多吊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要使用良好的焊接工艺保证工程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工程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使用斜立焊、立焊的方法进行焊接,在焊接的过程中要注意焊缝层间的清理、焊丝的伸出长度等问题,要形成完整的焊接操作方法,确保工程钢结构的焊接工作。

2.4高层建筑施工中裂缝控制技术控制

1)设计控制

一是设计的伸缩缝和沉降缝必须是永久性的,另在外墙选择适当位置预留分隔缝,有利于结构物的变形。二是注意结构物断面而形成的集中应力,注重构造物的钢筋配置,如果采用轻质墙体,所增设的间距应小于等于三米的构造柱,在无约束的砌体增设构造柱,预留门窗洞口应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三是设置合理的后浇带,应采取相符的补偿性收缩混凝土施工技术,混凝土中应加纤维素类混合物。

2)施工控制

混凝土裂缝控制过程中,一要控制构件的湿润度,避免水分蒸发过快,当收缩较大就会导致内部开裂;二要控制砂的温升,降低降温速率,较少收缩,提高极限拉伸值,改善构造设计。

2.5高层建筑施工中测量技术控制

首先,制定预测方案,选定测量仪器,并以此制作施工控制网;第二,控制轴线,便于投影到建筑面层以制作柱列线,用于扎钢筋、立模板和浇筑混凝土,第三,控制测量方法,一般采用外控与内控两种方法结合,采用外控法测量轴线应每隔几层采用内控法测一次,利于提高精度,减少偏差累积;采用内控法则应采用激光铅垂仪,需控制首层面层平面,并在对应的位置预留长宽都为二十里面的方孔,并与首层层面上的控制点相对应,确保激光束顺利穿过预留孔。

3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充分认识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结合企业自身的技术和优势,施工各个部门之间有机配合和协调。同时还需要深入研究高层建筑的施工及管理,改进施工技术,提升施工中的管理与控制水平,以优质质量推动高层建筑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志钢.高层建筑质量问题处理探析[J].中外建设.2005

[2]牟凤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2011

猜你喜欢
高层建筑技术施工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
超薄水泥混凝十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