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民
【摘要】土建工程与一些工程相比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并且在细节处理上更加复杂,涉及领域包含多个方面。在土建工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中使用技术对土建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对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水泥质量
近年来,建筑行业经常发生安全事故,这引起了人们对建筑施工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对混凝土施工环节的重视,对施工技术的要求十分严格。一般来说,混凝土施工环节十分复杂,在施工中要对工程的质量、浇筑、养护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混凝土施工的安全进行,提高土建工程质量。
一、控制材料质量
(一)控制水泥质量
水泥是混凝土施工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在混凝土施工中,要加强对水泥选择的控制,不仅要考虑水泥的价格,更加要对水泥的质量进行充分考虑。不同的土木工程对水泥的要求也有较大差别。例如,房屋工程、水务工程以及道路工程等,需要以水路工程的质量作为选择水泥的主要依据,在水泥选择过程中不能因为便宜而使用质量不达标的水泥。此处需要注意,在确保水泥质量的基础上,应当选择价格较低的水泥,从而可以降低土建工程的施工成本。
(二)控制骨料质量
骨料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材料,在混凝土中占有较大比例。通常情况下,浇筑1立方米的混凝土就需要使用0.5立方米的骨料。在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在骨料上具有较多的选择性,通常情况下,如果在房屋以及路桥施工中可以选择人工骨料和天然骨料。
(三)控制水的质量
在混凝土浇筑中,从开始到结束都需要对水进行使用,土建工程的建设的初期以及后期的养护工作都需要对水进行使用。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土建施工中认为可以对水进行随意使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土建工程的后期养护中需要对水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例如,土建工程类型的不同,对水中含的硫酸盐的要求也会存在较大差异,在施工中需要对标准的水进行应用。混凝土施工中不能对海水和污水进行随意使用。在混凝土施工中如果使用了质量不满足施工标准的水,将会对材料的配置产生一定影响,虽然在短期内这种影响并不会显现出来,但卻会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从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缩短工程的使用寿命。
二、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一)浇注技术
土建工程浇注前,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确保模板的标高、强度、位置都能够满足施工要求。2、对钢筋预埋位置、数量、保护层厚度要进行详细检查,做好相关记录。3、清理钢筋模板上的杂物以及钢筋上的油污。4、对模板中的孔洞和缝隙要做好封堵工作。5、对模板的润湿处理应当利用清水完成,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地基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不能在有积水的情况下进行。此外,在浇筑过程中必须要清理钢筋里面的淤泥和杂物,并要做好排水设施的设置工作。对于施工中存在的干燥性非粘性土、风化岩土应当用水对其进行湿润,但不能遗留积水。土建工程施工中,在浇筑中应当由低向高进行。
在土建施工中,在进行竖向混凝土浇注前,应先在底部添加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一致的水泥砂浆,在浇筑混凝土时,不能出现离析情况。土建施工中,浇筑混凝土高度超过3米后,应当通过振动溜管、串筒等方式避免混凝土发生下落。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对预埋件、模板、钢筋以及支架等进行观察,如果在施工中发生了变形、位移等情况时需要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必须要确保连续性,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如果在建筑过程中必须要间断,应当尽量缩短间断时间,并且应当在前一层混凝土凝结前完成第二层混凝土的浇注工作。完成浇筑后,要对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度进行检查,确保模板的空间被充实,同时在和施工中需要确保新旧混凝土两者的有机结合,在进行拆模后,需要确保混凝土表面平整。
(二)预留施工缝技术
施工缝对土建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因为人员布置问题,技术问题,以及环境因素等原因,导致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必须要间断施工,并且间断时间需要比混凝土的初凝长,因此留置施工缝必须要合理。施工缝位置的预留应当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进行,并且要与施工中的设计要求项目,便于日后施工的顺利开展,对于应力薄弱以及位置较低的部位,需要选好混凝土的结合力。
(三)捣实技术
所谓混凝土捣实,就是在混凝土成型和密实过程中,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合理性和表面平整性的一种处理方式。混凝土在入模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从而使模板能够被入模的混凝土所充实,从而将会凝土中的气泡排除,使混凝土变得更加密实和均匀。现代工程建设中,通常通过机械进行振捣,如果混凝土早期强度较高,可以适当增加模板周转率,提高生产率。如果缺少机械或工程量不大,也可以通过人工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或采取机械和人工相结合的振捣方式。
(四)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需要从以下两个方向入手:1、控制温度,不同的土建项目的构件和使用的不同,因此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时,需要依据工程的实际特点选择最佳的温度,将温差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例如,蓄水池,施工中需要将整个表面完全覆盖起来,还需要对整个水管进行循环冷却,这样可以使表面以中心温差都处于一个容易控制范围内,确保养护工作的合理性。2、前期养护,在适当的时间点,将外侧膜拆除,从而实现对混凝土的全湿养护,避免混凝土日夜温度对混凝土造成破坏。通常情况下,对混凝土的养护不得短于14天,在施工结束2天内应当将侧膜拆除,拆除后要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浇水的时间和浇水量,确保混凝土始终处于一个适度的湿度和温度中。一般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塑料薄膜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并且应当禁止使用棉布或草类材料对混凝土进行覆盖,避免混凝土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三、结束语
在土建项目中,混凝土的施工设技术的应用,对建筑的整体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对材料的质量控制,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做好养护工作,把握好质量控制,提高工程质量,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翁颜飞.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13,16(5):95-96.
[2]钟辉.土建施工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门窗2013,10 (13):130-133.
[3]余海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J].门窗2013,6(11):108-110.
[4]张庆颖.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0(5):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