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业发展与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15-10-21 17:10裴鸿雁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年33期
关键词:校企课程体系技能

裴鸿雁

【摘 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要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和需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使得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成为伴随劳动者职业成长的教育,并且与普通教育相沟通,与继续教育相融合,支持国家现阶段系统、全面培养多样化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

【关键词】职业发展;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使得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成为伴随劳动者职业成长的教育,并且与普通教育相沟通,与继续教育相融合的现状,支持国家现阶段系统、全面培养多样化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不仅要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和需要,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使"中国制造"更多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使中国服务塑造新优势、迈上新台阶。概括现代职业教育的三大特征:第一以需求为导向,对接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第二以现代学校制度为核心,实行更加开放,民主的学校治理;第三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人才培养方式。那么体会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意义在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对于职业发展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国内外技能人才需求趋势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从传统型向信息型发展,从封闭型向开放型发展,从继承型向创新型发展,从职业活动趋向资源节约、低碳、环保型。技能人才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最新的理论、最新的设备、最新的技术要求最终变成产品、服务、管理和效益。他们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这个群体主要分布在生产制造类企业、服务行业,由高级技师、技师、高中初级技术工人组成。有研究人员又将技能人才分为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3类。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人员。

我国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的形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2013年7月一篇题为"世界技能大赛落幕 中国技工无缘金牌值反思"的文章,称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我国与第一名韩国的金牌差距是0:12,虽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年轻技术工人与世界制造强国的差距,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制造'亟需迎头赶上" 。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共设置45个比赛项目、1个展示项目,共有47个国家和地区派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参赛选手达1000余人。我国共派出26名选手,参加了其中22个项目的比赛。 参赛的多数项目有美发、数控铣、数控车、网站设计、焊接、CAD机械设计等。这一次的世界技能大赛,它的技术标准代表了项目所涉及的某一个行业、某一个领域最高的技能标准。我们参赛就要学习、掌握这些标准。掌握这些标准的目的就是把我们的技能人才培养成符合世界技能大赛要求的技能人才。其次,这样一批优秀的技能人才掌握了标准,他必然会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的范围去扩展这个标准,这就扩大了参赛的成果,无形中就带动一大批人,也掌握先进的技能标准。最后,很可能促进我们在某一个行业领域,把我国的技能标准建设好。

作为职业教育者,通过参赛,把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和规则转化成我们的技能人才培养的标准,调整课程,提高我们的技能人才培养标准。最后,就是提高了生产力,提高整地的队伍素质。我觉得这是最主要的,我们会看到差距,我们就会缩小差距。

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从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家战略角度上来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和运行机制,它是指以一定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人们的知识与技能、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统筹运用各种手段造就人才的基本方式。宏观管理层面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从外延分类上看,可将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分为学校培养模式、企业培养模式、社会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模式这四种基本类型。

在职业教育领域,技能人才的目标就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技能人才的问题,包括对技能人才类型、层次等特点。一个完整的技能人才目标是由该类人才的根本特征、培养方向、培养规格和职业要求四个要素相结合形成的。 培养过程教育理念得以贯彻的中间环节,包括的内容有课程或活动和手段包括教学的方式和方法问题。

许多学者对微观层面的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要素做了阐述。彭元指出,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可分解为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途径。

三、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

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中有校企合作模式。如何准确清晰的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课程体系值得我们研究。政府重视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校企合作办学是国内校企合作发展趋势。校企合作的关键问题是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办学做法。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应用性学习;第二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指导完成的学习;第三是制定一个合作教育计划,结合工作场所的学习,使之成为一种更完整的课程体系。比如针对专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建立配套的课程体系。如基础性通识课程,基本素质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综合实训课程等。总之,除了课堂学习外,所制定的课程体系还需体现学生要掌握的生產技术或工作本领,且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课程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理念,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实践为主线来组织课程内容开展教学,实现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同时,建立双证书课程,即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推行"双证书"制度,推动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经过市场调研确定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相关课程有:计算机维护与维修、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网络组建与互联、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服务器架设、网络安全与防护、大型企业网络架构等课程。

课程体系的总体方案制定是对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工作环境和评价方案加以分析提炼,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进行加工整理,构建课程学习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中,学生都是以完成工作任务的行动,来获得网络性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获得职业能力,进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的目标。

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积极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研发、到企业挂职锻炼,并获取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逐步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综上所述,开发出体现能力本位、以过程为导向、以任务为载体,做学合一、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渝青,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

[2]马申,论高职高专"实用型"人才培养路径[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1.03

[3]孙迎春,创新教育与实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析[J].吉林教育.2007.01

猜你喜欢
校企课程体系技能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